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前天,一位朋友的儿子满周岁生日,朋友便在茶几上放了笔、钱币、一本书、一瓶药、勺子五样东西让他的儿子去抓取。小男孩摸摸这个拿拿那个,最后选了一把小勺子把玩起来。我便向朋友祝贺说:“你儿子将来一定是一位美食家”。他们夫妻两个也笑得合不拢嘴地说:“这孩子将来吃喝不愁了“。这种游戏现在很少见了。即使有,也仅仅是带有娱乐性质的一种活动而已,不管孩子拿到的是什么东西,家长、朋友都会赋予以美好的祝词来表达对孩子的幸福期许。而在古代就不一样了。此游戏在古代是当成很隆重的一件事去办的,带有很大的严肃性,特别对于大户人家的孩子。这个游戏古代叫抓周,又叫晬盘、试儿、试睟、拈周等名称,南方普遍称“晬盘“,而北方普遍称为“抓周”。这种风俗在南北朝时就有了,婴儿满周岁时用盘盛成弓、箭、书籍、字画、印章、笔墨纸砚、古董、玩具、刀尺、针线等等男女日常用品,让婴儿任意抓取,看他抓什么,以此来预测他一生的志趣,试探其贪廉智愚。比如孩子抓到印章,则预示孩子长大后官运亨通;抓到算盘,则预示长大后善理财;即使孩子抓到玩具、吃食也会冠之以能及时行乐、有口福的祝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民间广为流行的一种风俗习惯,在中国和朝鲜较为盛行。主要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一种美丽预祝和未来的美好期望。在孩子抓取物品的过程中,客观上反映了父母是如何带领教育孩子的,是如何进行启蒙教育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对这种活动的重视程度也普遍降低了,现在很多年轻点的夫妻根本没有听说过。而在古代却很盛行,从下面两则有趣的故事中,便可见一斑。苏东坡一生多坎坷,传说他在他儿子一周岁时,画过一张《晬盘图》,上面还题一首有趣的诗。苏东坡的《晬盘图》是苏东坡自己画的,画面上的小男孩虽剃光头,还留一撮毛发,好像锅铲,带红肚兜,活泼可爱。在男孩的面前,盘子里照例放着抓周用的一切物品,有五六个人,男女老少都有,目光注视着小孩,各具姿态,栩栩如生。在图上有这样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苏东坡的感情流露,但愿儿子“愚且鲁”,不要聪明惹是非,但又不肯放弃当官,希望儿子长大以后,顺顺当当当官至公卿。无独有偶,明朝永乐年间,有个县官,姓杨名廉,字明湖,善诗词书画。当他小儿周岁时,他也仿效苏轼举行试儿。《晬盘图》题的诗是反东坡意而为之,他这样写道:东坡但愿生儿蠢,只为聪明自占多。愧我生平愚且鲁,生儿哪怕过东坡。这两首诗都充满着诗情画意,不仅是他们人生的写照,还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一种深切的舔犊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zz/1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