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完成吉林省首例毒蕈中毒急性肝衰竭肝移

9月7日22时,经过一天多的术前评估、伦理审批及手术准备等程序,我院肝胆胰外一科吕国悦团队等10余个科室、70多名医护人员“齐上阵”,为10岁的“蘑菇中毒”患者进行肝移植手术,“肝源”来自其母亲。经过12个小时的紧张救治,母子平安,我院成功完成吉林省首例毒蕈中毒急性肝衰竭肝移植手术。患儿一家来自辽源市东辽县安石镇。8月30日,患儿母亲与邻居上山采回野蘑菇。第二日早经过洗、焯、炒等方法,做了蘑菇土豆片。食用较少的父母二人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用药后缓解。食用两顿蘑菇的患儿不仅呕吐、腹泻,还出现昏迷等情况。医院医院继续治疗。很快,孩子被转院医院。住院期间,医院针对小军出现的肝衰竭情况给予血浆置换等治疗,但效果却不明显。9月6日,病情加重的患儿随后被转入我院小儿ICU科,当时病情已发展成急性肝衰竭并造成肝性脑病出现。我院小儿ICU科即刻为患儿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经过专家诊断,患儿出现的肝衰竭情况,通常的血液净化治疗已经起不到根治作用,面对病情还有恶化的可能,唯一的希望就是肝脏移植。正在大连参加第一届环渤海器官移植论坛会议的我院副院长、吉林大学肝移植中心首席肝脏移植专家吕国悦教授得知消息后,立刻中断一切公务,医院,带领专家组、麻醉医生及护理人员,紧急筹划、会诊、分析、预案,制订详细的手术方案。器官捐赠和肝移植手术有着严格的审批流程,不仅需要严格的身体指标检查,亲源之间的肝脏捐献也将通过正常程序受理。然而,患儿的身体情况却不允许有太多的等待。为了能尽快进行检查和处理捐肝手续,我院相关科室不仅放弃周末休息,外出开会、学习的医生也提前回来连夜进行活体肝移植术前评估,另一方面,吉林省卫健委相关部门更是给予审批绿色通道,用最短的准备时间实现肝脏移植手术前的一切准备。经过对父母二人的身体指标检查,患儿的母亲成为最佳的捐肝人选。9月7日20时,患儿和母亲进入手术室,吕国悦带领的团队开始奋战。20时30分,手术正式开始。历时12个小时惊心动魄的手术,经过游离肝脏、供肝获取、供肝修整,吕国悦教授亲自将从母亲身上切下来的宝贵右半肝小心地植入患儿的肝区。第二天8日10时许,吕国悦教授带领肝移植团队,在全院10余个科室、70余名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克服患者术中低血压、胆管变异等困难,成功完成右半肝不带肝中静脉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本次手术中,保证供体安全是一大关键。为此,吕国悦团队在切除供肝的时候,采用了不含肝中静脉的右半肝的方式,不仅不会破坏供肝的正常运转,所切下的肝脏也完全够受体身体运转。准确的术前判断和评估为手术的顺利和成功开展奠定了基础。术后,患儿在我院小儿ICU科继续监护治疗,母亲在肝胆胰外一科监护病房恢复治疗。母子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良好。这次手术不仅是东北地区首例右半肝供肝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更是吉林省首例毒蕈中毒急性肝衰竭肝移植手术。这场手术对于我院肝移植发展历史上也具有里程碑意义,手术的成功也再次证明该院肝移植中心团队有能力和实力完成几乎所有类型的肝脏移植手术。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zl/4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