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5位美国针灸师亲自为大家解读美国执业生

我时常问身边已经考NCCAOM成功的朋友。

你为什么要考NCCAOM?

不会累吗?为什么一直坚持?

得到很多不同的答案!

其中一句话让我感触良多,

我有一颗年轻的心,

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非常强烈。

那么其他人的答案是什么?

我们整理5位

已经在美国执业的针灸/中医师就业分享,

看看他们怎么说呢?

李畅生

九成患者是美国人

在纽约的华人圈子里,长沙人李畅生是个极为活跃的”多面手”。

当地时间2月9日,记者在纽约贾维茨国际会展中心初见李畅生时,他正饶有兴致地用长焦镜头拍摄一群跳舞的纽约孩子。

让记者有些意外的是,眼前这位高大儒雅、精神矍铄的绅士,完全看不出已年近七旬。

“我热爱生活,闲不下来,精力旺盛。”李畅生爽快地笑道。

站在一旁的美国《世界日报》记者左一心,忙着介绍:”他获得过纽约市摄影协会年度总冠军,还是纽约市业余合唱团团员呢。”

左一心也是长沙人,在她看来,老友李畅生更像是一名文艺工作者。

其实,李畅生的本职工作是一名针灸师。

年,61岁的李畅生和4个合伙人一起在纽约布朗克斯区合开了一家私人针灸诊所。

“来进行针灸治疗的患者中,九成都是美国当地人。”李畅生说。

记者不禁疑惑:针灸这项传统中医,能被纽约人认可吗?

“你难以想象,中医针灸进入纽约已有45年历史。”李畅生介绍。

年7月,跟随美国特使基辛格访华的《纽约时报》副社长詹姆斯·赖斯顿,在北京突发急性阑尾炎,手术后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缓解了术后腹胀症状,随即在《纽约时报》发表《让我告诉你我在北京的阑尾炎手术》一文。由此,中医针灸正式进入美国主流社会视线。

而李畅生与针灸结缘并非突发奇想。

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系的李畅生,医院(医院)副院长岗位任职5年。因家人移居纽约,李畅生于年来到纽约,在一家药物研发公司担任高级科研人员。

在纽约定居几年后,已过上中产阶级生活的李畅生,仍对钻研多年的医学不忍舍弃。可此时已经年过半百的他,如果要考取美国的医师执照,困难极大。

他想,自己虽然学的是西医,可身为华人,在美国发扬中医更有意义和发展前景。于是,李畅生在年边工作边考取了中医针灸师执照。

随后,李畅生与人合伙开办了针灸诊所。来看病的人中,有一位长期饱受肩膀酸痛的90岁老太太,她在接受了一年左右针灸治疗后,已经停止服用西药。而3位渴望戒烟的30岁出头的年轻人,在积极配合下,基本戒掉了烟瘾。

“是中医的疗效魅力,让纽约人越来越信任针灸。”

如今,在纽约的针灸诊所已超过百家,李畅生则作为纽约市执照针灸师协会理事,继续为推广针灸身体力行、贡献力量。

阳剑锋

从“赤脚医生”到美国独立执业的针灸师

年出生于重庆的阳剑锋,初中还没念完,学校却关闭了,他只好回老家给村民看病、除钩虫,当赤脚医生。

年,阳剑锋考上当时的成都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后留校当了老师。“本来准备考研,但外语不好,开卷考试也只考了38分,考了三年才考上。”阳剑锋说,年他终于考研成功,开始攻读针灸专业的研究生,两年后毕业,又留校当了老师,主教针灸。

年,阳剑锋通过选拔,到北京参加中医人员涉外班培训,随后更代表卫生部到波兰讲学。在波兰待了两个月,他发现海外对中医有很深的误解。刚好此时,他受邀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讲课,为解开外国对中医的误解,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他毅然前往美国。从年到年整整十年间,阳剑锋一共教了将近名学生,课程内容包括从简单的消毒持针到治疗、中药、临床运用,甚至包括中国营养针灸治疗学。

年,阳剑锋通过学习、培训后考了美国针灸师(NCCAOM)执照。年,在西雅图的市中心又开了一间以中医针灸为主的诊所——针灸东方医学中心。

雅各布森

美国小镇执照针灸师每周可看60病患

阴阳针灸诊所开设在美国纽约长岛的小村镇梅里克,针灸师雅各布森在诊所里面的各个诊疗室忙进忙出。在这间诊疗室里,肩膀手术后的罗伯特希望针灸能减轻他的疼痛。

雅各布森(针灸师):这里疼吗?

罗伯特(病患):不疼。

雅各布森(针灸师):这里呢?

罗伯特(病患):对,上面这里.

雅各布森(针灸师):上面这里会疼,好,等会我就知道在哪里扎针了,下面呢?

罗伯特(病患):下面这个地方。

在隔壁诊疗室中的病人茱莉亚诺,有鼻塞,偏头痛及膝盖疼等老毛病,来雅各布森的诊所里接受针灸治疗三年。雅各布森每个星期要看45到60个病人,几乎全部都是西方人。

雅各布森:现在美国人什么病都来看,减轻疼痛是主要目的,看不孕症的也很多。

近年来,由于美国部分医疗保险已经将针灸纳入涵盖范围,美国人寻求针灸治疗越来越普遍,疗效也获得广泛的认同。

茱莉亚诺:我过去经常会偏头痛,一痛我就吃西药,现在我不吃药了。而我的鼻子经常会鼻塞,现在我也不吃抗组织胺或减轻充血的药物,就靠针灸治疗,我的整个针灸经验是非常正面的。

雅各布森:有些西医师过去不重视针灸,现在他们经常为我介绍病人,这也说明针灸越来越被西方医学接受。

田海河

我想让中医真正走入美国社会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向国外传播中医,也把老师的学术思想弘扬到海外去。”带着对美国的憧憬,田海河登上了赴美的班机,非常自信又充满豪情。

初到美国,却要面临很多压力和冲击。在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里,举目无亲,行医执照、工作许可、接受单位都没有,英语不过关,交流有困难,甚至合法居留身份只有四周,这一切都要应对,只能从零做起。出国前虽听到很多关于国外的美丽传说,但现实却在眼前,困难要一一解决。

还好当时年轻,有顽强的适应能力,有不怕吃苦的精神,有老师教给的本事,还有较强的精神抗压能力,田海河挺过来了。他发现讲一口流利的英语非常重要,就痛下决心先过语言关。为此,他没有选择华人聚集区,而是来到佛罗里达州,促使自己必须讲英语。他一边在学校教书,一边在诊所带教,没多久语言就顺利过关。田海河感谢病人和学生们,正是从他们那里学到了美国的政治法律、风土人情、语言文化、待人处事等功课。

“其实这一切也是自信心不断积累的过程。虽不敢说我们海外中医人个个都是精英,但大家在重压下都确实做到了这些看似很困难的事情,这些经历是没有海外生活体验的人难以理解的。”

美国行医包括针灸,多以私人诊所为主,这使医生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看多少病人,看什么样的病人,收费多少,都可自己决定。

适应从药转针,也是很多海外中医人所必须经历的。来到美国,这里人们普遍只接受针灸治疗,因为中药不是药品,只属食品补充剂范畴,按食品补充剂来管理:第一,既然不是药就不能宣传其治疗效果,就不能向病人充分宣传运用中药,这对病人和医生都是很大的束缚。第二,因是食品类,用起来要相对安全,毒副作用要没有或很低。

田海河始终没有放弃当初的梦想——让中医在海外落地开花,且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中去,也一定让中国文化深植到美国人心中。

而发展中医、捍卫中医,联合起来是唯一的出路。用外国人能接受的思维和科研结果来证明中医的神奇疗效是主要途径。来美后,田海河除了临床,还一直联合各界人士,为发展中医教育做各种准备。他在全美中医公会、全美中医高校联合会、美国高校资格评估鉴定委员会,以及美国针灸和东方医学考试委员会等大机构里都有任职。作为美国中医高校资格评估鉴定委员会的评审专家,在十七八年里,他几乎走遍了美国的所有中医高校,非常了解美国的中医教育。作为美国针灸东方医学执照考试委员会的命题专家,他接触了很多同行,深入了解了美国执照考试的命题要求和考试模式。多年来,他在美国各大学术会议、州学术会议上,大学、医院等,用英文做中医专业学术报告多场,对进一步普及和提升中医起了很大的作用。

李强

一切都有最好的安排

当时,我在一家中医诊所GoldenGinsengHerbCo.(金参药材公司)上了班。这家诊所位于法拉盛37大道,老板Stella早年从上海来美经商,后来开了中医诊所,主要以传统中医疗法为主。Stella本人并非中医师,诊所常年请有专业人士,我也是从《世界日报》广告找到这里。其中在中国的毕业证、工作证、获奖证书,发表的文章,以及在美国的研究经历对于被录用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当时我每周在此上一天班。Stella对我很信任,我上班时她便将钥匙交给我,让我独立坐班,下班后她来到诊所时,也不太多过问。我们的收入按比例分成,我每天将自己的收入拿走后,余下的都留在保险柜中。这里的病人虽然不多但比较混杂,涉及妇科、内科、皮肤科等。由于工作性质独立,为我尝试各类中医疗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自从大学毕业以来,虽然我从事过中医工作,但比较专业化,多是以骨伤疾患为主。在美国,从事中医固然也强调专科特长,但由于个体化和商业性的要求,“多面手”似乎更符合工作的需要,这方面我没有优势。当时对于我来说,挑战主要表现在没有美国身份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生存,在经验谈不上丰富的中医领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从专业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又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在中医药学中,内服中药煎剂是一项传统的治疗手段,但中药一直徘徊在美国FDA大门之外,只是作为食物补充剂使用。加上文化上的差异,西方人对中药的接受程度有限。法律上未予承认,当然就不受法律的限制与保护,从另一方面来讲,就为没有美国专业执照的中医工作者提供了临床实践的工作机会,也给那些相信中药疗法的患者提供了方便。

我曾经看过一位患花粉症6年的女患者。花粉症(又称过敏性鼻炎)在美国比较常见,好发于春秋季节。结合舌脉和全身情况,我给予补中益气汤和玉屏风散加减,益气固表疏风,补肺益肾建脾治疗,患者服药20剂后全部症状消失。

灸法历史悠久,具有取材简单,经济实惠,操作简便,安全无毒的特点。其中艾条灸是安全系数最高而且容易被西方人士接受的一种方法。有位名叫Angela的患者,因患崩漏前来就诊。检查发现病人伴有腰酸腿软,面色白光白,肢冷及脾肾阳虚的舌脉,原准备开益肾温阳中药方剂治疗,因患者对中药治疗不太接受,改为艾灸隐白、三阴交和膀胱经穴位,不久症状便得到了改善,经量明显减少。

这些是当时治疗的病案举例,通过临床实践使我坚定了对中医科学性的信念。在美国,从事属于法律外的中医工作虽有一定风险,但因为无法可依,有些疗法,如中药、手法、推拿等不受保护,但同时也就没有了限制。中医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较小的毒副作用,这一点吸引了对西医疗法副作用了解甚多,对中医有着浓厚兴趣的患者,甚至包括部分西医专业人士。而有些疾病已经经过多次西医疗法证明效果不明显,病人又渴望在中医领域试试运气,这种状况就为中医专业人士提供了发展和生存的空间。其实针刺以外的中医疗法很多,只要合理操作,谨慎运用,完全可以为中医药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机会。有些在美国的中医师正是从这里开始,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

跳出惯性思维,不要因为害怕失败就拒绝尝试。没有门槛,就没有含金量。其实美国针灸师之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ss/6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