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山区闯出来的县乡村一体化ldquo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523/7160655.html
记者:曹秋香通讯员:阮岚静来源:健康县域传媒日前,医院网络门诊为茂兰片区忙怀分院一名百岁老人进行多学科会诊,让乡镇的百姓在医院权威专家的诊断。而在距云南省云县县城多公里的栗树乡卫生院,两名六旬老人因急性阑尾炎急需手术,由于患者年纪大、病情急,栗树乡卫生院立即联系云县医共体帮扶专家组团队。专家帮扶团队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报备一体化管理中心,抽调外科及麻醉科专家立即赶往栗树乡卫生院,当晚顺利完成两例阑尾切除手术。栗树乡是离云县县城路程最远的一个乡镇,当地百姓到卫生院看病很不方便,医院,得坐上半天班车,辗转几折才到达。据一体化管理中心主任介绍,8月份至今,云县医共体专家帮扶乡镇卫生院团队已先后到晓街乡、茶房乡、后箐乡、涌宝镇、大朝山西镇等分院帮扶指导完成阑尾切除术、腹股沟疝修?术、骨科取内固定等三十余台手术。通过帮扶,使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专家的治疗,既节省了治疗费用,又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外科手术的开展及服务能力提升。《健康县域传媒》记者获悉,几年前,云县也和很多地方一样,医院不堪重负,医院却资源闲置。眼下,医院面向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组建了儿科、妇科、普外科等10个医疗专家组,根据各卫生院的需求开展下乡诊疗服务,就医环境大变样,也就有了上述的场景。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的“云县模式”云县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临沧市东北部,地处澜沧江西岸,素有“沧江明珠”的美誉。云县是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沿边对外开放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及经缅甸通往印度洋、临沧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战略的必经通道。也是全国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滇西边境山区县份之一。作为距离省城有多公里的穷困地区云县,年被确定为全医院改革试点医院改革试点县之一。云县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创新体制机制,医院综合改革和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改革,优化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闯出了一条让“政府满意、医护人员满意、患者满意”的新路子——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的“云县模式”。“我们县于年6月启动以紧密型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为核心的(医共体)建设。”医院院长罗开富如是说。罗开富告诉记者,云县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建立“乡编县管,县管乡用”的人事管理制度,医共体内实行收支两条线,统一制定绩效分配政策,“一科一策”。同时,县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柔性流动上岗,医师、助理执业医师在医共体实行“车轮式”流转,并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结果排名最后的5人,组织集中轮训,考核合格再参与流转,在提升基层职业技能的同时,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职业发展氛围。通过创新举措,彻底破解了分级诊疗上转容易、下转难的困局,年上半年,县域就诊率为77.67%,基层就诊率为66.52%,群众满意度为97.6%。“专家下沉、双向转诊在云县推行医共体改革已向纵深持续推进。”罗开富说,年以来,医院牵头全县各医疗机构,医院总牵头的云县医共体,医院、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全县12个乡(镇)卫生院、个村卫生室和全县6医院。其中,医院与医院、12个乡镇卫生院、个村卫生室建立“紧密型”医共体,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6医院建立“松散型”医共体;通过协商明确了医共体成员职责及利益分配机制,推动医共体内部实现公卫、医疗、信息、大型医疗设备等资源共享,推行检查结果互认,畅通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机制,将医共体成员间的无序竞争变为有序协同,形成权责共担、利益共享的“一家人”,促进了县域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解决“看病贵”年,云县以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为抓手,推动县级医疗资源下沉,加快调整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在医共体内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打包付费支付方式改革,真正让“三医”联动改革落地见效。云县医共体医保资金的分配、控费、考核均由医院负责,实行总额打包、结余留用、超支共担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采取临沧市医保局根据云县城乡居民实际筹资总额,扣减参保人员每人70元大病补充保险后的余额,下达给云县医保局,云县医保局预留当年可使用指标的1%作为年度考核奖励基金和预留当年可使用指标的8%医院使用基金后,将剩余的基金(占91%)整体打包给县医共体统一分配、统一控费、统一监管、统一考核,实行“总额打包、结余留用(转)、超支自担”管理。此外,为确保医共体的服务质量,县医保局按月留存年度指标的10%作为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保证金(按照考核有关规定返还),每年前三季度每季度按年初包干指标的90%预拨给医共体牵头单位,实行按月结算、第四季度清算方式拨付。自医共体内医保总额打包支付方式改革后,医院逐利机制发生根本性改变,成本控制和业务能力提升成为医共体内部管理的发力点,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与绩效改革成为当前的重头戏,利用医保杠杆作用,倒逼医共体调整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结构全面改变卫生健康服务模式和理念,实现“以治疗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监测数据显示,年1-6月,基层就诊率达65%以上,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云县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共诊疗城乡医保门诊人次,同比增15.53%,门诊医疗医疗费.90万元,同比增26.34%,发生医保基金.06万元,同比增25.99%;今年5月,云南省政府副省长李玛琳同志批示,“云县县域医共体下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经验值得推广,要在全省范围内加快推广”。9月20日,云南召开全省县域内城乡居民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暨医共体建设现场推进会,作为全国30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之一,临沧市云县的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和医共体建设工作得到了会议的充分肯定。  让“信息跑路”代替“患者跑腿”年以来,云县以医共体建设为载体、以医保资金打包付费改革为杠杆、以“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服务为支撑,着力破解县域内各医疗机构“各自为阵”局面,努力让“信息跑路”代替“患者跑腿”,医院从“治病挣钱”向“防病省钱”转变,构筑了患者、医生、医院及政府各方利益趋同的县域大健康服务体系。一是建成覆盖乡村两级的区域影像中心、区域检验中心、区域心电中心、区域病理中心、区域远程会诊中心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基层检查,县级报告”,医共体内检验结果互认,影像资料共享,结果电子化流转,县医院为乡镇卫生院出具检验结果报告份,病理报告人次,远程心电图报告份,远程影像报告份。二是建成医共体信息融合平台,包括了县乡村统一的电子病历、电子医嘱系统、双向转诊系统、县乡村处方系统、药品使用监管系统、手机端区域移动医生站,线上预约挂号、线上支付运用平台,县乡村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县乡村远程会诊系统(村卫生室及村医主要使用手机端APP会诊系统),上半年,医院专家通过移动手机APP指导村医诊疗余人次。三是建成医共体视频会议系统、OA行政办公系统等行政管理系统,上半年,召开电视电话远程会议共4场次。四是建立医共体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以医共体信息融合平台为基础,整合全县包括医保、疾控、妇幼保健、医院等机构信息系统,形成运营指标分析,电子病历共享,区域绩效管理,区域人事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慢病管理,卫生监督,居民健康档案,慢病库,运营指标库,妇幼保健库,区域绩效库,区域人事库等信息互融互通、资源共享的县域大数据库,并实现了医共体内平台、监管、调度、运行、服务“五统一”。“通过运营数据统计,可以分析出各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优势和不足,方便医院开展精准化的医疗帮扶。”罗开富表示,时机成熟后,信息平台的相关信息将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开放。医院是目前云南省唯一医院医院,是云南省首批通过提质达标的20医院之一。此外,为顺应云县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需求,医院转变,形成“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防融合健康服务体系。年,重新优化了云县紧密型医共体组织架构,进一步升级打造全新的医防融合“云县模式”。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ss/51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