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sdfd
今年20岁的小赵,平日里很少生病,3天前突然出现肚子隐痛不适,中午吃饭也没有食欲,吃完没多久就吐了。一开始小赵以为是自己胃着凉了,便卧床休息,没想到这肚子疼一点都没有缓解,还发起了烧。纵然身强力壮,小赵撑到了晚上实在熬不住,医院,医生检查后给出诊断:急性阑尾炎!小赵有些惊讶,反问医生:我身体很好,吃完饭也从不剧烈运动,怎么会得阑尾炎呢?
相信阑尾炎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对于医生来说就更是太常见了。小时候大人总是教育我们:饭后不能运动,把盲肠练坏了要发阑尾炎,要在肚子上开一刀!饭后避免剧烈运动,这确实是一个好习惯,但饭后运动真的是导致阑尾炎的主要原因吗?让我们来谈谈阑尾炎的那些事儿。
阑尾是什么?阑尾在人体腹部的右下方,处于盲肠与回肠之间,是人类退化的肠管,几乎没有消化功能了,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早点切除阑尾,这样的想法虽然很激进,但阑尾确实很容易“出事”,相比于腹腔其他脏器,阑尾炎这个器官尤其爱发炎,是阑尾这个器官太娇贵了吗?
其实不是,我们来说说阑尾的生理结构:通常人的阑尾又细又长,又由于是一条盲管,很容易被肠道里的粪块、异物、寄生虫等阻塞。肠道内本身就有许多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厌氧性链球菌等,阑尾腔内压力增高,阻碍阑尾壁上的血液供应,肠黏膜被破坏,给了细菌入侵的机会,阑尾便发炎了。
饭后运动是元凶吗?当消化不良,也就是肠道蠕动不好时,食物无法以很快的速度排出肠道,就会导致食物残渣在肠道寄存。而这些没处去的食物,也就很可能会“走岔路”——进入阑尾里。这么看来,饭后运动所导致的食物“错位”似乎就是阑尾炎的罪魁祸首?
当然不是!要知道,当你饱餐之后,食物要在你的胃和小肠里停留6-8个小时。而阑尾在哪里呢?在大肠起始部的盲肠末端。所以在饭后的那半小时里,因为运动而导致食物掉入盲肠的说法显然不可靠。
所以,人们常说的饭后运动导致阑尾炎并不科学,而运动也更起不到“练盲肠”的作用。
究其根本,造成阑尾炎的常见原因还得说是胃肠消化不良、肠道食物存积过多、或出现粪石等等。而在这些残渣中,粪石更是威胁之首。所谓粪石,就是由于食物残渣在肠道停留太久,水分被吸干,变成干燥、坚硬的粪块。而当它们掉进阑尾时,阑尾的噩梦就来临了。
如何判断自己得了阑尾炎?告诉大家典型的急性阑尾炎症状,即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我们都知道,一旦某个器官发炎就会出现充血、红肿、疼痛,阑尾也一样。起初脐周痛、上腹痛,无法确切描述具体位置:阑尾炎症还局限在粘膜(内面),由内脏感觉神经传导,容易自我感觉为是胃病,此时不容易明确诊断。
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的症状,阑尾炎发生后并发的胃肠道反射,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吃坏肚子了,这也是患者厌恶治疗的原因之一。
数小时后,患者常会感觉疼痛转移到右下腹、疼痛位置固定,这说明阑尾炎症已扩散到浆膜层(外面),由躯体神经传导,此时诊断容易明确。
医院就诊,医生除了询问病史,做体格检查之外,辅助检查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如查血常规、B超和腹部CT等。急性阑尾炎常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这提示了细菌感染的表现。B超检查能帮助判断腹腔内的情况,阑尾是否增粗增大,周围是否有积液等等,都是医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