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比如夏天天气炎热引起身体燥热,脸部长痘长斑、口舌生疮、大便干结。比如天气干燥,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咽喉肿痛,口臭便臭........很多人真的以为是自己身体火太大,其实容易上火可能是体内太寒了!
上火也分类!
人体正常情况下是阴阳平衡的状态,阳气过盛则有实火,阴津不足则有虚火。《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也就是说:体内寒气过剩,就会引发上火等热证,体寒其实也是上火的根源之一。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但是现在单纯有实火的人越来越少了,大部分都是虚火。而虚火实际上就是由寒引起的。“上火”的根源在于体内的寒太重了,把热排斥在外,而火的性质是“上炎”,往上走,因此各种“上火”症状也就出现了。寒重反而会引起上火!
1.伤肾。
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引起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血液亏虚。肾在中医的五行中属水,水是灌溉、滋润全身的,当人体内这个水不足时就如大地缺水一样,身体会干燥。
2.伤肝。最典型的是肝脏,肝脏属木,最需要水的浇灌,而一旦缺水,肝燥、肝火就非常明显。如果给肝脏足够的水,让肝脏始终保持湿润的状态,它就不可能干燥,就不会有火。3.伤肾。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大多数人都久坐不动....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4.经络不通。身体内寒湿重,还极易造成经络不通,散热困难,容易感到闷热、燥热。与老人相比,孩子的经络通畅,散热快,因此孩子在夏天是最不怕热的,大热天里照样在太阳底下玩耍。老人经络不通畅,不易出汗,热散不掉就闷在身体内,人就很难受、烦躁。去火先辨证!很多人一上火就去喝菊花茶、吃牛黄解毒片,结果可能反反复复怎么也好不了,其实这就是没有分清楚实火与虚火然后盲目的去败火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实火病人大多形体肥胖壮实,实火导致的症状有:小便颜色发黄、气味比较重、大便干结、舌质红。会出现口舌生疮、牙龈出血、目赤肿痛、舌黄苔、脉宏大等表现。
虚火病人大多形体消瘦,舌质较淡、舌苔发白、大便稀溏或者是腹泻,小便颜色较淡较清,则是虚火导致的。会出现五心烦热,口渴咽干,脉细数等表现。
去火应该这样做!一:去实火。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比如吃黄瓜、苦瓜、芹菜、豆腐、冬瓜等。
二:去虚火。虚火则是用补法。虚火又分为:虚热、湿热、虚实并存。如果错误的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虚火,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虚火旺盛的患者,可以吃牛肉、绿豆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点知柏地黄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