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史学
苦瓜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
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印度,日本及东南亚培历史悠久
明代朱橚撰《救荒本草》()
中已有关于苦瓜的记载
徐光启《农政全书》()提到南方人甚食苦瓜
说明当时在中国南方已普遍栽培
营养分析
每克矿物质含量
14毫克钙、35毫克磷、毫克钾
2.5毫克钠、18毫克镁、0.7毫克铁、0.36毫克锌
0.36微克硒、0.06毫克铜、0.16毫克锰
功效
苦瓜也称作凉瓜
味道微苦
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
品种区分
1、滑身苦瓜
广东省广州市地方品种
果实为长圆锥形
有整齐的纵沟条纹和相间的瘤状突起
肉质稍致密,味微苦,品质好
一般单瓜重克-克
较耐热,适应性强
在南方适于春夏秋三季栽培
2、长身苦瓜
植株长蔓生,分枝力强
果实为长圆筒形,顶端稍尖
有纵沟纹与瘤状突起
外皮绿色,肉厚约0.8厘米
肉质较致密,较硬,品质好
较耐贮运,一般单瓜重克-克
3、大顶苦瓜
外皮青绿色
不规则的瘤状突起较大
果肉厚1.3厘米左右
昧甘,苦昧较轻,品质优良
单果重克-克
耐热、耐肥,适应性强
但不耐涝,南方适于春、夏、秋季栽培
4、夏丰苦瓜
由广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
植株长蔓生,生长势强,分枝力中等
可陆续开花不断收获
采收期可持续35天-40天
果实为长圆锥形,长约21厘米,肩宽5.4厘米
外皮浅绿色,单果重克-克
早熟,耐热,抗病
耐湿性强,适宜丁夏秋季栽培
5、扬子洲苦瓜
江西省南昌市扬子洲乡农家品种
至今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
因其果面瘤状突起大而稀,很奇故又名大纹苦瓜
一般单果重克左右,最大者可达克
中熟,耐热,耐湿,抗病,高产
一般亩产在0公斤-公斤
最高产量达公斤
.
6、大白苦瓜
由湖南省农科院园艺所育成
植株长蔓生,生长势和分枝力强
侧枝多,叶大,掌状深裂,浓绿色
果实为长圆筒形
一般果长60厘米-66厘米,横径5厘米左右
外皮白绿色,有不规则细密的瘤状突
肉较厚,种子少,苦味淡,品质优
一般单瓜重克~克
中熟,耐热,耐湿,抗病,丰产
适宜于春、夏季栽培
那今天的苦瓜的烹饪方法就介绍到这里啦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蔬菜科普知识
就和小楚一起期待下一期的苦瓜介绍??
我们下期再见咯~
-编辑推荐-
-END-文字
汪佳怡
设计
董彩晨
总编
顾世圆
图片
源于网络,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