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一粒尘埃
落在个人头上
就是一座山
疫情面前
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
虽不在武汉
但新冠肺炎造成的影响
已逐渐显现在我们每个人身边
都说抗灾能力最差的
是时代的小人物
因为少一天收入
就意味着房租、餐费、学费等压力增加一分
今天,医院的特殊病房
这里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准备在长兴“淘金”
无奈未满14天隔离期
却先得了病
我们能做的
唯有将心比心
尽力而为
01.
24床患者老娄来自安徽亳州,是一名货车驾驶员,在长兴一水泥企业工作10多年,妻子也在长兴上班。
“过完年从老家回来,身上没带多少钱,现在又生了病。”躺在病床上,老娄有点着急,又有点懊恼,他得的是回盲部憩室穿孔性腹膜炎,这是他住院的第四天。
聊着家常,老娄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原来,此前在老家时他就已经出现了腹痛的症状,想着忍忍或许就能过去,就随便吃了点消炎药。“长时间不好也害怕,医院了。”
陈华是老娄的接诊医生,医院外二科副主任。“病人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在以前肯定首选手术治疗。”陈华说,若是采用保守治疗,需开展超声定位下穿刺引流,该部位肠管聚集,水肿严重,稍有差池就会造成肠管损伤,对超声科医生技术要求高。若保守治疗成功,病人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也低。
“当时也没有十足的把握。”陈华坦言,考虑到老娄的实际情况后,他联系超声科副主任、超声介入科主任朱伟年,商量决定还是进行穿刺引流。“作为超声科大牛,我们朱主任的技术是非常给力的。虽然穿刺难度很大,但是庆幸非常成功,为后续治疗奠定了完美的基础。”陈华说。
对于医生们给自己制定的治疗方案,老娄心里也十分感激。“早一天开工就能少一天损失,医生们为我考虑,给我帮忙了,很感谢他们。”聊着聊着,老娄的心情越来越畅快,早上查房说明天可以吃东西了。现在一点都不痛,跟没事人一样。
陈华说,只要进食后正常,老娄就能出院了。
02.
42床的老孙来自河南周口,是位木工,在太湖龙之梦工作。赶上工期正缺木工的档口,老孙和15位同事被老板派去的专车在2月19日接回长兴。
“早一天过来隔离就能早一天复工,到外面打工不就是想多赚点钱么。”老孙笑着说。
3月1日下午3点多。老孙总觉得肚子不舒服,隐隐作痛,但一直忍着。五点多吃过晚饭后,状态还是没有好转,痛得实在忍不下去,老孙忙给老板打电话。
晚上8点多,医院急诊科,是急性阑尾炎,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推进手术室,手术非常顺利。
当晚,老孙在宁波的儿子和女儿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往长兴。
“等到我们赶到时,他已经在病房里,被照顾得很好。”医院的陪客制度,老孙的儿子说,跟姐姐商量后,留下自己照顾父亲。“医院越严格,我们越安心,这是对病人最好的保护和负责。”
今天早上9点,手术后第三天,外一科医生杨卫锋为老孙换药。边查看伤口,两人边开起了玩笑。
“劳动人民果然不一般,伤口恢复真快。”
“我这身体和皮肤都挺好的,就像你说的,劳动人民么。”
“伤口长得不错,气也通了,可以吃点流质食物,但一次不能吃太多。”
“好的好的,谢谢医生”
……
老孙说,手术第二天人有点发虚,现在已经好太多。“这里的医生、护士不管态度还是水平,都没得挑!加上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休息得好,心情舒畅啊,身体恢复肯定快。”老孙笑着说,这么到位的服务下,估计再有两三天就能出院了。“早一天复工,早一天赚钱。”
一旁的儿子也插话,这次父亲住院,让我们感受到了长兴人民的友善,让他一个人在这边干活我们也放心。
END编辑:钟宣
版式:粥粥
审核:宁静致远
往期内容·“三返”人员请注意,个人防护妙招要谨记!
·携手共战‖传播红色力量,向您输出健康
·通告
·这一幕幕,感动!
·医院上班的亲人“举报”了!
·致医院医共体集团全体员工的一封信
·陶莉莉,请一定平安回来!
·新春,少不了这抹“温暖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科普知识
·传承精华,医院医共体集团年度表彰暨迎新晚会举行
·今晚直播!年度最重磅~你值得观看!(附节目单)
看病挂号,医讯咨询,
一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