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们,别再这样做了疫情期间,来自

河南商报记者杨益莹

受疫情影响,“家里蹲”成了近期郑州人民的常态。特别是许多年轻的父母,平时忙于工作没空陪孩子,这次有了大把的时间陪孩子。

可是,爸爸妈妈“突如其来”的爱有时候也会让孩子“受不起”。

近日,医院儿科就接诊了这样的孩子——爸爸疫情期间在家天天潜心研究菜谱,孩子因为吃了爸爸做的糊辣鱼,导致扁桃体发炎。

一位妈妈觉得夏天吃苦瓜清热解毒,天天给孩子炒苦瓜吃,结果孩子吃医院。

这些“坑娃”的爹妈

看到这些案例,宝姨忍不住感叹一下:这些“坑娃”的爹妈!

其实,父母也是出于对孩子的疼爱,但是有时候好心也会办错事。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父母要格外注意对孩子的照顾。

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张辉果建议家长们:“孩子的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结构合理均衡。像那位爸爸做糊辣鱼导致孩子扁桃体发炎的,就是因为孩子的体质是属于内热大的,就要尽量少吃煎炸、肉食等。”

而另外一位每天给孩子炒苦瓜吃的妈妈,则是属于没有把握好度。

我们都知道,夏季人体阳气外显于体表,阴气则隐藏在体内,常会引起人们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孩子更是如此。

此时,切忌给孩子吃冰激凌、冷饮、冰镇西瓜等生冷食物,避免孩子出现腹泻、腹痛、肠炎等胃肠道不适。更应该多食热饭,也可以吃一些清淡易消化、少油腻的食物,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莴笋、扁豆等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无机盐等物质的食物。

有些孩子体内积热很大,可以适当吃寒性食物,如苦瓜等。但是要掌握好量,天天吃,也有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脾胃。

鼓励孩子动起来,别养成了“小胖墩”

除了吃出来的毛病,疫情期间因为不能外出,孩子运动量减少,天天在家看手机、玩电脑,也导致不少孩子出现了各种问题。

“像去年疫情结束,很多孩子在家里窝了三个月,不少孩子出现了肥胖、性早熟、颈椎病、近视、不良坐姿等问题,家长需要在生活习惯和运动方面对孩子做好督促。”张辉果说。

张辉果建议,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在家里运动起来,如带着孩子做一些趣味性的瑜伽、单杠,或者是不受场地限制的亲子游戏。既能让孩子动起来,也能促进孩子和父母的交流沟通。

在这里,宝姨给大家推荐几个有趣的亲子锻炼小游戏,赶快开始吧!

练习一:抓“尾巴”

家长可以准备弹力带或软布别在后腰处,让孩子尝试去抓住这个“尾巴”,家长尽量躲闪不被抓到,若被抓到“尾巴”则角色互换。

注意“尾巴”不能太短,也不要将“尾巴”拿在手上,在跑动过程中不要有推拉、打人等危险动作,注意安全第一。

每次可以进行5—10分钟,休息30—60秒,可重复二到三次。

练习二:原地跑对对碰

家长和孩子面对面进行原地快速小步跑,同时按节奏相互碰手,每个八拍互碰四次手。

原地跑动过程中注意控制步幅,适量增加步频。

完成四个八拍后休息30—60秒,可重复2到3次。

练习三:红绿灯

孩子与家长一起进行“红绿灯”运动游戏,由发令人喊出红灯或绿灯的口令,红灯时所有人保持静止不动,绿灯时所有人立即开始开合跳,参与游戏的人要根据口令,以最快的速度给出反应,反应慢或者反应与口令相反,则为挑战失败。

每进行5—10分钟休息30—60秒,可重复2到3次。

练习四:推小车

孩子扮演车,以俯卧姿势双手着地,双臂尽量伸直;家长扮演推车人,双手握住孩子的脚踝处,两人合作,孩子用手前行。

家长注意控制速度,不要用力向前推。两人注意保持平衡,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决定“推车”活动时间。

练习五:俯撑对对碰

孩子与家长头对头,进行跪姿俯卧撑,两人相距双方向前伸手刚好能触碰的距离,每次撑起时相互碰手一次,完成10-15次后,休息30-60秒,重复2-3组。

替娃看病的父母增多,这些情况替不得

特殊时期,孩子生病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医院成了许多家长想去又不敢去的地方,因此,出现了不少父母代替孩子去看病的家长。

有的家长过来描述一下孩子的病症,然后帮孩子拿些药回去。那么,这种做法是否可取呢?

近日,河南省卫健委发布提醒:疫情防控期间,儿童有以下3种情况,在做好自我防护下,安全就医。

1、孩子打疫苗的时间就要到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qcs/9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