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国内风靡一时的搪瓷厨具换了个洋名字,摇身一变成为贵族了,一口普通的锅能卖四五千,而且消费者还都买单,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猫腻?
在国内八九十年代盛行的搪瓷,如今在国外转一圈,留洋回来竟然改变了身份地位,它凭啥这么贵?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毕竟时代不同了,大家的消费习惯和眼光也出现了变化。
一、国内搪瓷
不知道大家还有印象吗,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搪瓷十分盛行,那个时候大家吃饭的盘子,喝水的杯子,洗脸盆,甚至是小碟子都是那种古老的搪瓷,想在普通人家的厨房里找到其他类型的厨具可谓是比登天还难。
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决定了大家的生活水平,那个时候国人刚吃饱饭,对生活的需求还没有达到现在这么高,而且技术水平有限,陶瓷类的厨具少之又少。
大家普遍用这种搪瓷做的厨具,人人都用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陶瓷类的碗、盘子、杯子频繁出现,比过去的搪瓷更美观,更具有设计感,而且更实用,渐渐就顶替了搪瓷,之后的生活里搪瓷类的厨具也就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里。
但搪瓷这类东西虽然价格低廉,经济实惠,但是耐用性差一些,用了一段时间后,表面喷涂的釉彩就会掉落,出现铁锈,十分不美观,而且拿着也上不了台面,还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大家对它的喜爱程度从挚爱转为冷淡。
二、换汤不换药
古语说的好物极必反,如今的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物质丰富,大家早已经从追求温饱的基础上转变为追求生活的质量和情调。同时网络上也渐渐兴起了一股返古风,从汉服热到旗袍再到各种古典风的小饰品。
比如水杯之类的,搪瓷这个时候随着这股风镀了层金又回来了。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还有个高达洋气的名字“珐琅彩”,其实与七十年代国内的用的搪瓷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进行了升级,而且营销和品牌做的又好,价格自然不便宜,一个普通的锅卖个四五千轻轻松松。
之前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同样一双鞋摆在天桥上就是地摊货,摆在专柜里就是名牌,至少要大几百或者是上千。表面看东西是一样的东西,其实细节上是有很大不同的。
国人七八十年代用的搪瓷水杯或者是搪瓷脸盆更加基于的是它的实用性,可以喝水,可以洗脸,如今升级后的珐琅彩锅除了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外观设计的更加美观,颇具艺术风,也更有档次,更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清淡素雅,雍容华贵,不再像以前似的给人一种做工粗糙实用的感觉。
现代人除了讲究食物本身的味道,对装食物的工具,烹饪厨具也有极高的追求,不仅要美观大气,而且还能给大家带来好心情,所以说很多人愿意花大几千买一件精美的厨具给家人烹饪美食。
三、它凭啥这么贵?
现在的珐琅彩所用的工艺也比之前先进的多,一口锅至少要经过12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每一个工序必须是纯手工操作,减少机器的使用度。还有一点十分关键,这些都是由国外顶尖设计师设计的,实用性与美观同时满足,还带有设计师们的创意和热情,还能保证食物最初的味道。
所以说一口锅能卖四五千合情合理,当然了这与营销与品牌的树立有极大的关系。铺天盖地的营销,新的生活理念和态度,影响着具有消费能力的年轻人,引领时代潮流。
品牌建设做的好,深入人心,让大家更加信任,毕竟这个时代,很多商品之间的竞争确切地说是品牌之间的角逐,谁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谁就是胜利者。
结语
其实不管是搪瓷还是珐琅彩从本质上看都是一种东西,只不过是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在发生变化,过去的搪瓷如今已经是无人问津的地步了,而远渡重洋回来的珐琅彩,不仅在工艺更为先进,设计上更美观,同时打造的理念也更加符合当代人的消费观念。
再加上营销和品牌的加持,身价突飞猛进,一口锅卖个四五千也算是情理之中。如果从性价比的角度看,花四五千买个锅煮饭,可能不太划算,当然了这个要根据个人消费习惯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