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究竟有多抠门死虾活虾两种价,四尺画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513/l9p5wmu.html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画家、艺术家。现如今提到他的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纵观齐老先生的一生,会明显发现他是真正的大器晚成。

他到了27岁才系统地学画画,年逾半百才小有名气。在他晚年时,名气极大,甚至名扬海外。

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可见齐白石的名望之高。

然而这位老先生除了在画画和篆刻等方面非常有名外,还有个显著的特点。

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过齐白石的话,很可能不知道,这个特点就是“抠”。齐白石抠门的例子也确实不少,和他的生平一样为人津津乐道。

齐白石作画时的“抠门”

齐白石出名后,不断有人慕名上门求画。有一次,一个求画者想让齐白石给他画一幅画,但他囊中羞涩,只能买得起比较简单的画,于是他便让齐白石给他画一盘咸鸭蛋。

齐白石画完后,那位求画的人觉得画面有些单调,出于私心便求齐白石再给他多画一点东西。

齐白石本来不乐意,而且他觉得这一盘鸭蛋已经挺好的了,没有什么可再加的了,但架不住求画者的苦苦请求,齐白石虽心有不悦,但还是想了想又在画上添了个东西。

画完之后,求画之人定睛一看,顿时又惊讶又失望,盛着咸鸭蛋的盘子里,竟然多了一只苍蝇!

这只苍蝇一出现,破坏了整幅画美好的感觉,看上去难免让人觉得有些低俗和别扭。

这时求画者十分后悔,他怎么也没想到,想多求大师画几笔,大师竟然添了一只苍蝇,还不如不画了,但事已至此,最终也只能悻悻离去。

但让这位求画者没想到的是,多年以后,正是因为这只苍蝇,这幅画在拍卖会上以几十万的高价被卖出!

在年的崇源抱趣艺术品秋季拍卖会上,这幅《咸蛋苍蝇》最后卖了51.75万的高价。

在品鉴齐白石的这幅画作时,专家拿显微镜放大观察,竟然能清楚看到苍蝇身上一条一条的纹路和它腿上细细的绒毛,不可谓不精妙。如此看来,齐白石抠,却也不“抠”了。

另外,齐白石给求画的人画死虾的事也显示出他的“抠”。齐白石画虾的功夫可谓是惟妙惟肖。他一落笔,仿佛水缸里养的活虾跃然纸上,让人惊叹。

为了方便,齐白石画静物图有个规矩:鸡鸭鱼虾蔬菜瓜果之类,都按数量计算,每画一个收若干的润格。

有一次一个人来找他画虾,齐白石画好他要的虾后,他觉得有点少,便讨价还价要求齐白石再多画一只。

齐白石争论不过,便抬笔在画上画了一只死虾。这死虾毫无生气,明显与其他几只不一样。

那人有些生气,质问齐白石,齐白石却跟他说,菜市场买虾,活的死的也不是一个价钱,他画画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人也是无可奈何,画上添了只死虾,倒不如不加,这一来真可谓是画蛇添足了。

关于齐白石作画的“抠”,还有一个故事。他画一些画是按尺收费的。有一天一个求画者请他画一幅长四尺的画。

他沉思片刻后,在画纸左下角画了一个栩栩如生、天真烂漫的孩童,又在画纸右上角画了一只风筝。

然后他一气呵成,将小孩的手和风筝连了起来,一副小孩放风筝的画作便完成了。当画作徐徐展开时,求画的人看见画左边惟妙惟肖的小孩,心里一喜,看来这画挺值。

可是当画再展开,他看到的是一条长长的线,到最后才看见一只风筝,他顿时有些傻眼,哭笑不得。

四尺的画画了将近三尺的线,确实很符合齐白石抠门的特点。

为什么齐白石作画时会“抠”呢?其实很简单。为了避免麻烦,他在一开始就为自己定下了作画收费的规矩。

他专门写了37字的《卖画例》来阐述自己的规矩,态度坚决,清楚明白。大致意思是,公平交易,少一分钱也不画。已经预订的画不退钱。

别人请客送礼,他不会给别人画画作为来往的酬谢。齐白石很讨厌别人跟他讨价还价破坏他的规矩,所以也才有了他那些作画抠门的故事。

齐白石生活中的“抠门”

齐白石在平常生活中也是“抠门”的。之所以说他生活中抠门,是因为他有些节俭过头了。他家里有好几个柜子,他平时把这些柜子的钥匙都挂在身上随身携带。

不仅是存放贵重物品的柜子,就是放米面粮油的柜子,齐白石每日也要上锁,到了做饭的时间,家里的佣人向他询问过后才能打开。

而且拿多少齐白石都在一旁看着,可以说他对家里一分一毫的收支都了如指掌。

齐白石的抠门也同样体现在了待客方面。说起齐白石老爷子的待客之道,那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在每次有客人来时,齐白石都会从柜子里端出两盘点心作为招待,然而客人们达成一致的共识却是齐白石的点心只能看,不能吃。

原来齐白石招待客人用的点心总是那两盘,从来没换过。他端出点心的本意也不是让人吃的,只是有个仪式感走个过场而已。

在他眼里,他不端出点心是他没规矩,他端出的点心要是被客人吃了,那是客人没规矩。

有一次,齐白石的徒弟李可染带着朋友黄永玉去师傅家拜访,去之前李可染就叮嘱黄永玉:“老爷子端出来的点心千万不能吃。”

等黄登门后,老爷子果然照常端出那两盘点心,黄定睛一看,缺失了一块的月饼里能看见有小虫子之类的东西在动,一盘子浅浅的花生上隐约可见飘忽的蜘蛛网。

这时黄才明白,齐老爷子招待来客的点心就是彰显一下礼节而已,不是真的用来吃的。真可谓是流水的客人,铁打的点心。

如果说齐白石作画时抠门是因为有规矩在先,那么他在生活中这么抠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其实齐白石老爷子的诸多抠门行为,究其根源还是在于他的成长经历。了解了他的生平,再看他的“抠”,也就能理解了。

一生为钱财奔波

年,清代同治年间,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农家里。儿时的他家境贫困,家里只有几间破房屋和几亩水田。那个时候他所有的知识来源就是祖父认识的三百多个字。

15岁时,齐白石做了木匠。20岁,他在老板家做活时无意间看到了《芥子园画谱》,看到这本画谱,他才知道自己以前画的画多么随意、不成体统。

他摩挲着这本画谱,如获至宝,于是便和老板借了这本画谱,他从每个月的工钱里拿出一些买松油柴和薄竹纸,每天晚上干完活回到家后,在灯下一笔一笔地临摹画谱。

27岁的时候,齐白石遇到了比他大十几岁的书生胡沁园。胡沁园在诗画和书法上面有些造诣,他欣赏齐白石,主动让他拜自己为师学画画,还鼓励他卖画挣钱。

胡沁园给他起了个别号“白石山人”,这也是齐白石这个名字的由来。

胡沁园在教齐白石作画的同时,也让他学学作诗。好的画作,总是要有好诗相称才相得益彰。正是由于胡沁园的栽培,齐白石才打下了一代绘画大师的基础。

从此,齐白石开始做画匠,卖画挣钱。但齐白石后续的卖画生涯也多有坎坷。

年,齐白石五十五岁时,他的老家湖南湘潭连年战乱,齐白石每天都过得流离颠簸,苦不堪言。

后来在老家实在待不下去了,他便去了北京,暂时寄住在一间寺庙里,卖画谋生。他的妻子陈春君则带着儿女留在了湖南。

刚到北京站住脚时,他十分落魄,他的画比一般的年轻画家都便宜,价格已经很低廉了,但仍然没人买,只能通过给人刻印章勉强维持生计。

用他自己的话说,那个时候几乎没人懂他的画。眼看日子越来越难,身后的一大家子却都指着他养活,齐白石愁眉不展。

后来陈师曾给了他建议,让他改变了作画风格,画才慢慢畅销起来。

然而,齐白石还是受到正统文人的鄙视和嘲笑,不仅嘲笑他出身穷困,更嘲笑他的画和印章粗犷。那段时间对于齐白石来说是十分窘迫的。

在那段时间,齐老先生倍感寂寞,心中失意的时候,遇到了胡宝珠。他与胡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胡一边照顾年事已高的齐白石,一边生育孩子。

齐白石的生活有了慰藉,但家里人口的增加也更加重了他养家的压力。一边是南方的发妻和孩子,一边是小妾和新添的人口,齐白石几乎没有停止过卖画和刻印。

年,齐白石终于结束了漂泊的生活,他在北京买了一个自己的房子。搬进新家的时候,齐白石对着自己的房子左看右看,连说了无数个“好”。

这其中包含的辛酸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了。齐白石七十岁以前,都在为了钱财发愁。后来到了七十岁以后,他的生活才终于慢慢安逸起来。

齐白石的仁义和情怀

齐白石对于画画,始终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

齐白石的小儿子回忆起一段往事时说,晚上他跟父亲一起睡,有一次夜里他醒了,手一摸身边齐白石的位置是空的,他抬头一看外面,灯光亮着,齐白石正在那描红摹子。

他问齐父亲怎么描他这个小孩练字的东西,齐白石说:“现在许多人都觉得我画的好,我感觉不是,我有许多画自己不满意。但是只要我画出来的东西别人都称赞。这样不行,我要多加练习,自己管住自己。”

由此可见,齐白石是个谦虚自省的人,这也是他成为一代绘画大师的重要推动力。

若说齐白石的自省可贵,那他的仁义更加让人佩服。齐白石在生活中虽然是个抠门的人,但在仁义面前,他是不在乎钱的。

有一次徒弟梅兰芳去家里看齐白石,提到他有个熟识的友人花了几百两买下了他的画。齐白石顿时来了兴趣,自己的什么画竟然能卖这么高的价格?

他让徒弟把这幅画拿来让他看看,拿来一看才发现,这不是他的画,他徒弟的朋友买的是一幅仿他的假画。

他立即发话,不能让人家吃亏,于是按原价掏钱把这幅画买了下来,又画了一幅新画送给了那位朋友。

由此看出,齐白石在“义”和金钱之间,非常清楚谁是主次。这样一看他的抠门,也觉得有些可爱了。

在抗战期间即使生活艰苦,齐白石也彰显出了一个文人具有的风骨。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人占领北京,他们早就知道齐先生的大名,上门求他画画,给他送钱财送粮食。

他痛恨日本人,即使当时家里穷困潦倒,吃不起饭,也坚决不卖画,后来直接在门上贴了个告示谢绝见客。

他还画了一幅《鼠子闹山馆》讽刺日本鬼子。当时许多人听说了他的事,都赞叹他才德兼备。

齐白石的抠门,和他的生活经历和生活年代息息相关。正是因为过了很多窘迫又囊中羞涩的日子,他才把钱财看得很重。

但即便他在生活中抠门、有原则,在大义面前,齐白石也绝不会屈服于钱财之下。他的才华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值得后人称赞学习。

小结从齐白石抠门的小故事开始,追溯到他的生平和他的情怀,我们不得不感叹,齐白石能从湖南乡下的一个木匠,成为最后久负盛名的绘画大师,是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和朋友、恩师的帮助走来的。

他经历了清朝覆灭、中华民国的兴起和解放以后共和国的建立,饱受战乱奔波。他的抠有时代原因,有过去几十年生活窘迫的原因。

但不管如何,他的精神和艺术佳作永远是值得我们传颂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qcs/10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