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它就不会秋风五丈原试驾大众ID

北京重点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news/a_8598844.html

过了而立之年还没去一次四川,算不算遗憾?对于一个“季汉、丞相”粉来说,绝对是。这倒不是听进去了“少不入川”的俗语,只是每次计划都没变化快,所以我更加珍惜这次在四川的试驾之旅。从踏上去成都的飞机开始,我就知道,这次我一定要见一个人,还要在蜀道上试一台车。

落地天府之国的那刻,我倒并没有太多“惊喜”的地方。毕竟这里的炎热,以及一马平川的地理环境,跟我来的位置没有太大区别,就连语言环境也都属于西南官话。不待休整,导航地铁去武侯祠。途中买了个兔腿当中饭,兔头确实还是接受不了。

地铁是真的便捷,基本只要出差去地铁发达的位置,都不怎么愿意叫车了。现在成都不仅有地铁,西成高铁也已经通车,我不由得惆怅起来。当年丞相秋风五丈原,现在从成都穿秦岭抵西安只要3个多小时。电气化交通工具带来的体验,让我脑洞大开。

话说我这次要试驾的车不也是纯电动的吗?如果有这样一队电动车,丞相的北伐也不至于总被运输问题给卡住了。不过这可是蜀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纯电动车在人们眼里还是很“脆弱”的印象。虽然我们这次试驾路线不是出秦岭,但是过雅安、走康定这条入藏方向,绝不比北上轻松。

大众风格依旧需要上手适应

在简单的场地试驾体验之后,我们准备踏上去雅安的道路。由于出发已经是下午,加上大部分是高速路段,大约路程km,预计2个小时内到达,所以强度还是比较小的。在等待出发的过程中,空调、音乐都是不需要中断的,这也是电动车的老优点了。当然,你要硬说燃油车也可以一直开空调,这也没错。不过电动车不会有那种皮带的声音,以及车辆静置时的抖动感。

试驾车型是大众ID.6CROZZ首发版,作为一款7座车型,出人意料的是行李厢保留的空间还是比较可观的。一般试驾也不会满载,所以为了装行李总是会选择放倒第三排座椅,不过这次可以偷个懒了。相对来说,第三排座椅的空间表现一般,毕竟车长并没有超过5米。需要长时间满载成员的情况下,最好是将第二排座椅向前调。顶配四驱版采用的6座布局会相对宽裕一些。

车内的布局虽然是熟悉的大众风格,但是很多细节需要重新适应。比如换挡模式,除了采用怀挡形式之外,它的逻辑也不是传统的PRND顺序。向前拨是D挡,往后拨是R挡,P挡则是按键形式在侧面位置。车窗控制部分,主驾只保留两个按键,另外通过触摸“REAR”按键,实现对后窗的控制。另外,车辆前后排都采用的Type-C接口,前排还提供无线充电功能。总之就是,你的手机和线材总得升级一个。

驾驶感受趋近燃油车

大众ID.6CROZZ在静态体验的时候,有着许多需要适应的位置,但是在动态情况下,反而可以做到“无缝对接”。首先是这台纯电动车型,是有“怠速”调校的。这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挂错挡位,以及电动车在倒车等狭窄空间场景下的安全性。并且起步阶段,车辆一点都不“窜”,“电门”的感觉就跟油门是一样的,而且具备电动车天然的线性调校,以及大排量自然吸气车型一般的动力储备。

动力线性以及城市道路游刃有余,不管你喜不喜欢电动车,相信这都是让你无话可说的优势。不过高速仍然有一定动力储备,就比较难得了。趁着前段还是平原部分,道路状况良好。在km/h左右的速度下,继续深踩仍然可以获得可靠的动力输出。加上电动车在NVH上的天然优势,即使是风阻相对较高的SUV车型,也能有很好的静谧性。要不是有HUD抬头显示,恐怕会经常超过限速。

在汽车电气化时代,传统的“三大件”之中,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戏份被取代,留给传统车企的主要优势,集中在底盘调校上。大众ID.6CROZZ在这一点上,确实也没有让人失望。车辆的底盘较为紧致,对于路感的过滤到位但不越位。悬架的前段尚有一定的支撑感,中后段则是SUV车型常见的柔和。双向四车道的情况下,只要速度得当,“一盘子”基本就可以完成掉头。

在驾驶辅助系统方面,大众ID.6CROZZ标配了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并且试驾车还支持一键开启,在高速状态下切换巡航状态非常便利、安全。选择好跟车的速度以及距离,就可以很轻松的实现高速驾驶。并且车辆还带有一定的方向寻迹功能,应对高速的弯道基本问题不大。当然,手还是不能离开方向盘的,我实际感受是在14s左右,仪表盘就会提醒接管方向盘(安全环境,请勿尝试)。

续航里程标注较谨慎

续航和充电是试驾纯电动车型不能不谈的话题,为什么第一天的行程中不计算续航呢?那当然是因为道路情况太单一了,没啥说服力。我才不会告诉你,第一天把这事忘记了,没有记上车的时候有多少电量。

从雅安出发,表显76%电量,经过大约90km的行程,到天全服务区,表显还有62%的电量。如果按照大众ID.6CROZZ工信部续航里程km来计算,14%的电量大约相当于不到80km的里程。而实际驾驶中,略微超过了测试成绩。而且驾驶环境是不利于纯电动车型的高速路况,说明传统车企在续航上标注的一般都比较谨慎。

充电方面自然是选择的直流快充,服务区内能够同时提供12台车的充电服务。从9点40分左右开始充电到10点整,电量从62%到82%。不过,按照快充逻辑,达到80%之后,充电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了。

这也让我有了一个新脑洞,服务区的充电桩可以设置一个模式,在排队等待的情况下,只允许快充到80%就“跳枪”。然后10分钟内不挪车的话就加收“服务费”,这样应该可以缓解节假日长途出行的充电焦虑。

B挡“拯救”山路续航

好了,脑洞开完,接下来就是真正的挑战了,无论是续航还是对车辆驾驶方面。从木格措出发,经过雅拉山口观景台、折多山观景台回目的地,全程多公里。其中前半段是盘山上坡,折多山观景台之后则是30多公里的盘山下坡路段。

优势方面,作为纯电动车,高海拔地区(最高处海拔约米左右)基本不影响动力的输出。同时初段就能释放大扭矩,也是相比燃油车的另一个优势。实际在爬坡的时候,确实也不是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qcs/102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