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最美财政人”—王本阶
点击观看
◆◆◆
39年扎根基层践一诺
记巴东县“最美财政人”王本阶
早在20年前
巴东县革命老区金果坪乡还没有茶产业
时任乡财政所所长的王本阶
带领财政人从零开始发展茶叶
如今
金果茶叶已成为全省驰名商标
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
王本阶是金果坪乡财政所的一员
39年来
他在基层用一腔热忱
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培植财源、培养人才
用大爱情怀守护青山挂金果
年3月,20岁的王本阶进入到金果坪乡财政所工作,这对于第一学历只有高中的他来说,很多知识都要从头学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王本阶从内心感到十分自豪,这是他热爱的事业,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财政工作做好。
入职那天,王本阶对自己提出两个硬要求,一是终生不放弃学习,二是每年要把金果坪乡的村庄跑个遍。正是这两个看似简单的要求,让王本阶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成长为一名实干和理论相结合的财政专家。
年
王本阶被任命为金果坪乡财政所所长
面对落后的交通和财税状况
王本阶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发展财源
“王所长为了把金果坪的财源培植起来,可以说是亲力亲为,带领我们八九个人,把金果坪凡是能够产茶的地方都走遍了。”同事向宏刚回忆。
确定了发展方向,发展茶叶产业还需要有加工厂。当时只有38万元项目款,要建平方米厂房、采购10万元机器设备,怎么算账钱都不够。
王本阶把茶厂分成主体和基础两部分,主体包给建筑队,基础由财政所找技术过硬的农民工负责建设。3个月后,金果茶厂竣工投产。
茶厂建起来了,引导群众发展茶叶、采摘、加工,王本阶一样没落下。当时的金果茶厂沿袭至今,更是金果坪乡支柱产业“金果茶”的代名词。
在发展茶产业时,王本阶对银杏产业的发展同步跟进。银杏树苗移栽的那几天,王本阶一直与村民同吃同住守在基地。
王本阶的妻子因为急性阑尾炎晕倒在家,幸好邻医院。等王本阶得到消息赶回家时,妻子已经做完手术,看到妻子憔悴的样子,王本阶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如今
金果坪乡多亩银杏基地
让原本凸岭荒山的下湾村变成了绿色银行
年,王本阶调往野三关财政所担任所长一职,他带领全体职工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财政所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赏识。
年,由于能力出众,县主管局领导拟将王本阶调往茶店子镇工作。但在他眼里,家乡金果坪永远是他心中的牵挂。所以他毅然放弃这个机会,自愿回到金果坪乡。“是党员就应该到最需要的战场去锻炼。”王本阶说。
年3月,按照全乡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乡财政所要安排一个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到沙岭村“尖刀班”工作,所长刘传喜正为人选发愁,56岁的王本阶得知后主动请缨驻村,两年时间里为村民办了许多实事。
“他既是‘尖刀班’的内管家,又是‘压舱石’,只要有他参加,就没有做不下来的群众工作。”沙岭村支书胡祥锋给予王本阶高度评价。
沙岭村6组贫困户袁大喜轻度智障,妻子和80岁的母亲都是精神病人,女儿读职高。一家人挤在只有40平方米的砖瓦房里。王本阶与“尖刀班”同志三天两头往袁大喜家里跑,动员他喂养两头生猪、发展两亩多茶园,还给他在村里安排打零工。年8月,袁大喜一家搬进了平米的易迁房,正式摘掉贫困帽。
14组田祚福的女儿远嫁外地,老伴因患癌症去世,欠下15万元债务,10多平方米的土墙瓦房年久失修,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村干部多次做工作帮他重建住房,他就是不答应。
王本阶深知田祚福的难处,在争取相关政策后,还向扶贫单位为他争取1万元帮扶资金,用实际行动打动了田祚福。在建房时,从规划、请建筑队、材料采购到现场施工,王本阶全程监管。田祚福从王本阶手里接过新房钥匙时,两眼溢满泪水:“要不是老王帮助,我做梦都不敢想这辈子还能住上新房子!”
无论是在财政所,还是在扶贫路上
哪里有难题那里就有王本阶的身影
当问及致胜法宝时
他却笑着说:
“哪里有什么致胜法宝,通往农民心里的路,
我是用30多年才走出来的!”
王本阶给自己定了三不原则
不出乱子,不谋位子,不争荣誉
12年来,他从财政所长变成一名财政专管员
而在荣誉面前他更是一让再让
就连县里表彰“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他也把候选人资格让给了年轻人
光阴荏苒,沧桑巨变
看着自己30多年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这块热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本阶豪情满怀地说:
“我还可以干!再给我39年,我还照样跑乡跑片,因为我对这方山水充满感情!”
巴东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全媒体记者丨黄森林
编 辑丨周开月编 审丨田 苗
签 审丨李 芬
往期回顾
■舞林大会来了!全省20支广场舞队来巴东“过招”
■
巴东大学生 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攻略来了~■7月19日至8月19日!巴东这类家庭可申请租赁补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