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科急腹症是常见且严重的一组疾病,其临床表现的共同特征是:腹痛、呕吐、腹泻、便秘和便血,甚而出现休克,但这些症状并非急腹症所特有。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此阶段他们的组织和器官仍处于发育健全之中,各器官小而薄,血运容易受阻,大网膜薄而短,病变局限能力差,对细菌的抵抗力较成人低,因此小儿腹内脏器有炎症时,容易早期穿孔,很难局限,全身的病理变化发展快且严重,各种并发症比成人出现早。
几种儿外科接诊较多的急腹症
嵌顿疝婴幼儿既往有腹股沟斜疝病史,由于便秘咳嗽、腹泻、哭闹等诱因,引起疝内容物嵌顿。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阵发哭闹,后出现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肿块局部变红变硬疼痛明显。
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腹部急症。多发生在2岁以内,尤其是四至十月的肥胖健康乳儿。男、女约为2-3:1。典型的临床表现:起病急,阵发性腹痛和多次呕吐(90%),稀薄带粘液性的果酱样血便(80%),腹部可扪及活动的腊肠样包块(70%)。根据临床四个主要症状,肠套迭的诊断并不困难,通过典型的症状、体征、结合腹部B超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小儿急性阑尾炎占小儿外科急腹症的40%,好发于5一12岁,男多于女。一般自诉腹痛在脐周,但压痛在右下腹。由于小儿阑尾的位置不固定,阑尾壁薄,炎症局限能力差,所以压痛范围较广。80-90%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在体征尚不明显时,有了上述胃肠道症状,就要警惕阑尾炎的可能。盲肠后位阑尾炎,由于后腹膜对炎症刺激不及前腹膜灵敏,所以只表现为轻度的深压痛,肌紧张不显著,易误诊。直肠指检对阑尾炎的诊断和鉴别帮助较大。
儿童不同于成人,需要家长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