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彩礼支付了,你弟等钱买车女儿给你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偏方 https://m.39.net/pf/a_13329856.html
01

在婚礼上,女生被自己的亲生父母威胁,把彩礼钱给弟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这样的故事恐怕没有哪个人愿意经历,重男轻女、为了彩礼钱“卖”女儿、坐地起价……一系列令人窒息的做法,全都被父母做出来了。

对这个女生来说,婚礼是爱情的结局,同时也是逃离噩梦的渠道。

小颜(化名)到底还是太善良,给父母丢下元,她本可以一分不给的。

02

小颜结婚的这一天,本应该是她前半生最幸福的一天,但却成了最黑暗的一天。

小颜的父母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重男轻女的父母,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较好,不仅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就在二线省会城市定居,小颜的父母还是一所重点高中的老师。

作为教师子弟,小颜和弟弟从小就被父母叮嘱要好好学习,不要给他们丢脸。

小颜一直觉得父母是非常爱面子的人,自尊过强。

而且家里的生活气氛很令人窒息,父母的控制欲很强。尤其是父亲,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却像是有强迫症一样神经质。

小时候,小颜和弟弟就被父亲逼着背报纸上的文章。

父亲认为,这样能够锻炼孩子勇敢说话和写作的能力,让他们讲话更加有条理。

但那时候小颜才6岁,弟弟才4岁,他俩对报纸上那些字都认不全,怎么能背出来呢?

父亲也不管这些,丢下一本字典就让他们自己查,查完了在报纸上标出拼音。姐弟俩每天都要背诵父亲指定的段落,背不好就不让吃晚饭。

小颜的父亲是教语文的,或许这就是他沉迷专业后莫名其妙的自尊心吧。

母亲则是教生物的,当时在90年代,生物也算是理科。

母亲教生物,对父亲打击很大,因为人们都说女生学不了理科,男生学文科就不是男子汉,那些高中文科生的男生还会被理科生嘲讽。

在父母任教的学校里,风气不太好,这种议论甚嚣尘上,人们对文科生意见很大。

舆论渐渐变成了“女生上高中就不行了,学不了物理化学,只有男生在上了高中后才会有出息,女生就是不行……”

父母那么喜欢融入社会中、那么自尊心强的人,越是对他们的教育事业较真,就越觉得大众对男女生的态度是对的。

在小颜上初二那年,父母经常在吃饭时聊起他们的学生,并且达成共识。

——女生就是不行,不能学理科,男生上了高中就会有后劲,能奋起直追,直接反超女生。所以一定要好好培养儿子,女儿凑合上个大学就行了,就算上大专也没关系。

从那时候起,小颜就陷入了一种对未来的恐慌和迷茫中。

她才上初二,就感觉自己已经被父母放弃了,但是她的委屈和泪水,却得不到任何安慰。

因为父母的“达成共识”,小颜做了很久的噩梦,她总是梦见自己才18岁就出去给人端盘子洗碗,然后有一个看起来流里流气的男朋友,早早就怀孕当了妈妈,一辈子窝在又脏又臭的出租房里。

而父母和弟弟过着优越的生活,站在一旁冷笑着看她。

在迷茫中,小颜的成绩不断下滑,她越来越恐惧。

是她的班主任找她谈心,给了她鼓励,告诉她女生也可以学理科,喜欢什么就学什么,认真学习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小颜振作起来,高中时进了理科班。

尽管父母依旧瞧不起她,但是小颜只要看到那位班主任老师,就觉得斗志昂扬。

小颜考上了一所理工大学,后来她弟弟都没她考得好。

大学毕业,小颜顺利获得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她拿到第一份工资时,这才感觉前半辈子脚踏实地的拼搏终于有了答案。

有了钱之后的小颜,非常冷静理智地选择和家人减少联系,不想再受他们的打击。

一直到要结婚的时候,小颜这才不得不和父母见面。

小颜和男友都是高才生,他们不讲究什么高额彩礼、嫁妆之类的,婚礼是小颜实现梦幻爱情的方式,她只顾着如何变得更美,其他一切都交给男方家了。

婚礼当天,小颜坐在父母家的大床上,自己的好闺蜜和亲戚家小孩站了一屋子,等着男方来敲门。经历了一番热闹游戏,新郎喜气洋洋地挤进屋里,却被小颜父母拦下了。

他们不让新郎碰小颜,伸手就问新郎要20万。

新郎傻眼了,之前没说有这么一出啊,这也不是事先安排好的,这么回事?

小颜急了,问父母:“爸妈,你们这是干什么啊?”

父母却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之前就说了,结婚得给我们家20万彩礼钱,你们答不答应不关我们的事,没有这个钱,我们不放人。”

小颜很生气,说:“我没听说过还有这种要求的,我没有向他家要彩礼钱,你们不能打着我的名号要钱!”

父母说:“别废话了,先把彩礼钱支付了,你弟还等着拿钱买车呢!”

小颜心都凉了,她知道父母偏心弟弟,却没想到自己做到这么优秀的份上,却连父母一丝尊重都得不到,现在居然敢堂而皇之地“卖女儿”。

小颜把之前准备给公婆的红包丢给父母说:“给你,多一分钱都没有!”

说罢,就拉着男友离开,去完成他们的婚礼了。小颜觉得,这婚礼不要她父母出席也行。

03

总有一些父母把孩子当成是傻子,好像父母对孩子怎样都没关系似的。

他们之所以敢这么为所欲为,就是因为确实有不少孩子长大后是会愚孝的,不论父母对他们有多不好,他们也不想被人说“不孝顺”。

所以这些父母敢于用道德绑架的手段对待孩子。

一:孩子只是阅历不足而天真,不是傻子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心理学在网络上普及,越来越多孩子不愿当“傻子”。

善于PUA孩子的父母,其实就是仗着孩子年纪小、阅历少而欺负他。

这个时间段以孩子懂事起,到孩子初三之前“效果”非常好,因为这段时间孩子的阅历还是非常稚嫩的,他们才开始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完善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且因为长期和家人相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非常强。

他们的思维成熟程度,不足以支撑他们大胆舍弃父母,他们不愿放弃父母的爱,也不愿意放弃继续爱父母、对父母付出。

当他们进入大学、步入社会,阅历的填充和人际关系的扩充,会让他们认识到更好的人,见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所以孩子的“傻”是有时限的,他们不会一直懵懂下去。

父母给予他们的精神打压,最终会报应到父母身上。

二:父母会成为子女的榜样

父母永远是子女的榜样,无论是好的榜样还是坏的榜样。

有不少人说,自己曾经非常厌恶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并下定决心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可是当他们30多岁、人到中年时,却发现自己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了。

他们发现自己会忍不住对孩子进行精神打压,忍不住突然暴怒打孩子。

他们需要用更多精力调整自己的状态。

而更可气的是,有些父母见到子女和自己年轻时一样打骂孩子,他们反而沾沾自喜,认为子女会懂得自己当年的感受。

这种父母可能想不到,自己作为榜样教育出的子女,也很可能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他们。

他们毁掉的是子女正常的行为逻辑,让子女变得精神失控、焦虑暴躁,而这种精神疾病不会因为他们是父母就给予他们优待。

文/无笔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zz/11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