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程漫长,常反复发作。本病见于任何年龄,但20~30岁最多见。
溃疡性结肠炎的不良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初表现可有许多形式。血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他症状依次有腹痛、便血、体重减轻、里急后重、呕吐等。偶尔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肝功能障碍和皮肤病变。发热则相对是一个不常见的征象,在大多数病人中本病表现为慢性、低恶性,在少数病人(约占15%)中呈急性、灾难性暴发的过程。这些病人表现为频繁血性粪便,可多达30次/天,和高热、腹痛。
1、腹泻:黏液便及脓血便,轻度结肠炎患者每天3~4次,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2、便血:可少量或大出血。
3、疼痛:轻度结肠炎患者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涉及全腹,有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
4、便秘:结肠炎患者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5、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偶有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发热等症状。
6、肠外表现:可有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口腔黏膜溃疡以及眼部、肝胆等系统受累。
得了溃疡性结肠炎,我们该怎么办才能缓解、控制病情呢?
1、休息。急性发作期病人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直至退热及腹泻停止后,再逐渐恢复活动,慢性持续性清醒病者,可从事力所能及的适度活动。
2、饮食与营养。患者常因腹泻及摄入食物不足而发生营养缺乏现象,故需进食丰富,有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发作期间不要吃含粗纤维过多的蔬菜,水果及谷类,不可饮酒及食用过量的葱姜蒜辣椒等调味品,坚持少吃多餐,应该持续三个月以上。
3、增强治病信心。生活规律化,劳逸结合,避免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情绪等均有助于本病的控制与恢复。
4.要心情舒畅,不要烦躁慌乱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已经表明,行为因素和情绪能对全身和局部的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如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显示出很高的抑郁分数,疾病会显示出很大的恶化风险。这些结果被临床实践所支持,前瞻性研究表明,情感的消极事件能引起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
5、要坚持正规治疗,不要滥用药通常情况下患者出现粘液、脓血便症状与肠道炎症有关,但并不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尽管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病,必要时还要住院治疗,但它不是致命的。即便患有此病,患者同样可以生活得丰富多彩。
以上内容就是医院和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肠胃健康的知识,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