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至,食补全流光逝水中,愿你眼中有

炎夏,蛙儿在池塘热得聒鸣,蝉儿在树上热得噪响。

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烈日骄阳,你燥热烦闷的心是否也和我一样,渴盼一缕清风永住心房?

通常,我们会将小暑到酷暑中间,一年气温最高的日子称为“三伏”。

“伏”,有人说指“伏邪”,也有人说是指天气炎热,“宜伏不宜动”。

而从今天开始,三伏天就正式开始了。又到了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所谓“三伏”,头伏一共10天,到7月26日结束;

中伏为20天,从7月27日到8月15日;

末伏也有10天,8月16日至8月25日。

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一直到8月尾,我们差不多要度过40个热火朝天的日子。

入伏之后,面对炎热潮湿的气候,人也到了最容易生病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呢?

1

从古至今,人们都非常擅长靠“食补”的方式来应对炎热的天气。

头伏吃饺子一直是传统。

除了吃饺子有“元宝藏福”(“伏”与“福”谐音)的寓意之外,更是因为饺子中既有淀粉又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元素,在口味不佳的伏天里能尽可能全面的给人补充营养。

而且在伏天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喝一口热汤,有利于发汗排毒,驱除盛夏“毒火”。

谚语说:“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很多人会在伏天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只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中国人愿意吃苦味食物,比如苦瓜。

尤其是像现在这样的伏天,苦瓜是人们夏季常吃的一道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粗纤维,常吃苦瓜可以祛火、解毒。

苦瓜中含有的“苦瓜素”,被称为脂肪杀手,其中含有的皂甙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但是孕妇要注意,不宜多吃。

各种清淡汤品,清凉一夏

冬瓜海带汤、豆腐丝瓜汤、荷叶粥等这些汤不油腻,不会影响胃口,而且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人体补充水分以及起到排除毒素的作用。

进入三伏天,气温节节攀高,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所以在饮食上要格外留心,可适当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

2

不仅要吃好喝好,更重要的是做好防暑工作。

入伏以后,尽量就不要做剧烈运动了。比如爬山或室外长跑运动。如果需要锻炼身体,可以选择游泳或早晚慢跑等方式。

天气炎热,人体排汗量增加,对水的需求量也会相对增大。所以要多喝水,补充水分,但是要少喝汽水或果汁类的饮料,更不建议饮酒,对身体有害无益。

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生活起居要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

三伏天,最好随身携带藿香正气等中药,减少长时间的室外活动,呵护好自己的身体。

天气越来越热,心情易烦躁,食欲不佳。所谓“心静自然凉”,尽量平静自己的心,保持着积极平和的心态,便可安心度夏。

3

所谓“心静自然凉”,尽量平静自己的心,保持着积极平和的心态,便可安心度夏。

三伏至,向所有户外工作者们致敬。

三伏至,愿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凉爽一夏。

三伏至,让我们觅一心清净对抗这炎炎热浪。

三伏至:愿你眼中有美景,心中有清净……

向所有户外工作者们致敬。

愿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凉爽一夏。

让我们觅一心清净对抗这炎炎热浪。

最后,送所有的朋友们一首夏日生活小秘籍:

夏日管好嘴,少吃多喝水,

饮酒莫贪杯,保肝护好胃,

多动别怕累,身强赛李逵,

乐观烦恼没,舒畅心里美!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ss/9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