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望眼,天空高远
低头去,脚步铿锵
三千日夜批与改
十度春秋讲与说
我们记得你们的风骨与骄傲
我们记得你们的师心与热枕
在应院
正有这么一群可爱的人儿
用燃烧自己照亮着别人的精神
向我们诠释着应院的精气神形象
那么今天小编就带你们走进
“师德标兵”评选活动
感受他们平凡中的不平凡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们的风采吧!
候选人介绍01
楚斌
1
楚斌,男,年12月生,年7月毕业于河南大学数学系。现任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高级讲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师德之魂是师爱,他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爱学生。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他带头为班上贫困生李敦明同学捐赠棉衣棉被,并且连续两个月从当时为数不多的工资中拿出一半资助该生,帮其度过难关;在郭志强同学突发盲肠炎时,他医院,并为学生垫付了手术费,术后还对其悉心照顾直至康复。师德之本是敬业,他始终奉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理念,带病坚持工作。在今年10月12日他被查出椎间盘突出,致使右腿外侧并延伸至右脚疼痛不止。大夫建议住院治疗,但他并未采纳医嘱,仅是在疼得难耐时,靠在办公室沙发上稍作休息,待症状缓解后继续工作。即便面对这样的身体痛楚,他也从未耽误过学生一堂课,从未请过一天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教师的职业操守。
作为一名从教30年的老教师,他先后担任《初等数学》、《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他的课堂教风严谨,诙谐幽默,教书育人,因材施教,这种独特教学风格,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在年荣获学校“教学质量奖”。
02
窦纪梁
1
窦纪梁,女,中医学硕士,医药学院教师兼任教学秘书。自参加工作以来,她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撰写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2部,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同时努力强化自身专业素养,医院跟师实践,考取了中医主治医师、执业(中)药师等国家级资格证书。她辅导学生参加中药技能大赛取得省赛一等奖和国家行业赛二等奖的佳绩。
任辅导员期间,她始终怀着“爱心、热心、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多次夜间送学生外出就医。有一次留校值班,一名女学生突发腹痛,经她初步检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考虑病情危急,她立刻将学医院急诊,替学生垫付费用,领学生检查治疗,陪同学生近乎一夜未眠。为减少学生突发意外受到的伤害,主动参加市急救中心相关培训并获得“开封市急救志愿者”证书,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呼她“窦妈妈”。
她曾用真情和温暖感化了西司桥边的轻生少年,使他重燃生活的希望。她远赴尉氏县周庄村,开展“送医下乡”医疗扶贫活动,为当地村民改善了看病难和健康观念落后的问题。她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优秀竞赛辅导教师。
她用心点亮希望,用爱托举明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辛勤耕耘中书写生命华章。
03
范丽丽
1
范丽丽,年8月参加工作,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承担过班主任、辅导员、实训室管理员工作,现担任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
她主讲《商务谈判》《管理学》《市场营销》等课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和能力,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她时刻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从教信念,以身作则,谦虚谨慎。
对工作,她恭谨负责;对学生,她真诚有爱,把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但范老师每日都内心愧疚,那是她对孩子、家人深深的愧疚。孩子现在6岁了,一直在老家由七十多岁的老父亲、老母亲抚养。春去冬来,寒来暑往,因工作需要,范老师只能周末跋涉百公里回家看看孩子,看看父母。有时候工作忙起来,可能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不能去看望父母孩子。年迈的父母理解,幼小的孩子懂事,他们总是说“孩子(妈妈)好好工作,我们会照顾好她(我会听姥姥姥爷的话)”。强忍着眼圈里打转的泪水,范老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伟大敬业精神产生伟大力量,正是这样的付出,范老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和身边老师的赞许,深受学生喜欢。
04
郜海超
1
郜海超,男,中共党员,讲师,硕士。近三年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教师,连续两年获得“教学能手”称号并获教学质量奖。面对教师这一职业,他如履薄冰,怕竞赛不出成绩,怕教学能力差,怕科研水平低等。在怕的面前他没有退缩,而是把怕作为他奋斗的动力。
年学校购买了创新机器人,他欣喜若狂,倍感压力,不敢松懈,熬夜成了家常便饭。本来夫妻两地分居的他,寒、暑假选择陪着学生训练。他连续4年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但他并没有停歇,而是为了获得高级别的教学成果,不断尝试新的赛事。年他主动承担辅导工业机器人赛项。因设备短板,寒假期间,他白天带学生前去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晚上视频培训校内另一赛项选手;赛前,他又带学生前往苏州培训,培训期间他家二宝出生了,大宝还在上幼儿园,他是多么想回家照顾一下,但他想,学生还有很多难点没有攻克,一旦离开,比赛就泡汤了。就这样,在孩子出生9天后他才回家,他从不后悔,他说作为教师就是要成就学生的人生。
为调研机器人就业前景,年他参观了天津15家机器人企业,“不方便”是所有企业拒绝参观的托词,但他不气馁,电话联系遭拒绝后,亲自坐2小时公交车到企业,反复多次,终于打动他们,最后得到了较为客观的机器人就业数据,同时分别与企业建立了合作意向。
以校为家,他把提升学校名誉看作奋斗的目标,不断挑战新的赛项,寻求施展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风采的大赛,前进的道路上,他一直在努力拼搏着。
05
韩正好
1
韩正好,中共党员,体育教学部教师。自任职以来,在工作上,他兢兢业业,勇挑重担,教学严格不失风趣,训练严厉认真。被评为省“优秀教练员”、校“优秀教师”。曾担任周三十二的教学任务,被部门的老师称为“上课王”,同时兼任教学秘书,白天上课,只能利用晚上来做这些工作,一天下来,整个人疲惫不堪,但他从没有喊过累,上课依旧讲解认真,示范动作标准,和学生一起练习,同事们称他“铁人”。
他把真心和爱心注入到网球队训练中。训练条件艰苦,没有场地,他就在篮球馆里拉网训练。他尽自己所能从球拍到球鞋支持学生对网球技术的学习。赛前集训,没有午休的带着学生训练。周末和节假日,他和学生也投入到网球训练中,家里孩子多,为了让父母能休息一下,他就带着孩子训练,困了就让孩子睡在地上。学生训练艰苦,天气炎热,自己出钱给学生买水,买午饭。训练条件很艰苦,他鼓励学生要坚强。经过两年磨砺,学生们终于不负众望,在省赛中取得三项第一、一项第二、一项第三的优异成绩。为备战全国比赛,让学生有稍微好点的条件,他让七名学生住在家里,三伏天高温下他和学生一起训练。
他诠释了新时代体育人的精神——在训练中注入爱心、用豪情挥洒梦想、靠拼搏写下荣光。
06
黄双成
1
黄双成,男,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多次获校“优秀教师”、“优秀党员”和“文明职工”称号,年获省教育厅“优秀党员”称号,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忠诚教育事业,潜心修德。作为一名教师党员,顾大局,识大体,无条件的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十七年如一日的教海扬帆,做过班主任,当过系书记,现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各项工作有声有色,忠诚教育事业,俯下身子潜心修德。用一言一行诠释师德的内涵:无论哪个岗位,心中有业,心中有责,兢兢业业。
关心热爱学生,行动铸魂。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唯生为上”理念,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为学生排忧解难,用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影响和教育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先后指导帮助数名学生创业成功,用行动助推学生成长成才。带病坚持工作,忘我奉献。思想指导实践,研究和讨论各种教学和管理工作,三年来,为机电学院教学和改革发展无怨无悔,常加班加点,即使在患重病住院期间,也不忘教学和管理,主持的智慧教学管理平台,实现机电学院教学全覆盖,主持单片机网络课程,访问涉及2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访问超过25万次。此外关心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做到了教学与管理比翼飞翔。
07
贾建树
1
贾建树,年出生,研究生学位,本科学历,高校讲师。贾老师在校从教6年以来,坚持将立德树人贯彻到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和时间利用的教育上来。在专业教学上,他热衷于时刻解答求知学生的问题,值班室、办公室、校道上,都可以看到他随时驻足耐心陪学生讨论的情景。年12月,他2次因公出差忙工作到夜里4点,但他不顾疲劳,都毅然在工作结束通知同学们第二天正常上课,并在早上6点坐火车赶回来,鼓足劲给学生连上6节课。下课时,看着他疲惫至极的身影,学生们说:“老师,你可以不用这么拼的。”他说:“我只是不想耽误你们专升本学习和复习的每一分钟。”在生活中,他把学生看成朋友,常和同学们说:“有什么疑问都可以跟老师说,虽然工作事情多,很难保证第一时间回复你们的消息,但只要你们给我留言,我保证一定会认真回复”。
6年来,学生向他寻求帮助的内容,关乎学习、工作、生活,他耐心回复、讲解,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曾有学生给他发消息说:“您真的是一位拥有崇高职业理想的人民教师,能成为您的学生很幸运!”
08
马春燕
1
马春燕,女,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曾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教师、优秀党员、优秀教师、文明职工等荣誉称号。她所在的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多次荣获优秀党组织称号。作为一名党总支副书记,她是做学生思想工作的能手。她能够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三进”工作,做到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自身,耐心讲理、以理服人,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有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有大局意识和爱国情怀。作为一名普通体育教师,她治学严谨,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钻研业务,有扎实学识。近年来发表论文10余篇,核心2篇,教材3部,主持和参与省厅级课题6项。她勇于创新,积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辅导的王甜甜在省11届大运会上获女子三级跳项目获第一名。作为一名普通的辅导员,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她秉承仁爱之心,经常深入宿舍教室,谈心谈话,真心诚意地去爱每一名学生,以爱作舟,以心为桨,通过真情、真心、真诚贴近与学生的距离。她倡导成立了“学生五关爱”工作小组,引导更多教师主动走到学生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