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两天,连续多名,
抗疫一线医生去世的消息传来,
实在太让人太痛心了!
医院医生夏思思(9岁),
医院主任医师黄文军(4岁)
医院杜显圣(55岁)
均因感染新冠肺炎离世!
此时不禁想起了他,
真想大声的说:这次武汉疫情,
如果您在,那该有多好!
因为,年那场非典,
医院曾创下了奇迹般的四个零:
零死亡!零转院!零感染!零后遗症!
在抗击非典的那场战役中,
他是绝对的头号功臣,
然而庆功宴上却没有他的身影!
而他为我们的祖国所做的贡献,
还远远不止这一点,
今天,他传奇的故事是时候说了!
他就是,邓铁涛。
年11月6日,他出生在广东,
做药行的祖父给他取名:锡才,
“锡”,在古汉语里通“赐”,
即上天赐予的才子。
父亲邓梦觉是一名中医,
小时候的他,
便经常看父亲给人用中药治病,
9岁那年,广州流行干霍乱,
得病者腹痛如刀绞。
父亲只一剂“蚕矢汤”药方,
便让病者得以痊愈。
那段时间,
邓家诊所求治者盈门,
他耳濡目染,心中也暗暗立志:
要做父亲这样救世济人的医生。
中学毕业后,
他决定去考取广东中医专门学校,
然而,
那时中医已被国民政府贬作“旧医”,
根本不受“待见”。
年,国民政府刚刚通过了,
以留日西医余云岫为主导,
国府大员汪精卫支持的,
《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
主张逐步废除中医,
要求年青的中医必须接受5年西医学习,
才发给执照,能继续行医。
这个法案还规定,禁止中医办学校,
禁止中医做任何形式的宣传。
之后在中医界的据理力争下,
虽然该法案并没有实行,
但国民政府不支持中医,
政府的漠视预示着中医的僵死和严冬。
中医前景不看好,
未来就业及社会地位都恐难保,
但他心里清楚那是治病救人的大事,
于是义无反顾还是走进了中医的大门。
果不其然,年,他毕业当年,
国民政府就饬令中医学校一律改名,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被改为广东中医药学社,
一字之差,却是天壤之别。
学校,是政府承认的学历,
而学社,则意味着学历政府不认可,
同学们辛苦读了5年,
却没有得到被承认的学历,
人人心里激荡着波涛,
而他直接干脆将毕业证书送回教务处,
他拒绝拿“广东中医药学社”的毕业证,
既然政府不肯承认我们,
我们又何必承认这个政府呢,
他要为中医而战!
于是他把名字改为了“邓铁涛”,
越是被人瞧不起,
就越要像钢铁一样坚强!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他与父亲从广州避祸香港,
创办了一所简陋的中医夜校,
名字就叫:南国新中医学院,
国民政府明明不让中医称学院,
可他偏偏就放上学院二字。
然而他敢建校,却少有人敢来学习,
尽管最后只有几个学生,
但他还是付出了整整3年的时间,
3年也足以培养出一名好中医了,
中医的薪火不能失传!
而到了年,香港也沦陷了,
诺大的天下竟放不下一张小小的书桌!
于是他重回广州,在一家药材店坐诊,
继续用中医治病救人。
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之时,
也让他认清了国民政府的软弱和无能,
而他,位卑未敢忘忧国,
除了会看病,他还写得一手好文章,
于是以“邓天漫”为笔名,
写了很多抗日的时政文章。
后来共产党找到了他,
想让他做秘密交通站的地下交通员,
这个工作充满了相当大的危险,
有可能被抓受审甚至牺牲,
可他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他说:自己就是铁水融化的洪涛,
什么都不怕,死也没关系。
就这样,年青文弱的他,
竟一肩挑起了光复中医的担子,
另一肩还挑起了一份民族生死存亡的责任!
年,终于盼到了新中国成立,
之后,他受聘回到自己的母校,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任教。
换了旧社会,来了新政权,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
对中医的“轻慢”依旧继续。
年,主管卫生工作的领导,
在《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教学大纲草案》上,
批复:无需培养新中医。
他心头一震,十多年前,
他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因为不受国民政府承认自己人轻言微,
可现在,他是这所学校的老师啊,
那么多渴望学中医的年青学生,
中医怎可再受到如此屈辱,
在他的心中,中医就是一块宝玉,
然而,举国上下却无人识宝,
万马齐喑究可哀啊!
于是34岁的他,顶着压力,据理力争,
撰写文章《新中国需要新中医》,
他说:毛泽东主席曾提出,
“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
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
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
可现在的做法,
已经违背了本来的卫生路线......
文章就这样发出去了,
是福是祸,他难以预料,
幸运的是,毛主席一锤定音:
中国对世界有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
40岁的邓铁涛
而他深知,想让中医重放光彩,
除了争取了好的外部环境,
最重要的就是中医科研,
用效果,成果去说话,
胜过千言万语的呐喊。
而他最为推崇的就是中医的仁心仁术,
仁心,中医讲究的是大医精诚,
而仁术,他认为,
中医更是比西医讲究的多,
比如,治疗阑尾炎,
当时西医流行的就是:
阑尾炎必须在4小时内手术切除。
有的西医甚至说得更绝:
必须在1个小时内切除。
余启顺翻译的《西塞尔内科学》中写道:急性阑尾炎并无内科疗法
阑尾炎靠切除,没有内科疗法,
他对西医这句话绝不认可,
因为中医早在东汉时期,
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描述了,
类似急性阑尾炎的肠痈证,
并施用大黄牡丹皮汤,
而历朝历代的医家都有应用成功的案例。
于是他小心翼翼尝试:
大黄1克芒硝9克,病人第一晚,疼痛没减轻。
第二天大黄加至15克芒硝1克,再服下黑黄稀粪,疼痛开始减轻。
第三天第四天依照原方服用,疼痛逐步减轻,一直到第九天,病人安眠一夜、开始进食,直到第十五天,病人痊愈,劳动无碍。
就是用这样的中医方子,
他一下子治愈了5个病人,
成功率%,后来治愈的病例就更多了,
他用事实打破了当时西医的“铁律”。
而中医治疗急性病阑尾炎,
这只是中医治愈案例里的冰山一角,
他倾尽一生所学,
治愈各种疾病的中医实际案例,
就是要昭告世人,何为‘仁心仁术’?
‘仁心’就是对待病人的心,
而中医尽量不破坏人体去治病,
就是仁术。
放眼全世界,
这是不是治病救人的终极目标,
那么不正如他所说:
“中医不是落后,而是跑得太前了!
他用中医医治重症肌无力,解决了世界性的医学难题
而中医究竟有没有用,在年非典中,
87岁高龄的邓老,挺身而出,
用事实为中医正名!
当年他领导的中医团队,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真的是功勋卓著,
首先,他所在的,
广东中医院,
做到了四个零,
即零死亡,零转院,零感染,零后遗症!
零死亡,
医院收治的非典病人,
没有一个死亡的,都是吃中药治好的。
而零死亡还不算厉害,
医院,
可能把重症或病危的病人转院了,
医院没有一个非典病人转院的,
也就是说完全彻底地做到了,零死亡。
而最厉害的就是医护人员的零感染,
这不能不说是中医的一个奇迹。
面对SARS这样的传染性疾病,
医护人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非典中医护人员死亡率就占据了三分之一,
医院里,
医护人员们只做了简单的防护,
戴口罩,甚至没有穿防护服,
主要的措施就是,
每天喝中药凉茶,病毒不侵。
那时,非典刚开始的时候,
在钟南山院士呼吸病研究所里面,
邀请了中医专家参与了会诊,
但是并没有采用中医来治疗,
结果第一阶段,88个非典感染病例,
死亡了10人,
跟全球平均致死率差不多。
后来邀请了邓老等5位中医专家参与治疗,
78个感染病例,只死亡了一人!
非典期间,
北京和广东都是大陆的重灾区,
其中北京感染病例高达51例,
治愈例,死亡例,
留下后遗症的高达例;
邓老认为,这些死亡的病例中,
主要原因是,
最初治疗时没有采取中医方法。
反观广东,感染病例例,
治愈例,死亡57人,
留下后遗症的只有13人!
这其中,
医院共收治11人,
除7例死亡外,例均治愈出院,
北京在开始的那段日子里,
拒绝中医参与非典治疗。
连当时原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吕炳奎的中医申请,都毫无效果,
对中医的排斥,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啊!
后来到了4月末,
北京万人空巷,人心惶惶,
远在广州的邓老实在看不下去了,
中医效果在广东效果这么好,
为什么北京却拒绝采纳?!
这是已把中医蔑视到什么程度了!
于是就像当年上书毛主席一样,
他继续上书,
这次他直接把信写给了胡锦涛总书记,
他信中说:
您亲临广州指挥非典型肺炎之战,
亲民爱民的形象,
永远留在广州人民和全国人民心中。
中医是一个武器库,
应该在非典中发挥作用。
之后很快,胡锦涛总书记反馈:
谢谢您的提议,我很高兴。
5月8号,温家宝总理,
给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批示中写道:
抗击非典,应该充分发挥中医的作用,
实行中西医结合。
当天下午,吴仪就带领召开了,
北京名中医座谈会,
就是从这次座谈会后,
彻底改变了,
中医不能参加传染病治疗的历史。
之后,北京16家,
收治SARS医院中,
有5家放开中医进入治疗。
三天后,这5医院,
证实中医治疗效果非常好,
也就是在这一天,
16家医院全部采用中医。
之后的5月3日,香港邀请,
医院专家支援香港抗非。
用中医去治疗非典的机会,
就这样被邓老争取来了!
现在再来看当时非典的一些数据,
全球总共感染84例,
死亡人数例,致死率高达13%,
总结全球各地的死亡案例发现,
凡是用中医治疗的致死率极低,
反之用西医治疗的致死率都很高。
香港就是最好的实例,
香港医疗设备发达,医护人员配备好,
但香港感染的例SARS病人中,
死亡高达人,致死率17%,
台湾就更高了,达到了7%,
为什么香港和台湾的死亡率这么高?
因为它们基本上就是用西医。
而广东中医介入下的非典攻坚战,
治疗效果很好,这点也受到了,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詹姆斯特博士的好评:
他说:“中医药抗‘非典’经验,
对在世界范围,
上升为常规治疗有非常大的帮助”。
而邓老还有一个特别自豪的地方,
中医治疗非典不但效果好,
而且成本极低,
最高的花费才只有元,
反观像北京等地用西医治疗,
由于大量使用激素等昂贵西药,
许多病人的花费是几十万,
结果还留下了股骨头坏死等后遗症。
而采用了西医治疗的北京更是惨烈,
不但花费了巨大的代价,
在小汤山建设医院,
而且还牺牲了近百名医护人员,
即使是没有死亡的病人,
也有一半多留下了后遗症,
这真是一个巨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啊!
我们今天人人都知道钟南山院士,
但事实上,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
邓老的功劳绝对不亚于钟南山院士,
说他是抗击非典的头号功臣,
也一点不为过。
然而年10月,
广州举行的抗击非典的庆功大会上,
却没有邀请一位中医去参加!
对中医的漠视,真是由来已久......
而他总是说: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亡了文化比亡国还惨”...
“如果我们不保护中医,不继承中医,
将来会遭到子孙的唾骂。”
所谓“胸怀天下”,
是不是跟咱们每个中医人都有关系啊!
视频:为了中医他呐喊了一生!
而新世纪的到来,
邓老对中医的未来仍旧充满了信心。
他说:
“1世纪一定是中医腾飞的世纪。”
然而令所有人遗憾的是,
年1月10日,
岁的邓老,程鹤西去。
而他的遗嘱开封,更令世人泪目!他说:我能留给儿孙最大的遗产为仁心仁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笔遗产早已交给两个儿子。邓中炎与邓中光都已被评为我省之名中医,中炎又被评为我校之首席教授。可悲之极!他不幸因病先我而去!!但其应得之声望永存。
邓铁涛研究所之一切所有,非我之财物,其所有照旧与附一院及中光共管。
这样的遗产,
这样的大医大德,
请问今日中国谁人能及!
他这一生,从踏上中医路时起,
漠视就围绕在他的身边,
而他不屈不挠,内心意志当坚如铁,
为了中医,祖国的这块瑰宝,
顽强抗争了一辈子!
邓老书法:为振兴中医而奋斗
妙手回春,救民于水火,
悬壶济世,护国于危难,
他一生甘做中医界的护城铁盾!
而此时此刻
国难思良将,抗疫思良医,
愿邓老的铁涛精神,
能唤醒大家对中医的重视与珍爱,
中医是国粹,它需要被发扬光大,
中医也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定有这个能力去救助自己,
我们中华民族,
需要中医的伟大复兴!
中医加油!
祖国加油!
邓老的最后一次视频采访:为了中医奋斗一生的他“欲哭无泪……”
谢谢您的阅读
-nd-
德国优才计划|诚邀天下创作英才如果您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