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肠穿孔误诊为阑尾炎1例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740876.html

作者:解放军第医院普通外科孙宏伟林海冠李成林崔彦

病例资料:

患者,李某,女,岁,因右下腹痛7h于年5月18日就诊我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无转移或放射痛,疼痛以钝痛为主,呈逐渐加重趋势,伴恶心,未呕吐。无腹泻、腹胀。

急诊科检查:血白细胞10.5×/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6%;超声检査腹、盆腔均未见异常。诊断“急性阑尾炎”收入院。

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10年余。

入院查体:精神可,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正常,体温38℃;心肺查体无特殊;腹平坦,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下腹为著。CT检查发现阑尾稍增粗,腔内未见粪石,阑尾周围无明显渗液,似可见回肠末端肠腔外极少量游离气体(见图1),膈下及其他部位未见游离气体。

????

????图l盆腔CT平扫回盲部箭头所指为游离气体????

分析病情认为,患者下腹部腹膜刺激征与阑尾的超声、CT检査结果不尽一致;另外,回肠末端肠腔外可疑游离气体原因不明,若是阑尾穿孔气体外溢所致,阑尾炎症并未如此严重,而若是肠穿孔,为何腹腔仅有如此少量游离气体?

入院后先给予观察治疗,静滴抗生素和支持监护,患者腹部症状不缓解,体温升高至38.5℃。遂于当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取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入腹探查发现:腹盆腔无明显渗液,距回盲部10cm处回肠可见一尖物刺出肠壁,扩大肠壁破口可见尖刺物为一枣核;探杳阑尾,旱慢性阑尾炎表现。行小肠异物取出、肠穿孔修补、阑尾切除术。术后再阅CT片,发现回肠肠腔内有一高密度影,形似枣核(见图2),但若无手术证实,实难与粪石相辨别。

??

图2盆腔CT平扫回盲部箭头所指为枣核影

术后经抗生素和支持等对症治疗,患者逐渐痊愈,术后10d出院。出院后随访罕今未出现特殊病情变化。

讨论:

通常情况下,肠穿孔和阑尾炎不难鉴别,前者可见腹腔游离气体,后者表现为右下腹痛。在本患者的诊治过程中之所以将肠穿孔误诊为阑尾炎,主要原因是穿孔位置在接近回盲部的回肠,与阑尾炎位置相近,因而引起了与阑尾炎近似的症状。另一原因为穿孔处只是枣核尖刺出肠壁,孔洞极小,逸出肠腔的游离气体很少,并未引起典型的肠穿孔症状。如孔洞较大,则会有更多的游离气体和肠内容物溢出肠腔进入腹腔,同时会表现出肠穿孔腹膜炎临床表现及腹腔影像学异常。枣核在CT片上难以根据其形状进行确认,往往被视为肠腔内的粪石。

枣本来是百姓家常食物,怎么会导致肠穿孔?其实此情况也曾发生于儿童。其原因主要是老人和儿童肠壁相对其他年龄段人群而言薄弱,且易出现肠蠕动异常。老人和儿童食枣时应先去核。

本患者已是岁高龄,因而在治疗方案上进行了个体化调整,如更加重视心肺功能的监测,防止出现心肺等重要脏器因手术打击出现并发症。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及滴速,根据质量及出量计算输液量。适当延长住院时间,防止伤口感染等。正因如此,此患者顺利度过了围手术期,痊愈出院。当今社会老龄化现象愈来愈明显,80、9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越来越多,此种治疗方案的个体化调整也显得更有必要。

一位岁的超高龄患者,因枣核导致肠穿孔,又被误诊为阑尾炎,此病例实为一罕见而有意义的病例,现报道以供大家借鉴。

原标题:《岁高龄患者枣核嵌顿致肠穿孔误诊为阑尾炎1例》;来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欢迎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hnnwy/5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