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为主ldquo同心圆rdq

免费资料领取中…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来源:超声俱乐部授权转载

编辑:小超人

近期后台很多超人同行留言:“肠套叠”相关问题(你想了解什么都可以留言哦),小超人帮大家重新整理如下:

01临床资料

患者男,12岁,50小时前突发下腹部疼痛,呈持续性,无胸闷、发热,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疼痛时轻时重。医院行抗炎、解痉治疗,疼痛有所好转。今晨患者疼痛再发,伴有发热,来我院就诊,考虑有腹膜炎体征,遂收治入院。下腹部压痛(+),伴反跳痛,轻度肌抵抗,肠鸣音1-2次/分,无明显气过水声,移动性浊音弱阳性。

CT提示:1.盆腔积液;2.部分肠管积气。

血常规:WBC15.9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41%。

02超声所见

下腹部正中见范围约40×32mm混合回声区,境界尚清,内呈“同心圆”样改变,中心可见团块状高回声,CDFI显示周边可见弧形血流信号。右侧腹、左侧腹均可见游离液性暗区,较大深度约30mm。

超声提示:

1.下腹部混合回声区,请结合临床;2.下腹腔积液。

(口头提示临床医生,超声图像上看比较像肠套叠,但无法解释腹腔积液,为慎重起见,报告中未提示。)

图1低频超声观察全貌

图2彩色多普勒显示血供情况

图3高频超声观察内部回声

图4高频超声显示血供情况

03手术记录

取脐右侧经腹直肌切口,逐层切开腹壁打开腹腔,见腹腔内有约ml淡黄色脓性渗透液(以盆腔为主),阑尾充血水肿增粗,距回盲部约30cm处的小肠发现一肿块,肿块大小约5cm×4cm,肿块为小肠憩室发炎并与憩室的系膜、邻近肠壁、肠系膜融合形成的一暗红色肿块,因肿块与回肠壁融合在一起,无法单纯行憩室切除术,只能行小肠部分切除术。

图5术中显示病变部分形成一暗红色肿块

术后诊断:憩室炎并穿孔、腹膜炎、阑尾炎

病理诊断:美克尔憩室伴化脓性炎及胰腺组织异位

图A异位胰腺组织图B水肿的系膜组织图C.D美克尔憩室

美克尔憩室的超声表现

憩室是指消化道管壁局部囊样的膨出,分真性(全层膨出)和假性(仅有粘膜和粘膜下层膨出)两种。美克尔憩室是真性憩室,具有完整的肠壁结构,但憩室常有显示增厚的粘膜,或异位的胃黏膜、胰腺组织等,局部囊壁及其粘膜的回声增厚更为显著。声像图表现呈多样化,超声可表现为囊性包块、类实质性团块、混合性炎症性团块,憩室可扭转,还可以合并肠套叠、肠梗阻及腹膜炎等。

①美克尔憩室含异位的胃黏膜、胰腺组织时,内壁回声增强增厚,常引发肠套叠;

②憩室合并出血时可显示囊内沉淀的点状回声;

③憩室扭转坏死时,囊肿壁回声不明显,可变薄,伴周围组织回声增强;

④憩室穿孔则形成肠管间的混合性团块,伴中央液性暗区;

⑤并发肠套叠时,在肠套筒内显示高回声的憩室粘膜、皱折的肠壁等。

⑥并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腹腔内炎症范围较广泛,可见多量游离积液。

图6美克尔憩室炎

图7术后大体标本

美克尔憩室出血(注明:图6、7及视频3为同一病例,医院陆文明主任提供)

与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

美克尔憩室炎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常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又因憩室较为游离,炎症局限化的可能性较小,其穿孔引起的腹膜炎较急性阑尾炎穿孔更严重。

①主要看解剖学位置,两者的鉴别关键是寻找病变与回盲瓣的关系,阑尾开口位于回盲瓣后下方2cm左右;美克尔憩室距离回盲部20—cm。

②形态:美克尔憩室炎可为“袋状”、“梨状”、“葫芦状”、“奶嘴状”、“分叶状”及各种形状;急性阑尾炎多呈“管状”、“指状”。

③腔内回声:美克尔憩室炎表现多变,可表现为大量浮动的细弱点状回声或沉积于后半部分,有分层现象,较少出现团块状强回声,也可呈单纯囊状结构;急性阑尾炎腔内回声较为杂乱,常有团块状强回声(粪石)伴后方声影。

④周边组织回声改变,急性阑尾炎大都回盲部肿胀及盲肠壁增厚,而美克尔憇室炎没有。

⑤找到正常的阑尾,更能证实憩室炎的诊断。

误诊分析

1.先入为主:腹部探头看到类“同心圆”样改变,只想到肠套叠,未能考虑到其他疾病。肠套叠可以是“同心圆”,“同心圆”不一定是肠套叠!

2.观察不够:高频探头没有仔细观察该包块与肠壁的关系以及包块的内部回声。单纯肠套叠横断面是三层肠壁结构,呈现大圆套小圆的征象,即“同心圆征”。纵断面显示六层肠壁结构,显示为多条纵形低回声带平行排列,呈“套筒征”。

3.认识不足:对美克尔憩室的认识,停留在较为典型的囊性改变上。

4.结合病史:大于两岁的孩子通常继发性肠套叠多,看到年龄较大,首先警惕是不是继发性。其次要观察肠套叠内部的回声。

5.临床表现:该患儿中等量腹水,与单纯肠套叠疾病不符。

图8单纯肠套叠“同心圆”征A与本病例B相对比

图9后知后觉再观察图像

鉴别诊断

在考虑下腹部急性炎症、下消化道出血、低位小肠梗阻和肠套叠的鉴别诊断时,不可忽视Mckl憩室及其并发症的可能性。

下列临床情况更应警惕本病的存在:

1.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发现阑尾正常,应探查cm范围内的末端回肠。

2.多次反复发作的右中下腹牵拉性疼痛,并有低位小肠梗阻表现,且临床无腹腔疾病和腹部手术史者,应怀疑Mckl憩室的可能性。

3.婴幼儿童出现血便,如排除结-直肠息肉性出血,或多次出现的肠套叠,须考虑本病。临床上除手术探查明确诊断以外,X线钡剂检查可能对诊断有帮助,但确诊率不高。

小结

作为基层超声医生,对少见病、疑难病的认识大都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上,比如今天要讲的美克尔憩室,印象中的样子应该是突出于肠壁的囊性结构,而事实上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仅仅掌握书本上一两种典型的表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积累经验,这样才能够对疾病进行精准、科学的分析和诊断。

END

精彩文章推荐:

?超声医学必备!全套医学教材(53本)+配套专题PPT课件,免费领……

?经典图像大汇总!阑尾炎超声图像总结,精彩!

?收藏!一文读懂颈动脉解剖、颈动脉超声及颈动脉斑块

?实用贴!产前超声操作顺序,不看后悔!

?重点!关于B超提示胎儿肾积水、肾盂分离,详解来了!

?经验教训!这60条超声诊断中容易误诊的正常结构案例,谨记……

?注意!这三类人不能报考年卫生资格考试!

点个在看,点个赞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经典书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hnnwy/5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