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middot党员听老党员万德

前言

Preface

年盛夏,在新员工培训仪式上,我院老院长、结直肠癌诊治资深专家万德森教授和即将入职的新员工分享了他学医、从医半个多世纪的体验。万教授言语朴实谦和,故事却真实动人。让在座的每位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无不为之感动而受益。在这里,中心官微将万教授的故事分集与大家分享,也希望专栏得到大家的   我受邀上台谈谈自已学医从医的点滴体会。我没有什么成功经验,也没有过人的造就,在这里我谈的仅仅是半个多世纪来一些肤浅的体验。

  就从我萌发学医讲起吧。记得年发生两件事,一是年3月5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脑溢血去世,当时斯大林誉为世界革命导师,中国全国举行哀悼,当时我想脑溢血无外是一种病,为什么治不了呢?如果我是医生……那时候我是小学生,不知天高地厚;继后又发生另一件事,刚刚考完初中升学考试,一天我肚子痛得厉害,吃保济丸也不管用,之后还呕吐一次。于是我独自一人步行一个多小时到红十字会门诊看病,医生认为急性阑尾炎,建议我去住院手术,于是我又独自回家,等候父母下班回来,已是黄医院当夜急诊手术,阑尾几乎穿孔,术后伤口有感染,经多次换药后才愈合,但毕竟治好了。这两件事促使我立志长大要当医生。

小学时期的万德森教授

  读初中期间父亲去世,家境更困难,单靠母亲在一家私营雨伞厂车伞面赚钱。那时候美国封锁大陆,常常停工待料,我母亲的工作是按件计工的,无料就停工就没有收入。当时我母亲寡妇带两个小孩,都是读初中,我哥哥高我一级,年初中毕业,他只能报考免学费的广州师范学校。次年我又毕业了,考虑到家贫,只能报考免费的中等专科学校——广州机械学校,其实那年(年)刚好新建许多专科学校,我是2%保送生,不用考的。后来我哥哥极力反对,坚持要我读高中将来读大学实现自已的理想,“长兄如父”,我最终听从了兄长的意见,上了高中,幸好在高中阶段有勤工俭学,在学校当杂工刷灰水,修桌椅,整操场,晚上还当上职工业余学校的教师——扫盲班,一周两晚,每晚两节课赚到一元几角钱,帮补生活。年我哥哥师范毕业当上小学教师,每月四十元工资,一半给我,后来45元一月,他给我22.5元。年高中毕业,我如愿以偿考上了中山医学院医疗系(六年制)开始了我学医从医生涯。

初中时期的万德森教授

  入学第一课是学前教育,其中一项内容是搞卫生除杂草,那时候都用双手拔草,我拔呀拔呀,不经意拔到一座楼旁边,闻到一阵异味,抬头张望,从窗口看到里面几个池,池前迭上几层死尸(已用甲醛泡过)吓得一身冷汗,心想以后跟“他(她)们”打交道就够麻烦了,所幸学习解剖有个程序,先从骨头学起,然后才是肌肉、内脏、神经血管,慢慢就习惯了。为了复习考试,晚上还约了同学一起到解剖室复习标本。

大学时期的万德森教授

  当时六年制安排第1-2年是基础课,包括物理、化学(有机,无机)、生理学、解剖学、组织胚胎(曾经一度合并为“人体学”)、生物化学(生化)、外语和马列主义、体育等。第3-4年为前期课,包括卫生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法医学、中医概论、病理学、诊基、外语和马列主义等。第4-5年为后期课,包括内外妇产儿五官(眼、耳、鼻、咽、喉、口腔)麻醉、还有见习,总之约略统计36门课程,第六年为临床实习,那是-年,当时是“大比武”年代,解放军战士闭着眼睛拆开武器又能闭着眼睛装上;为了适应夜战,要求闭着眼睛也能静脉穿刺注射和输注,各行各业各显神通,医学院校也要比试教学质量,卫生部专门请了四所院校的医院实习,由卫生部考察这几所重点院校的教学质量,北医、上一医、中山医各8名实习生加上协和医大25名,总共49名,实习一年。我校还有医院,当时号称将,受命接受检查。出发前,柯麟院长接见我们8位同学谆谆教导,嘱咐我们要带着中山医的荣誉去,圆满归来。实习前还有一个小插曲,8个人的分配问题,按要求3个到外科,3个到内科,2个到妇产科,报志愿时我第1、2、3志愿都是内科,因为神经科医生诊断我患上肌营养不良症(下肢肌细胞肥大)不能久站,以后不能当外科医生。但是有一位同学强调自已手震颤、不能当外科医生,拿不了刀,当时年级秘书刘娴跟我做思想工作,我只能答应了到外科专科实习(普外、骨科、泌尿外科、麻醉科),另外加产科(一个月),内科(两个月),从此我走上外科的生涯,一站就五十一年了。——这是我第一次服从分配吧。

  医院实习确实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那时候协和还实行24小时负责制,对实习医生更是天天24小时负责,医院12个小时,即星期天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可以外出处理个人事情(如购物、理发等)。病人有任何问题都先找实习医生——任何时候!我们住在“大夫楼”,与病房、饭堂、图书馆通过地窨子连起来的,当时没有call机也没有手机,但有电话和信号灯,大夫楼有人24小时值班,病房电话一到,值班工友就上房间叫人,所以各个房间都不上锁的,男女房均如此,一叫即起。

  医院管理很严,医生分9个等级,最低层的算是实习生了,我们上面有住院医生、总住院医生、代主治、主治(高级、低级)、主任(正、副)。实习生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三大常规和所有分泌物检查,不能开化验单,每天早上负责抽静脉血,病历书写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涂改、只能重写,病案室主任很有权威,下级医生病历写不好、写不全,就找主治或科主任。医院的病案管理非常好,我实习期间也到门诊诊病,门诊也有“查房”——定期抽取病历(门诊病历),检查门诊病历质量、三次门诊确诊率。开院以来病历都保存很好,曾有外国人谣传中国解放后烧毁档案等等,有外国人到协和就诊,查看几十年前自已诊病的情况,更有前几年我国学者研究中国儿童生长发育查找在协和出生婴儿健康情况等等。其实,病案(历)非常重要,对病人诊治、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医生水平提高以及法律依据都至关重要,总之,医院的巨大财富。顺便讲讲,我院病案也是永久保存,并有系统的随访制度,第一任院长谢志光教授非常重视病案管理和随访,认为没有随访,医院就不挂牌,希望新来的医生应重视病历书写。

万德森教授在北京医院实习

  协和强调基本功和严格要求,实习医生除三大常规之外,病人所有分泌物如痰、鼻涕、呕吐物等等,都先由实习生检测。我参与一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人的诊治,该病人腹泻一天20-30次,每次大便都要检查粪便菌丛变化(球菌、杆菌),那时已应用正常人粪便灌肠治疗,所以我只能整天呆在病房通宵达旦,病人一有大便就要检测记录,次日汇报,这种严格要求对我日后从事临床工作有很大帮助。做事认真负责,特别临床工作在协和体现出来,中国人的正常血液成分就是协和外科实验室检测出来的。主任查房都很认真,曾宪九教授查房由实习生或住院医生汇报病历,提问是对主治医生。例如:乳腺肿瘤是否与其深部肌肉粘连或侵犯,如何检查呢?先问主治医生,然后给在场者示范检查方法,至今我还记忆犹新。曾教授手术还有一个特点,非常严肃,一丝不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绝不谈笑,手术技术娴熟,手势灵活,不会随意转动体位,真是稳重如泰山,看他手术就是艺术般的享受。外科医生敬业表现在多方面的,重要的是敬重生命,正所谓肉在砧板上,病人全麻了,任你宰割,所以要求外科医生爱护病人、爱护病人的组织器官,技术上精益求精,立足点是让技术适应病人需要,而不是让病人适应自已技术;细节上如大手术前养足精神,不要太多应酬活动,进手术室前调整好情绪,上厕所清除大小便,手术时专心致志不要谈笑风生——顺利时哈哈大笑,天南地北,讲个不停,不顺利时开口骂人发脾气,这样的外科医生是不合格的。

术后的万德森教授

  从北京实习结束回广州,学院党办、教务处到车站迎接,柯院长又一次接见我们听我们的汇报,对我们的实习成绩加以肯定。随后我们到乡下实习一个月,然后进行分配。那时刚下达毛主席“6.26指示”: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我校组织了6个医疗队,我跟随的医疗队由李国材教授当队长,下到广东阳春县潭水公社,第一个月到水口大队与贫下中农三同:同住、同吃、同劳动。那是很贫穷的山村,真是开门见山,出门骑牛,单车道都没有。我的三同户只能腾出一间几平方米的猪屋给我住下,一周才吃一顿干饭,早上6点起床→开工→9点回来吃粥→11点继续开工→下午5点收工回来吃粥,作为工作队管宣传(社教)管生产,参加具体劳动,这又是一种锻炼。一个月后任务转变为培养赤脚医生——三个月为一期,这第一期赤脚医生事后确实能解决一些山区农民就医问题(设立卫生站或者卫生院),我深深体会到农村缺医少药和农民就医困难。我见到一位老农民小腿慢性溃疡30多年未愈,伤口可见胫骨,求医无门——一是无钱,二是无药,又不能住院动手术,后来在李教授主持指导下利用纱条胶布治疗,一个多月明显好转,周边长出肉芽,创口也缩小,后来我们回来后与赤脚医生联系得知溃疡竟能愈合,老农一家高兴不已。

  下乡医疗队工作4个月后返回广州,我们这批应届毕业生才正式分配。那时正深入学习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在兰考与天斗与地斗,带领兰考人民战胜盐碱地,不顾个人生病坚持工作到最后一口气(死于肝癌),所以填写志愿我一再表示完全服从分配,但心想最好到中山一院外科,当时医疗队副队长王泰来主任又是中山一院外科党支部书记,知道我在协和已是专外科实习生,欢迎我去一院外科工作,但是最终我还是被分配到医院——这是我的第二次服从分配。

  ◆关于我们◆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全国医疗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拥有高水平医教研队伍,可为广大肿瘤病人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欢迎投稿◆

  欢迎加入我们的







































北京中科白疯癫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有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hnnwy/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