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医疗信息化水平对实现全面DRGs至关重要,因此,信息化基础建设迫在眉睫。在信息化基础建设之前,你需要先了解关于这些DRGS的基本知识:
01
DRGS
DRGs(DiagnosisRelatedGroups),中文翻译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比较先进的支付方式之一,是一种病人分类方案,是专门用于医疗保险预付款制度的分类编码标准。它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临床诊断、病症、手术、疾病严重程度,合并症与并发症及转归等因素把病人分入-个诊断相关组,在分级上进行科学测算,给予定额预付款。
简单的说,DRGs通过一个分组工具,分出N个疾病组,并产出N个数据指标。
DRGs应用目的
?医院之间实现了风险的分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总量控制”,医院自觉地进行“结构调整”。
?在医院、科室或医生收治患者所覆盖的DRGs医院、科室或医生收治病例的范围,以收治病例的平均权重数(CMI)医院、科室或医生收治病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难度。
?在某个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治疗同类疾病花费高低和住院时间的长短代表不同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
?将某区域疾病本身导致死亡概率极低的病例死亡率,以低风险死亡率评价该区域不同医疗机构的风险性和安全性。
02
DRGS与ICD编码
1、由于ICD编码对DRGs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应用DRGs分组后,对ICD编码水平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ICD编码员不能再像过去传统的编码工作模式那样仅从医生填写的病案首页编码,它要求:①ICD编码员了解相关的临床知识,认真阅读整份病案。②正确理解医师书写的诊断及手术、操作,细化疾病及手术编码。③主要诊断及主要手术、操作的正确判定。④发现医生是否遗漏诊断或诊断书写错误。
例如:病案的主要诊断编码为I10.×05高血压3级,入FT25高血压,不伴合并症及伴随病的DRGs内科分组医疗费用赔付额度1元;编码员查阅病案,检验结果提示有电解质紊乱(血钾低、血钙低、血钠高),而医生医嘱有纠正电解质紊乱的治疗药物,但医生未下电解质紊乱的诊断。这样编码员会与医生沟通并回退病案进行补充诊断,其他诊断编码E87.低钾血症E83.低钙血症E87.高钠血症,入组FT23高血压,伴合并症及伴随病的DRGs分组;医疗费用赔付额度2元。
2、主要诊断与主要手术的对应错误
主要诊断的选择原则要求:急诊手术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应根据消耗医疗资源最多、对患者健康危害最大、住院时间最长选择主要诊断及主要手术;择期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应作为其他诊断填写。
例1:某患者疾病诊断为甲状腺结节(E04.),择期行手术为单侧甲状腺全切术(06.2)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I21.),进行PCI治疗,出院时考虑甲状腺结节作为主要诊断、单侧甲状腺全切术作为主要手术,不能将PCI治疗作为主要手术,否则违背主要诊断选择的原则,出现主要诊断与主要手术对应错误。
例2: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K35.),行阑尾切除术(47.05)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I21.),进行PCI治疗,出院时考虑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作为主要诊断、PCI治疗作为主要手术,不能将阑尾切除术作为主要手术。
03
DRGS与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由组织内的一群成员,根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制订了一种治疗模式,让病患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来接受治疗。路径完成后,组织内的成员再根据临床路径的结果来分析、评估及检讨每一个病患的差异,以避免下一个病患住院时发生同样的差异或错误,依此方式来控制整个医疗成本并维持或改进医疗的质量。
1.临床路径的推行有利于实施DRGs后医疗质量的保障
临床路径工作的推行极大程度的规范了诊疗行为,为医疗质量提供保障。开展DRGs试点工作后,社会及专业人士对此提医院为了降低医疗成本而降低了医疗质量,该做的检查不做,该用的成本较高的药品不用。临床路径提供了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对每个流程节点所必需的检查、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促进医师按照规范完成治疗过程。国内外经验表明临床路径的应用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不会削弱临床医疗效果。对此,大力推广临床路径工作,使其与DRGs的付费机制有机结合,使诊疗工作更加规范,符合临床指南,提高医疗质量。同时在现代化信息系统的配合下,临床路径工医院管理部门对诊疗活动监管,医院管理水平。
2.DRGs的实施有利于临床路径工作中医疗费用的有效控制
临床路径是对诊疗行为的流程化、规范化的管理,它需要在一定的付费制度环境下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降低医疗费用的作用。采用DRGs的付费制度后病人在诊疗医院支付该指定价格的费用,将传统的实报实销后付款制度改为依据病种的预付款拨款制度。采用DRGs的付费制度,会使临床工作者在制定临床路径时就考虑费用问题,杜绝了不必要的检查和药品,避免所有病人都进行非必需的大型检查。DRGs的开展有利于减少平均住院日,尤其是患者术前的等待时间,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DRGs主要考虑了反映病例特征的一些因素,如病人的主要诊断、次要诊断、主要手术、重要的合并伴随病和合并症伴随病、年龄等,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医疗服务的强度对每个分组分别指定合理的价格,尽量避免医院负担过重而推诿病人。临床路径与DRGs的有机结合可以规范诊疗行为,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医疗费用,医院管理部门优化流程,升级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及监管指导水平。
最新政策新闻
卫健委: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
医院评审标准(年版)发布!新版有何不同?
国家指令:医院,检查组已出发
最新防控要求!询问8种不典型症状,要作为诊疗的基本程序...
试点过半的DRG付费,运行得怎么样了?
国家卫健委新要求!医疗行业黑名单制度要来了...
编内、编外待遇相同!国家卫健委开会透露医改“成绩单”
医院排行榜出炉
干货推荐
优质护理服务量化目标及细化措施
收藏丨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
医院如何开展临床科室大查房
护士长需要避免的10个管理误区
医务人员避免纠纷的28条金标准院感防控与管理76答医院感染防控管理评估标准与实施细则(试行)(年版)
收藏!医务人员基本礼仪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十七项核心制度分享医患沟通十医院协会发布患者安全目标(版)(内附详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