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满纸真实言,掏心又掏肺。自名三胡生,谁解胡滋味?天道自然本能法,何忍足下失交臂。为解苍生脱苦厄,当须善巧方便力。郭生白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第54集通血脉是中医的大智慧
通血脉是什么意思,这里面有一个中医的大智慧。你看桂枝这个药大补元气,你说桂枝怎么能大补元气、补血,它怎么能补血?我们就知道输血补血,弄点树枝也能补血?不可能。我说,可能,非常可能,比你输血更可能,为什么?,在经济学上,资金不足的时候,周转要快一些。同理,体液不够的时候,我让血流得快一点,我要循环快一倍,等于血多一倍。血是什么?它给组织带过去的是体液,是营养,是氧气,是所需要的一切,和一切不需要的排出去,有用的带来不需要的带走,就这么点事。转得快了相对的起个什么作用?比方说有十个列车,一天转一圈,现在改成了一天转两圈,等不等于增加了十个列车,二十个列车一天转一圈。中医的补血是用的这个智慧,不是把别人的血抽出来给你打,这不是个和谐的思考。
芍药在本草上,《神农本草经》或者《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包括好多朝代的本草,你仔细看一看。桂枝,芍药,甘草的作用大家都查一查,丰富一下自己的见识。芍药是通血脉,破血痹,还是通血。它对于血管的紧张程度有缓解,特别和甘草相得益彰。42克生姜,这是什么意思?让你全身发热,这个热全身发热的热,有助于血液运行。走表,向表外。大枣是个补体液的东西,还有一碗热粥。它把体液增加,汗就不是时有时无了,就是连连续续地,绵绵不断地在往外排汗,排汗就是排异。等到把该排的东西都排出来,汗不需要了,它就不出了,不出了病毒也没有了,结果就是好病了,它就用不着制造体温也不再发热恶寒了,就好了。这是解肌法最核心的理念,你要掌握了这一点,再用桂枝汤,药到病除。
用桂枝汤还有一点,大家一定要记住,发汗一定是取微似有汗,漐漐微似有汗,漐漐粘粘,而不是水汪汪地,这是最好的程度漐漐粘粘的往外。你看微似有汗,大家揣摩一下这个到底是个什么度。就是汗与非汗之间。所以它这个目的,叫发汗,让你有汗,目的不在汗,而在于排异,汗是一种手段是方法,而不是目的,目的是把病毒排出来。汗是方法,排异是目的,这是桂枝汤。张仲景还说,一副要是病不好,你就再吃一副。还可以第一次服药和第二次服药的间隔小一些。药不是重叠了吗,第一次和第二次重叠,第二次和第三次重叠,这个药效要提高。如果还不行,你再吃,间隔时间还可以再短,甚至一天可以吃两剂,背后说明什么,说明这个药非常的平和,非常的好,不会出毛病,安全性最大,药性平和,你多吃少吃都没关系。你就吃这药,一剂不好吃两剂,两剂不好三剂,吃到好为止。
编者按:
郭老在文中以桂枝汤为例,解说中医智慧。从郭老临床经验看,通血脉可分为三个层面:通表皮的血脉用感冒模糊方(双花茶);上部充血需要用大黄牡丹皮汤引血下行通二便;下焦气血瘀阻可用桂枝茯苓丸通过小便排异。通血脉的智慧能不可思议地治疗众多疾病,验方附录如下:
感冒模糊方(双花茶):通表皮血脉
适合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桂枝汤症感冒、麻黄汤证感冒、葛根汤症感冒、温病症感冒等;急慢性咽炎、干咳、手足口病、水痘、红眼病、沙眼。
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25克--打、紫草20克、桂枝30克、白芍20克、麻黄12克、葛根45克、麦冬15克、全瓜蒌20克、甘草15克、杏仁20克--炒、生姜5片、大枣10枚--破开
服用
成人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也可每天4到5次)。11至15岁用成人量的二分之一,5至10岁用三分之一,3至5岁用四分之一。其余酌量。
服药后应持续保持微微出汗状态(不可出大汗)。
注意:用于急慢性咽炎和干咳治疗时应去掉姜枣;
严重高血压患者去麻黄加西洋参20克
桂枝茯苓丸:通下焦气血体液
可以让下焦瘀阻的气血和体液循环代谢。作用于下焦气血可调经;作用于下焦体液可调各积液;作用于结肠可调便秘;气血体液通畅可改善睡眠。
桃仁30克、茯苓40克、白芍30克、牡丹皮35克、桂枝25克。成人两次分服
大黄牡丹皮汤:引血下行以解上部充血出血
通过活血并引血下行可治疗肘痈、流鼻血、咳血、中耳炎、红眼病、急性盲肠炎、牙龈肿痛、高血压头疼、脑出血、头油头汗
大黄10克(后下)、牡丹皮30克、栀子30克(打碎)、怀牛膝20克、桃仁30克(打碎)、桂枝20克、当归30克、川穹20克、白芍20克、甘草15克;
如伴有发热恶寒,去大黄,加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子30克(打碎)、麻黄12克;急性盲肠炎可加芒硝20克。
成人两次分服
有诗赞曰:
本能智慧通血脉,旨在顺势来排异。
病理趋势不相同,排异通道有差异。
各类感冒和温病,解肌发汗透表皮。
上部充血多病生,需用大黄牡丹皮。
活血下血通二便,一方多治诸病愈。
若是下焦气血阻,可用桂枝茯苓丸。
排异通道走小便,仅治妇科太局限。
口述:郭生白
编辑:子皿贝贝
校对:一亨耳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1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集(我必须三天发现一个自由驰骋的思维)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集(不识本能难保慈孝)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集(“医不自治”的叶天士)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集(产妇何以七窍出血三日暴亡)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集(身体病好治,文化病难医)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6集(梦中悟道)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7集(生命从来避刀锋)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8集(和者化乖戾仁着无私敌)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9集(简单降温还是强行逼汗)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0集(刺络治带状疱疹麻团排肠道异物)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1集(多食妨碍消化恶补让人退化)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2集(“我得吃了郭老这个药再死”)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3集(中医为什么不怕传染病?)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4集(“我把肠子都拉出来了”)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5集(排异通道多,慎选莫出错)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6集(破血排异治肘痈)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7集(传说中的中医外科)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8集(谬误成常识真理向隅自泣)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19集(致命的自负)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0集(生白先生的护生秘籍)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1集(如何活的久还能活的好)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2集(我把最秘密的东西告诉你)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23集(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怎么养生的)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4集)(渴有四种障碍不同)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25集(从顺势利导到七证合参)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26集(读书十年无可治之病)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7集)(阴阳互根在郭生白临床中的奇妙验证)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8集)(郭生白谈中医复兴的五个条件)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29集)(郭生白谈中医的七大辨证法)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0集)(郭生白谈中医辨证的第一大法门)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1集)(郭生白说:白血病不难治)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2集)(郭生白谈中医史断代)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3集)(望色治大病,把脉决生死)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4集)(模糊认识生出模糊病----模糊病区对应模糊方)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5集)(高血压有违常识的几个真理)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6集)(各种下垂病一方全搞定)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7集)(大黄白头翁汤起死回生的故事)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8集)(没有临床永远成不了大医)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39集)(治肝病要把“心”放下)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0集)(郭生白谈《伤寒论》是本什么书?)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1集)(医学和原子弹都不能保密)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2集)(打破疾病属哪儿这个框框)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3集)(中医以动观动,其动不动)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4集)(老祖宗不能给你饭吃)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5集)(为何病人觉得药香?)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46集)(巧治麻疹关禁闭)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7集)(肾移植排异的本能养生)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8集)(真热假寒与真寒假热)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49集)(好东西不是框子里长出来的)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0集)(你见过老虎背着药箱到处跑吗?)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1集)(人没有骗你,你骗了自己)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2集)(钱学森的“功能态”就是郭生白的“本能”)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第53集)(郭生白治心脏病“买一送一”)
点击文字浏览相应内容本能团队望多分享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