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过敏典型病案学习交流

白癜风治疗 http://www.zgbdf.net/m/

利多卡因临床上注射前一般不需皮试,过敏发生率很低,因此较难预见,平时很多医生对它的过敏反应容易忽视,而一旦遇到,往往非常被动。

笔者在多年的疼痛骨伤科临床治疗中遇到过3例特别典型的利多卡因过敏:

一例是一位车祸致右肘关节粉碎性骨折骨科关节成型术后的26岁男性患者,该患者在局麻下准备行舒针闭式微创肘关节功能纠畸术,右肘术灶部注射2%利多卡因注射液4ml后随即出现惊厥、呼吸抑制现象,立即急救处理,30分钟后转危为安。

第2例是一位11岁男性脑瘫患儿,局麻下行左下肢跟腱与马蹄内翻足舒针闭式微创术,术灶部位注射1%利多卡因注射液6ml,随即出现气促、血压下降、昏迷现象,立即急救处理,期间病情反复,3个小时后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第3例是一位50岁女性颈椎病患者,颈5~颈7阶段椎间盘突出压迫右侧颈脊神经根,治疗方案为相应阶段舒针闭式微创术,先行在椎旁左右两侧术灶区域准备行1%利多卡因各5ml浸润局麻,但当只在左侧椎旁分层注射到4ml注射量时,患者主诉恶心、眩晕,浑身发软,立即停止注射,拔出注射针头,目光瞬间扫视心电监护示心率、血压、血氧迅速下降,立即将患者从坐位抱起平放手术床上,这时患者已出现右手挠抠颈部气管,微弱呻吟“没气”了,迅速加压给氧,同时开通静脉通道,立即抗过敏、呼吸肌解痉、呼吸兴奋(呼三联)药物给药等急救处理,期间呼吸、心率、血压多次反复变化,40分钟后病情缓解。

以上三例病案是笔者亲历所为,下面搜医院部分利多卡因过敏及抢救病案,供大家交流学习。

病案1

患者,女,64岁。因“右侧牙龈脓肿1周”,于本院牙科门诊行切开引流术,该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在常规消毒下予以2%利多卡因5ml行牙龈局部浸润麻醉,约10min后,患者出现发热、寒战。查:体温38.8℃、脉搏90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血压/80mmHg,唇无发绀,无呼吸困难,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立即予以吸氧,盐酸异丙嗪25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mg肌内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ml加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GS)ml静脉滴注,约10min后病情缓解。(资料摘自:医院胡吉智,陈永祥《利多卡因过敏抢救成功2例》,贵州遵义)

病案2

患者,女,52岁。因“右膝关节副韧带损伤”,于本院骨科拟行“小针刀松解术”,术前无禁忌证,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在常规消毒下予以2%利多卡因5ml行局部麻醉,约1~2min,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头面部及四肢麻木,双上肢手指呈爪型、僵硬、肌束震颤、寒战。立即急救处理,40分钟后病情缓解。(资料摘自:医院胡吉智,陈永祥《利多卡因过敏抢救成功2例》,贵州遵义)

病案3

患者,男,73岁。主因“双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2周”由骨关节科收入院,行膝关节MRI检查诊断为骨关节炎,予以关节腔注射药物等治疗,关节肿胀疼痛渐缓解。期间查血常规:WBC2.7×G/L,N0.G/L,Hbg/L,PLT94×G/L。

因血常规异常请血液科会诊,并予以利多卡因局麻下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于骨髓穿刺后渐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瘙痒明显,皮疹渐融合成片伴皮肤水肿,眼睑水肿,考虑为药疹,停用相关可疑药物,并予以抗过敏治疗(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西咪替丁、地塞米松)皮疹未再增多,因骨髓细胞学诊断为“急性白血病M6型”,于次日转入血液科诊治,为进一步确诊白血病类型遂行骨髓流式细胞学检查,再次予利多卡因局麻行骨髓穿刺术。

术后约20min,患者皮肤瘙痒加重,皮疹增多并进一步融合成片,满布全身伴水肿,眼痒流泪,眼睑水肿,口唇有麻木感并口周水肿,颜面发僵,颈部瘙痒,自觉咽塞,声音嘶哑,呼吸轻度困难。鉴于患者除用利多卡因以外未用任何可疑药物,立刻判断为利多卡因过敏。

紧急处理:(1)给予吸氧;(2)使用抗过敏药物(异丙嗪注射液50mg,肾上腺素注射液0.5mg)肌内注射;(3)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ml,地塞米松注射液20mg入小壶;50%葡萄糖注射液60ml加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0min后出现眼部瘙痒、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渐缓解,继续给予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ml,维生素C3.0g,维生素Bmg治疗,1h后患者皮疹颜色渐稳定变淡,水肿消退。经过1周积极治疗,皮疹完全消退,再次复查骨髓穿刺避免使用利多卡因,未再出现新发皮疹及过敏现象。(作者:李玉玲、覃骏、王黎、郑雪娜、李红,湖北医院血液科)

病案4

患者男性,56岁,因肩周炎封闭加利多卡因2ML注射,回家40分钟后来门诊,满脸浑身无数个水肿型大包,最大如鹅蛋,最小有直径2CM左右的皮下突出型肿大,咽峡部严重水肿,恐怖!随时可能准备气管切开与插管,患者呼吸困难气息跟不上,呼吸音弱,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mg肌注,非那根50mg,开通静脉通道输注10%mlDxm20mg快速,呼吸困难好转10分钟气息跟不上,患者烦躁不安,继续0.5mg肾上腺素肌注,好转10分钟又出现同样的现象,肌注10mgDxm,继续0.5mg30分钟又注射0.5mg,抢救整个过程肾上腺素总量用到2.5mg,之后渐渐的好转,上一组葡萄糖酸钙针30ml,一组克林霉素0.9,维生素C、B6,到半夜快一点转危为安。第二天检查咽峡部如开水烫了似的粘膜皮完全脱落充血,后来抗感染治疗五天。行医20多年,没想到遇到利多卡因这么棘手的严重过敏!(文章来自网络)

病案5

今天下午3点多,本院职工的妈妈,因腰突症疼痛难忍,来我门诊找我,因为是同事的妈妈,所以也是特别用心,详细询问了她的基本情况,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并于2年前因腱鞘炎打过封闭,用的麻药也是利多卡因。病人目前是腰痛伴左下肢疼痛难忍,自诉口服了好几天的芬必得,未见明显好转,所以就建议直接给予穴位封闭,同事同意!我仔细体检后,选择了关元俞(左右)、委中、承山4个穴位进行注射,药物是2%的利多卡因2毫升+盐酸曲安奈德5毫升+腺苷钴胺1.5毫克(即维生素B12的衍生物)。注射完毕后2分钟(病人未起床),病人自述头热、不舒服,(我第一反应就是过敏),接着再说咽喉不舒服,想咳嗽,我急忙拿来血压计测血压/74,尚可,接着病人再说头皮好痒,好烫,这时病人已经满脸通红,再过1分钟,病人出现头晕,恶心,想吐,并手不自觉的抓咽喉部,揭开衣领,脖子以及上胸部皮肤发红、发烫,并出现舌下水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急诊电话,把别人抬到急诊输液抢救,输液15分钟后,病人症状缓解,同事与我都长舒一口气!急诊主任与各位医生也认为是利多卡因的过敏反应!极其少见。本人针灸科7年,封闭N人,第一次遇到这么严重的利多卡因过敏反应!(文章来自网络)

病案6

患者,男,26岁,63kg。因“急性阑尾炎”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炎切除术”。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常规建立套管针静脉通路、连接NIBP、SpO2监测后,选择T11~12间隙穿刺;常规消毒、铺巾,1.2%利多卡因3ml局麻,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无明显出血,给予2%利多卡因3ml,置硬膜外管。

患者即出现小肌肉颤抖,立即改平卧,面罩吸氧,问诊患者意识清楚,立即分2次静注咪唑安定5mg,异丙酚40mg,但患者反而出现抽搐、牙关紧闭、SpO2进行性下降,最低达45%。立即麻醉面罩给氧控制通气,并追加ECG监测(因NIBP、SpO2不能显示),同时请求二线医生支援;考虑到可能出现局麻药高敏反应,在静脉给予安定10mg抗惊厥不理想的情况下(SpO2为90%左右),静脉给予维库溴铵8mg+芬太尼0.3mg,行气管内插管异丙酚+芬太尼+异氟谜静吸复合全麻,Vt=~ml,f=14~16,SpO2=%,Pet=25%~28%。并导尿,行脑保护(静脉注射20%甘露醇ml、地塞米松20mg、头部冰枕)、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ml),同时,行阑尾切除术,术中患者还偶发“抽搐”,每5min1~3次,2h后术毕。继续用“T-Bird”呼吸机呼吸支持:SIMV+PSV(PEEP=5cmH2O)治疗,FiO2=0.8~0.6,维持SpO2=99%以上,PETCO2=25%~28%,同时抽血化验(急诊生化9项)、建立CVP通路监测CVP、抗生素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又1h左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1h后,患者瞳孔对光反射恢复;再1h后,患者意识恢复,经过反复确诊患者意识清楚,能自主活动四肢,未见明显并发症,拔除气管导管,送返病房行监护、吸氧、抗炎、脱水、镇静等治疗。从患者发生“惊厥”到“意识恢复”历时4h。4天后,患者因经济原因出院,未留下后遗症。(文章来自网络,作者王力弘)

病案7

患者,女,52岁,53kg。既往体健,过敏史不详,因“右侧甲状腺瘤”拟在“颈丛阻滞+局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术,因麻醉医生忙于其他抢救手术,术者遂自行在未行监护仪监护的情况下,拟“1%利多卡因+0.15%罗比卡因20ml”分别行双侧“颈丛阻滞”,左侧阻滞完毕,再行右侧阻滞,在注药10ml“回抽”时,有血丝,调整针尖位置后,继续注药7ml。

患者出现抽搐,1min内出现紫绀、继而停止抽搐(实为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按压并呼叫隔壁房间麻醉医生。麻醉医生赶到后即麻醉面罩给氧,控制通气,听诊心跳、接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ECG为直线,立即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mg,20s左右自主心跳恢复;并可测量出NIBP、SpO2,查体:双侧瞳孔散大到边、对光反射消失。考虑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并心跳骤停,故“停止本次手术”,并静脉给予维库溴铵6mg+芬太尼0.2mg行气管内插管控制通气,用“T-Bird”呼吸机行SIMV+PSV(PEEP=5cmH2O)治疗,FiO2=1.0~0.8,维持Vt=~,SpO2=99%以上,PETCO2=25%~28%,同时抽血化验。同时导尿,行脑保护、纠正酸中毒、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等治疗,30min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又2h,患者意识清楚,但自主呼吸只有8~9次/min,能耐受气管内导管、对呼吸机治疗无不适,所以,带呼吸机回病房继续监护、治疗,调整FiO2=0.4。22h后,患者出现烦躁、不能耐受气管内导管表现,在静脉给予曲马多50mg、脱机观察30min无缺氧表现情况下拔出气管内导管,改鼻导管吸氧。5天后,未发现任何并发症出院。(文章来自网络,作者王力弘)

病案8

患者,男,52岁,54kg。既往有“股骨骨折手术史”,过敏史不详,因“左肘部异物残留”在1%利多卡因12ml局麻下手术(术前先上止血带),20min后,患者感止血带痛,遂松掉止血带,拟在“臂丛麻醉”下手术。

松止血带后患者即发生抽搐,2min内呈现角弓反张样惊厥、意识丧失、呼吸先深大、继而停止,立即呼叫隔壁房间麻醉医生,即麻醉面罩给氧,控制通气,建立NIBP、SpO2、ECG监测,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消失,血压正常,SpO%,ECG示窦性心律,心率61~64次/min。考虑出现局麻药高敏反应,静脉给予安定10mg抗惊厥、地塞米松20mg、甘露醇ml脑保护、导尿,手法辅助通气;继续观察1h,患者角弓反张样惊厥不缓解、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仍消失,但自主呼吸恢复,10~12次/min;经会诊讨论后,认为:局麻药高敏反应诊断能够成立,即逢皮终止手术。静脉给予“维库溴铵7mg+双异丙酚30mg”,行气管内插管控制通气,选用“T-Bird”呼吸机行SIMV+PSV(PEEP=5cmH2O)支持,FiO2=0.8~0.6,维持Vt=~ml,SpO2=99%以上,PETCO2=25%~28%,同时抽血化验、抗生素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又1h左右患者恢复自主呼吸;1h后,患者瞳孔对光反射恢复;再1h后,患者意识恢复,经过反复确诊患者意识清楚,能自主活动四肢,未见明显并发症,拔除气管导管,送返病房行监护、吸氧、抗炎、脱水、镇静等治疗,但患者在病房受刺激仍会出现肌张力增高,故行“5%GNSml+安定50mg”静脉维持镇静治疗,22h后,患者恢复正常,但自觉头部胀痛,对惊厥后抢救过程无记忆。7日后,拆线出院。从患者发生“惊厥”到“意识恢复”历时4h。(文章来自网络,作者王力弘)

讨论

盐酸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药,又名赛罗卡因。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包括在胸腔镜检查或腹腔手术时作黏膜麻醉用)及神经传导阻滞。本品也可用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起效快,弥散广,穿透力强,作用时长,是目前临床手术适用范围最广泛的麻醉用药,其变态反应罕见,药典上未要求用药前行过敏试验。

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

(1)过敏反应,可发生红斑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应停药;

(2)本品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睡、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惊厥昏迷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眼球震颤是利多卡因毒性的早期信号;

(3)可引起低血压及心动过缓。血药浓度过高,可引起心搏骤停、心房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下降。高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均为罕见。因此在临床上往往容易忽视。

据王振军分析,利多卡因不良反应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变态反应,其中过敏样反应占40.63%,过敏性休克占36.72%。经研究证明,由于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用羟苯甲酸盐作为防腐剂,后者在机体内可形成半抗原,可导致利多卡因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来源:临床合理用药年1月第8卷第1期中)

近年来,利多卡因过敏的报道越来越多,应引起重视。在用药前询问有无过敏史、药物不良反应史,对高敏患者及特异质患者尤其重要,可考虑术前做局部麻醉药过敏试验。对多次用过局麻药物的患者,体内可能形成抗体,易发生变态反应,对此类患者更应小心。术者应注意过敏的客观存在,备有常用的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材,做到心中有数。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及心跳,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包括吸氧,抗过敏,抗休克等。切记手术之前签写麻醉同意书。

世界舒针医学论坛理事会北京中昌现代疼痛医学培训中心

全国舒针医学临床综合技能传承班即全国舒针医学临床基地(诊疗中心)特许进修班招生:全程临床跟师及理论学习辅导,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积累,做您的知心朋友,伴您开启成功之门!每月均有名额分配,学习请提前预约确定。

学习报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zz/5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