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常规儿童结膜炎巩膜炎规范诊治

结膜炎

结膜富含神经血管,对各种刺激反应敏感,与外界直接接触,易受刺激及感染外伤。结膜炎(conjunctivitis)占结膜病首位,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衣原体性和变态反应性等。

一、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acutecatarrhalconjunctivitis)是一种由于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结膜炎,常见致病菌为流感杆菌、肺炎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1.症状

双眼急性发病,眼红、眼部刺激症状,晨起眼睑被脓性分泌物粘合在一起。

2.体征

结膜充血,黏液脓性分泌物,可在睑结膜面形成假膜。重症患者角膜缘浸润并形成新月形溃疡。

3.辅助检查

结膜刮片可用革兰染色,镜下可见病原体和多形核细胞。

无。

1.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清除分泌物。

2.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抗生素眼药水,如0.1%利福平、0.3%妥布霉素、0.5%左氧氟沙星等眼液。睡前涂抗生素眼膏。

3.有假膜形成者,应将其剥除后用药,每天1次。

二、淋菌性结膜炎

淋菌性结膜炎(gonococcalconjunctivitis)是一种极为剧烈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病原菌为淋病奈瑟菌,多为产道感染或产后阶段感染。

1.症状

常见于新生儿,起病迅速,大量脓性分泌物流出,数小时迅速进展为脓漏期。

2.体征

双眼眼睑及球结膜水肿、充血,分泌物为水样、血清样或血性,可在短时间内发生角膜溃疡及穿孔,导致失明。

3.辅助检查

检查产妇是否存在淋病,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使用革兰染色见大量革兰阴性双球菌。

无。

1.患有淋病的孕妇,要立即彻底治疗。婴儿出生后,在清洁眼部的污物后,立即滴1%硝酸银溶液于结膜囊内。

2.对新生儿可肌注或静脉给予单剂量头孢曲松钠25~50mg/kg,最高不超过mg。头孢氨噻对耐药淋病菌株有效,新生儿肌注25mg/kg,8~12小时一次,共7天。

3.用温盐水冲洗结膜囊,局部用青霉素水剂2万~10万U/ml频点,0.1%利福平或0.3%氧氟沙星滴眼。有角膜病变时,用1%阿托品散瞳,角膜溃疡穿孔时,在控制感染后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

三、衣原体性结膜炎

衣原体性结膜炎(chlamydialconjunctivitis)多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结膜炎,常见致病菌为沙眼衣原体的A、B、Ba及C型。

1.症状

儿童一般呈隐匿发病,成人急性发病症状类似于细菌性结膜炎,流泪、畏光、眼痛、分泌物增多。

2.体征

急性期眼睑红肿、结膜充血、睑结膜乳头增生、睑结膜滤泡、浅层角膜炎。慢性期上睑结膜瘢痕、角膜血管翳、睑内翻、倒睫、角膜混浊和干燥症。

3.辅助检查

结膜刮片吉姆萨染色可见衣原体包涵体。

1.病毒性滤泡性结膜炎

常常急性起病,病程2~3周。

2.结膜滤泡症

常见于儿童,一般为双眼,无自觉症状。滤泡多见于下穹隆和下睑结膜。

3.过敏性结膜炎

睑结膜面乳头巨大,涂片见嗜酸性粒细胞。

4.角膜接触镜佩戴者

长期佩戴可造成角膜血管翳及结膜瘢痕,睑结膜面巨乳头需与沙眼的滤泡进行鉴别。

1.口服多西环素mg,每天2次,使用3周;新生儿口服琥珀酸乙酯红霉素40mg/(kg?d),分4次服,共2周。

2.局部应用10%~15%磺胺醋酰钠和0.1%利福平眼药水;眼膏有金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治疗应坚持用药1~3个月。

四、急性滤泡性结膜炎

急性滤泡性结膜炎(acutefollicularconjunctivitis)由腺病毒3型、4型或7型引起。常合并咽炎、高热,又称为咽结膜热。

1.症状

常由未充分消毒的游泳池传播,多见于中小学生,主要症状是发热、咽痛、眼部充血、流泪,可为双眼或单眼发病。

2.体征

高热、咽炎、咽部黏膜可形成滤泡,全身还可伴有支气管炎、腹泻、呕吐和肌痛。患眼结膜水肿、充血、下睑结膜和下穹隆有大量滤泡形成,浆液性分泌物,耳前淋巴结肿大但无压痛是此病特征。少数病人可有角膜上皮下浸润和糜烂。

3.辅助检查

结膜刮片见单核细胞占多数。

无。

1.治疗无特殊,多为对症治疗,该病有自限性,平均病程7~10天。

2.冷敷。

3.抗病毒药物,血管收缩剂,人工泪液。

4.很少应用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抗生素眼药水。

五、流行性角结膜炎

流行性角结膜炎(epidemickeratoconjunctivitis)由腺病毒8型和19型引起,通过接触传染。

1.症状

潜伏期4~7天,多双眼同时发病,中度眼痛、流泪,5~14天后出现畏光。

2.体征

结膜高度充血,眼睑肿胀,睑结膜大量滤泡,结膜假膜形成可导致结膜瘢痕或者睑球粘连。耳前淋巴结肿大伴压痛是此病特征。角膜上皮下有圆形点状浸润,多侵犯角膜中央,常需数月之久才吸收,愈后不留瘢痕。

3.辅助检查

结膜刮片见大量单核细胞,有假膜形成时,中性粒细胞可占多数。

无。

1.冷敷。

2.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眼膏与干扰素类眼液联合使用,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用抗生素眼液。

3.病程后期可适当使用含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抗生素眼药水。

六、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epidemichemorrhagicconjunctivitis)是一种暴发流行的眼部传染病,世界各洲及大部分岛屿都发生过此病的流行,病原体是肠道70型,偶可由柯萨奇病毒A24型引起。

1.症状

夏秋季多发,潜伏期短(一般12~24小时)。单眼或双眼发病,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

2.体征

眼睑水肿、球结膜水肿和结膜下斑片状出血,睑结膜滤泡形成,角膜上皮下点状浸润。耳前淋巴结肿大,偶有下肢运动障碍。病程约5~7天。

3.辅助检查

结膜囊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淋巴细胞增多。

无。

1.抗病毒药物联合干扰素类滴眼液。

2.如出现角膜上皮下浸润影响视力,可用激素治疗。激素治疗持续一周后逐渐减量。

3.继发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滴眼液。

七、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conjunctivitis)是一种由于接触花粉、植物或其他抗原过敏而引起的结膜炎。

1.症状

主要为痒感,水性分泌物,有过敏病史。可伴有全身过敏症状。

2.体征

分泌物呈黏丝状,结膜水肿,结膜巨大乳头,角膜缘可见灰白色结节。

3.辅助检查

结膜囊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嗜酸性细胞。

无。

1.消除过敏因素。

2.冷敷。

3.依病情不同,可采取以下治疗:

(1)人工泪液。

(2)肥大细胞稳定剂-抗组胺药物:早期可以联合用药,如0.05%依美斯汀,每天2次,或1%奥洛他定滴眼液,每天2次。缓解期可用1%吡嘧司特钾滴眼液,每天2次。

(3)0.5%可的松或1%氟米龙等类固醇激素眼液可缓解眼痒症状。

(4)非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普拉洛芬。

(5)中、重度病人可口服抗组胺药。

巩膜炎

巩膜炎(scleritis)是主要发生于巩膜的炎症,是一种以细胞浸润、胶原破坏和血管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数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少数由于局部外伤或者感染性疾病引起。

1.症状

女性多于男性,儿童发病率较低,可单眼或双眼发病。严重的眼痛者,常在夜间痛醒。眼球有压痛,视力轻度下降,前部巩膜炎可出现眼红,后部巩膜炎出现轻微眼红或者不红。

2.体征

眼球巩膜或巩膜表层深部紫罗蓝色血管丛,可呈结节状、节段性或弥散性,裂隙灯无赤光可见血管变化,阻塞性血管炎可造成无血管区,炎症能导致巩膜变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出现不伴有炎症的巩膜坏死。后部巩膜炎可出现玻璃体混浊、视神经乳头水肿、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或脉络膜皱褶。

3.辅助检查

针对全身性疾病的诊断及病因分析十分重要。针对不容易发现的后巩膜炎可以使用超声检查或眼部CT对后巩膜和脉络膜厚度的测量。

无。

1.全身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吲哚美辛每天75mg,或布洛芬每天mg。口服类固醇激素,口服泼尼松,0.5~1.5mg/(kg·d),病情严重可使用甲泼尼松龙静脉大量滴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可辅助使用。

2.局部应用类固醇激素类眼液和非甾体类眼液,人工泪液。

3.巩膜出现穿孔需要进行修补。

图文改编自:

《医院诊疗常规》

更多精彩尽在

医院诊疗常规丛书

                







































白癜风挂号
湖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zz/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