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和堂疑难杂症诊治日记急性阑尾炎

前言;中医治疗的精髓与核心是辨证治疗,而不是见病治病。如果临床诊治见病带有“炎”者不加辨证就给予以清热解毒类中药名曰中医抗炎或中西结合,这样治病往往贻误病机,加重病情。前段时间禀和堂治疗一位患急性阑尾炎的小孩,辨证治疗贯穿始终,结合《伤寒》经典处方用药,患儿症状明显缓解,目前基本痊愈,现分享如下,望能帮助到有缘之人!

年10月20日

禀和堂接到一位在花都工作的朋友的电话,她9岁的女儿怀疑得了阑尾炎,想寻求帮助。

家长描述小朋友当天的症状:面色黄,精神稍差,右下腹部疼痛阵发加剧,纳眠可,起病初时大便干结,现大便正常,每日1-2次,无口干口苦,无发热,稍恶寒,小便可,疼痛发作时局部拒按压,疼痛部位无发红发肿胀,体检查白细胞不高,淋巴细胞稍高,舌尖稍黄,苔稍白腻,脉未见。

禀和堂专家整理患儿病史,经过一番冷静的思考了,虽说未见患儿,但中医曰独处藏奸,从其病史中似乎有迹可寻以助医者,初步总结如下:

1:下午4-5点发病,乃足太阳膀胱经旺盛之时,正邪此而交争,故而局部疼痛,反此推理,此乃大肠有寒湿之故也!!

2:西药治疗抗生素,其乃相当于中医大剂苦寒清热解毒药物,最易损伤脾胃阳气,按照常理;抗生素类对热毒型之阑尾炎当有效,反之效不好者,只能说明此炎症性质非乃火热毒邪性性质,而乃属于阴性---寒、湿、痰、饮等等。

3:患儿后服用一剂清热解毒类中药,先不辨明寒热、阴阳、虚实,而今日疼痛反而加剧,由此反推,其症候非乃热毒类型!!

4:患儿之症状:无发热、无口干口苦,大便初病时干,现正常,局部无红肿、舌不红,苔不黄腻。亦非湿热之象。

5:患者之辅助检查:白细胞不高,淋巴细胞反而高(往往提示阴类感染);阳性感染--白细胞往往高--白细胞犹如人之本气,本气旺盛--则邪气从热化成阳症、热症、实证;本气虚者--则成阴症、寒症、虚症!

故而综上所述:虽未见人,但亦估计大概,其病机乃三阴寒湿阻滞,气机不畅;治以温下泄浊,缓急止痛。

处方:大黄附子细辛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酒大黄5法半夏30芒硝10(冲)干姜20白芍30生苡米30生甘草30元胡索30

细辛15熟附子30桃仁10乌药15

川椒10赤芍15

嘱先服两剂看看!

服药后当天,朋友电话告知小朋友拉了很多黑色大便,腹部疼痛减轻了很多,但服第二剂药时,效果就没那么明显,我们即要求朋友最好带小孩来禀和堂面诊,这样可能辨证更加准确。

年10月22日,朋友带小孩来禀和堂复诊:

小朋友形体稍胖,面色青黄,弯腰捂腹,行走缓慢,口中呻吟不止,诉右下服阵发性胀痛不适,右下腹部拒按,按之痛剧,而疼痛部位无红肿之象;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恶寒,喜热饮热食,纳眠尚一般,疼痛无明显规律,四末不温,大便稍烂,每日2次,小便可,舌淡暗稍胖大,边齿痕,苔白腻上薄黄,脉沉细。

思虑良久,此定乃三阴之症,而缘何上药初效而后无果。《伤寒论》原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终予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当归23克、桂枝23克、芍药23克大枣25,

甘草15克、通草15,吴茱萸15克,川椒10

桃仁10熟附子30细辛23干姜15

×3剂本方加水ml,加入生姜30克切片及黄酒克,泡30分钟后再熬开75分钟熬至-ml,分5次服,每日一剂。

并嘱以吴茱萸克加粗盐炒热后用纱布包裹外敷右下腹疼痛部位,同时配合用生姜水泡脚祛寒。

10月28日晚,朋友兴奋的报喜,经过上述处理,小朋友疼痛这次服药后大为缓解,已经不叫痛了,现在吃完饭后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并且小朋友说这次的药还很好喝的。

10月29日又接到朋友电话,当日小朋友服药后突然发烧,体温高达38.5度,但无其他不适,给予生姜水泡脚后,小朋友一身微汗,烧也退下来了。现在小朋友一天都不怎么叫疼了,这个阑尾炎用中药控制住了,她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她也没想到中医药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可以让女儿免去那一刀,这就是医缘!

由于在考虑到寒湿散去,余邪未尽。病后恢复处方以小柴胡汤合小建中汤加减:

柴胡10黄芩5枳壳10白芍20

桃仁10甘草10乌梅10川椒10

炒黄连3干姜10桂枝10苡米30

茯苓15法夏20白术20生姜2片

×3剂

上方经观察几日,小朋友未再发作腹痛,饮食、睡眠、大便均属正常。

继续给予理中汤善后!

总结:治疗过程之六经辨证分析:

赞赏

长按







































全国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援助
白癜风那里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zz/1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