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腰痛了一个星期,想到上班一大堆的事,想到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等着还……贴块膏药,忍着!
脚痛了一个月,看骨科说骨头没问题,看神经内科也没查出啥毛病,痛得凶忍着又难受,可不忍着又有什么办法!
人家做完手术痛两天,我做完咋就痛了那么久,是不是我这个人太娇气?
数据显示,在中国,大约有一亿慢性疼痛患者。然而,在他们之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会选择采取干预措施[1]。
“疼有什么大不了,忍一忍就过去了!”
“止疼只能吃药,止疼药吃多了会上瘾……”
对于疼痛,这是两个十分普遍的认知,而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疼痛是病吗?
作为疼痛科医生,我们经常见到长久受到疼痛困扰的慢性疼痛患者,他们中很多人都在疼痛发生之初选择了“忍”。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里,疼痛是一种症状,只不过是造成疼痛症状的疾病有很多种。
但您知道吗,疼痛本身其实也是一种疾病。
01
痛不是病
只是症状
专家说:错,疼痛尤其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病,得治!
长期以来,大家错误地认为身上痛是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只要病治好了,痛也就跟着消失了。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我们已经明确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其病变部位在神经系统,如果没找到这病根,恐怕这痛是没办法缓解的!比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疼痛等,本身就是病,治好了疼痛,病也就好了。
02
忍一忍
就好了
专家说:痛,真的没必要再忍,来看医生!
“伤筋动骨一百天,痛过百天就对了!”
“做完手术,就该痛呀!”
各位朋友,这种观念要不得!痛就不要忍,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果一直拖着不去看医生,很有可能使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甚至终生不愈。但如果积极治疗,是有很大机会康复的。目前,95%的慢性疼痛都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03
哪里痛
看哪个科
专家说:错!很多慢性顽固性疼痛,需要看专门的疼痛科。
如果身体突然这儿痛那儿痛,那么该去专科门诊还是疼痛科呢?下面给大家说两点原则:
第一,急性、由原发性疾病引起的疼痛,应就诊相应科室。比如突发心绞痛要去心内科,突发急腹症就诊普外科等。当然,很紧急的情况是可以直接去急诊科的!
第二,慢性顽固性疼痛,包括疼痛没有查出病因或査出病因目前无法根治的,则要到疼痛科治疗。
具体而言,下面这些跟痛相关的疾病,疼痛科可以治:
急性疼痛
由于疾病原因,如阑尾炎、骨折等导致的疼痛。
由组织损伤带来的急性疼痛其实是身体的一种预警机制,能及时提醒我们去躲避伤害并寻求帮助和医治,把对机体的影响降到更低。
慢性疼痛
一般3个月以上的疼痛即可称之为慢性疼痛,就该当作疾病来看待,需要接受系统的诊断、治疗。
比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明明带状疱疹皮疹都消退了,但局部皮肤还感觉疼痛,甚至会疼几十年。
疼痛真的忍一忍就好吗?
想靠时间疗愈疼痛或单纯“忍”痛其实是一种误区,实际上可能会越忍越疼。
疼痛也有“小情绪”,疼的时间越长,对疼痛的反应也会越剧烈,开始的轻微疼痛可能在三个月或一年后变为难以忍受的剧痛。
04
治痛就是
吃止痛药
专家说:错!你来疼痛科看一下,就晓得我们有多少治疗手段了!
止痛药当然不能乱吃,但急性疼痛出现时,别对止痛药过度担忧。急性疼痛时,应优先处理急性症状,适度使用医师所处方的外用、内服止痛药。
在医师处方下使用必要的止痛药无需太过担心;亲朋好友之间流通或赠送的药物,常造成药物滥用,尤其以止痛药严重。但有些患者额外购买药物,甚至分送亲友,造成药物滥用及错用风险增加。
我们不要非常的排斥医生开的止痛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止痛药是有瘾的,我们不能自己胡乱的使用,如果经常吃的话会对我们的胃黏膜、肾脏等器官带来很大的伤害。有很多人都是滥用药物结果出现很多不良的反应,常见的就是用止痛药了。
05
治疗后
不再痛
专家说:错!疼痛可能会反复,治疗贵在坚持!
慢性疼痛是一种慢性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都存在发作期和缓解期,病情可能会反反复复,有些甚至需要反复治疗和终身服药。对于这类疾病,治疗的目的并不是完全消除疼痛,而是缓解症状,预防发作和并发症,改善功能。
反正,面对折磨人的痛,持续两天以上的,都不要再忍了。人生苦短,何必硬是要修炼成“忍者神龟”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