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病为外感风热,猝然发病,且有明显红肿热痛的眼病,故名暴风客热。
最早见于《银海精微》:"暴者,乍也,骤也,陡然而起,治法疏风退热,发散风热。白仁壅起,包小乌暗,疼痛难开,此时肺经受毒风不散,久则发热攻入眼中,致令白睛浮肿,名曰暴风客热。宜服酒调散补肝汤(藁本、白芷、车前子、石决明、天麻、赤芍、防风、细辛),用搜风煎(陈皮、秦艽、防风、细辛、黄连、木香)洗服。"
本病类似于西医学的急性结膜炎。
病因病机:多因风热之邪外袭,客于内热阳盛之人,内外合邪,风热相搏,上攻于目,故猝然发病。
临床表现:多骤然发病,患眼睑红肿,白睛红赤,羞明多泪,或眵泪胶粘,甚则赤痛较重,白睛浮肿,可见灰白色伪膜附着,拭去复生。全身多兼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口渴,溲赤便秘等。如不即治或治之不当,每易发生星点翳障等。
诊断依据:
一、骤然发病,胞睑红肿,白睛红赤,甚则白睛赤肿隆起,多眵。治不及时,可致黑睛边缘生翳。
二、睑内面红赤,粟粒丛生。
三、患眼沙涩,灼痛,刺痒,畏光,眵泪胶粘。可伴恶寒发热,鼻流涕等症。
2
内治:
(一)风重于热
主证:胞睑肿胀,白睛红赤,痒痛兼作,粟粒丛生,羞明多泪。全身多伴有头痛鼻塞,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
证候分析:胞睑肿胀,白睛红赤,痒痛兼作,粟粒丛生,羞明多眵者,乃风邪作祟之表现。因主要为风邪外袭,内热不重,故全身症有头痛鼻塞,恶风发热,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等。
治法:疏风解表,兼以清热。
方药:羌活胜风汤加减。本方是以祛风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其中以柴胡、荆芥、防风、前胡、羌活、独活、薄荷等七味祛散风邪;川芎、白芷可散邪通络活血;白术、甘草、枳壳调脾胃,以助升发之气;黄芩可清上焦热,而桔梗可引药上行,并开肺气。如风邪不盛,可去羌活、独活。
中成药:可口服防风丸、荆防败毒散、伤风祛毒胶囊、热退眼通片等。
(二)热重于风
主证:白睛浮肿,赤痛较重,胞睑红肿,眵多胶结,重者可见灰白色伪膜附着,热泪如汤,怕热畏光。全身并见口渴溺黄,苔黄脉数等,甚则可有大便秘结,烦躁不宁。
证候分析:火热之邪侵扰于上,兼心肺素有积热,故而局部与全身症状均以实热之症为主,如胞睑及白睛红肿,眵泪胶结,怕热羞明,及口渴溺黄,大便秘结,烦躁不安,脉数苔黄等,皆是热重之象。
治法:清热泻火,兼以疏风。
方药:泻肺饮加减。石膏、黄芩、桑白皮清热泻肺;栀子、连翘、木通、甘草清心导赤;羌活、防风、荆芥、白芷祛风散邪;赤芍活血止痛;加枳壳可行气导滞;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芒硝泻火通腑。
菊花通圣散:防风、连翘、麻黄、薄荷、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芒硝、石膏、桔梗、黄芩、白术、栀子、荆芥穗、滑石、甘草、菊花。毎服九克,加生姜三片,水煎,食后服。
《医宗金鉴》云:暴风客热胞肿疼,泪多痒赤胀白睛,源于肺热招风郁,菊花通圣可收功。先宜外洗,后用菊花通圣散,内清邪热,外散风邪也。
中成药:可口服解热祛风冲剂、清热泻火丸、清火栀麦片、眼疾灵散等。
(三)风热并重
主证:白睛赤肿,疼痛而痒,恶热畏光,泪多眵结。全身症有头痛鼻塞,恶寒发热,便秘溲赤,口渴思饮,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
证候分析:患者平素内热较重,而复感风热之邪,表里交攻,故局部及全身表现风热并重之征。
治法:祛风清热,表里双解。
方药:防风通圣散加减。方中主要以荆芥、防风、薄荷、麻黄疏风解表;大黄、芒硝、滑石、甘草通二便,泻里热;栀子、黄芩、连翘、石膏、桔梗清热泻火,解肺胃之热;再配当归、白芍、川芎、白术和血理脾,使全方祛风而不伤表,泻热而不伤里,收到表里双解之功。临证应用当根据恶寒发热之轻重,便秘溲赤之程度加减化裁。如便秘甚,加芒硝,以助泻火通腑;口渴引饮者,加天花粉清热生津,且有助于消肿排脓。
银翘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银花10克,连翘15克,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菊花10克,薄荷10克,蝉衣10克,荆芥5克,防风10克,车前子10克,生地10克,白茅根30克,生甘草6克。口干咽痛加牛蒡子、桔梗各10克;大便干燥加草决明30克、生大黄5-10克;结膜出血加大蓟10克、槐花10克;畏光流泪加白蒺藜、木贼草各10克。
中成药:可口服伤风清热颗粒、小柴胡冲剂、和解退热散等。
四、邪热伤阴
症状:病后日余,眼干涩不爽,结膜充血;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则:养阴清热。
方药:养阴清肺汤。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门冬12克,白芍12克,牡丹皮12克,浙贝母12克(打碎),薄荷12克(后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随证加减:如结膜充血较重者,加地骨皮、菊花、桑白皮,以加强清肺热、利肺气之功。
中成药:可口服六味地黄丸、枸菊地黄丸、阴虚清热冲剂、潮热蒸骨散等。
3
外治:
(—)黄连西瓜霜眼药水;熊胆眼药水滴眼。
(二)胆汁二连膏涂眼。
(三)桑叶30克,银花10克,野菊花10克,加凉水毫升浸泡10分钟,用文火煎沸15分钟,稍凉片刻,待药液热气能使眼睛耐受时,趁热熏患眼10分钟,然后过滤取药液,用消毒纱布蘸药反复洗患眼5分钟,每日1剂,熏洗3次。
(四)鲜侧柏叶适量,白蜂蜜少量,冰片少许。先将侧柏叶洗净捣烂,再将冰片捣研均匀,然后加白蜂蜜搅拌调成糊状,将药糊敷在患眼上(闭眼),每日换敷3次。
4
针刺疗法:
可针刺合谷、曲池、攒竹、丝竹空、睛明、瞳子体等穴。
点刺攒竹丝竹空、太阳、耳尖放血。
5
饮食调养法:
(1)金银花茶:金银花10克,霜桑叶10克,车前草10克,白芷10克。将药加水煎汤,以药汤代茶饮用,一日多次。
(2)地黄菊花粥:地黄50克,粳米克,菊花10克,蜂蜜30克。先将地黄煎取药汁备用,再将粳米加水煮粥,沸后加入地黄汁和蜂蜜煮成稀粥,待粥将煮成时,加入菊花搅拌稍煮即可。口服1-2次。
(3)枸杞叶二两,鸡蛋一只。稍加调味,煮汤吃,每日一次。
己亥年辛未月癸亥日壬申时
文章已于修改最好的白癜风专家白点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