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病痛,爸爸妈妈肯定很操心。哪怕半夜睡得正香,宝宝不舒服,为了宝宝身体着想,医院看医生也是常有的事儿。但有些病、痛虽然不会危及宝宝的生命,也不是重症,却比较难治疗,会让宝宝觉得不舒服。
(一)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的宝宝睡觉的时候会有明显的鼾声,张着嘴巴呼吸,睡眠不安时常翻身,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本病常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合并存在。
腺样体肥大的宝宝睡觉时往往口呼吸,有较大的鼾声
腺样体肥大常见原因为炎症如急慢性鼻炎,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等反复发作,使腺样体发生病理性增生。导致鼻阻塞加重,阻碍鼻腔引流,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又刺激腺样体使之继续增生,形成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
也因为腺样体不能直接观察到,所以给孩子治感冒的时候并不能发现腺样体肥大。实在影响呼吸的、且到了要切除的地步,一般是两岁以后。六岁以前是腺样体的增殖期,即使是药物也很难控制住腺样体肥大的情况。若宝宝在婴儿时期存在腺样体肥大,因为会影响睡眠,婴儿期的宝宝特别需要睡眠,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脑部的发育。
认识有几个腺样体肥大的孩子,从婴儿期就存在腺样体肥大,因为婴儿期无法有效的治疗腺样体肥大,即使在三四岁的以后得到有效治疗,记忆能力仍然比较差,在认知能力上表现出迟缓,年龄再大些的时候显示出学习障碍。
最好预防腺样体肥大的方法尽量就是不要让孩子感冒。
(二)腮腺炎
宝宝腮腺炎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因为大多数的宝宝在腮腺炎出现的头一个星期可能会出现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等的症状,打了消炎针以后,可能宝宝的烧退下来,也不呕吐了,宝宝精神状态也不错,但是小脸蛋还是肿肿的。
虽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大剂量使用青霉素或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等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能较有效减缓腮腺炎症状,但对宝宝难以实现。宝宝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往往都是保守治疗,贴贴仙人掌片、涂一些药在患处。保守治疗时腮腺炎好得也慢一些。
小儿腮腺炎本身并非重症,但并发症较多,有些病情还较重:①神经系统并发症;②生殖器官并发;症③急性胰腺炎;④感音性耳聋;⑤其他并发症。
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一般的球蛋白对本病的预防效果可疑。自动免疫:目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属于国家免疫规划接种,初种对象为8月龄和18~24月龄各1剂次,皮下或肌肉注射。
在宝宝8个月以前比较难预防,身边有其他宝宝有腮腺炎的时候,尽量和自己的宝宝隔离开。(三)肠绞痛
肠绞痛不是病,但宝宝痛起来真要命。
肠绞痛发作时,宝宝面部渐红,持续大哭
婴儿肠绞痛是指有些小婴儿会出现突然性大声哭叫,可持续几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哭时婴儿面部渐红,口周苍白,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双足发凉,双手紧握,抱哄喂奶都不能缓解,而最终以哭得力竭、排气或排便而停止。这是由于婴儿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或肠胀气引起的疼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常发生在夜间,多半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婴儿,并多见于易激动、兴奋烦躁不安的婴儿。
这种疼痛不能通过药物治疗来减缓宝宝的疼痛,好在肠绞痛一般在宝宝三个月以后就会减少。
(四)倒睫
有的宝宝出生的时候比较胖,鼻根部扁平,发育欠饱满,加上有的患儿有下睑赘皮或者联合有内眦赘皮,可以造成下睑倒睫或者造成下睑内翻,程度较轻的宝宝可随年龄增长而自愈(有的宝宝两三岁就自愈,也有的孩子到五六岁才自愈)。
下眼睑睫毛往内
因为睫毛倒插在眼球表面,宝宝的眼睛可能会发红、眼屎多、流泪甚至角膜发炎。
治疗的方法对幼小的宝宝又不适用:①拔除法;②电解法;③冷冻治疗;④激光治疗;⑤毛囊切除治疗。即使宝宝觉得不舒服,经常揉眼睛,家长能给予的帮助也很少,只希望宝宝倒睫这种情况能随宝宝长大慢慢自愈。
愿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临产前一周,这4件事孕妈妈做好了,生产时不仅省心还会更顺利
孕妇什么时候就不能开车了?别不当回事,当妈妈的一定要记牢!
怀孕后最轻松的不是5、6月份,而是这个月,经历过的人都知道
白癜风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