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人体器官,有的人已经把其切割,有的人正打算切割,而有的人开始认识其作用誓死保留!
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器官和它最新的一些相关研究进展。
说到人们为什么要切除阑尾,那就不得不说阑尾认识的盲区和阑尾炎惊人的杀伤力。几百年来,人们一直都认为阑尾对身体不但没有益处,还时不时发炎带来危险。阑尾炎发作起来的效果有点惊天动地,往往会令人痛不欲生。尤其急性阑尾炎发作的时候,如果不能迅速得到医治,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腹腔脓肿、化脓性门静脉炎、阑尾穿孔等。所以导致大家一致认为阑尾没用,而且还有害,必须切除以备后患这么一个观念。
阑尾是什么?
阑尾又称蚓突,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远端游离并闭锁,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因此你会听说过种种阑尾的不同位置。
阑尾是一个淋巴器官,其淋巴液回流方向与静脉血回流相一致,可达回结肠淋巴结。阑尾的淋巴组织在出生后就开始出现,12~20岁达高峰,以后渐减少,55岁—65岁渐消失。
来自美国中西大学的研究员们,为了搞明白阑尾在进化压力下几度消失又几度复现,他们追踪溯源了各种哺乳动物在过去的万年中的发展过程,研究了阑尾的出现、消失以及再现。他们发现,这个器官在哺乳动物的进化中进化了最少29次——很可能多达41次,并且最多只消失了12次。团队说道:“这个统计数据充分地表明对于阑尾这个结构来说,出现比消失更具有选择价值。”
阑尾——有益菌的保护伞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人类阑尾可能存在的功能,最新研究发现,阑尾不是没有作用的器官,而是默默贡献的无名英雄,是消化道内友好细菌的仓库,是消化道疾病后恢复肠道菌群,维持菌群稳态的重要器官。
支持这项假说的最好的一个证据就是一篇的研究,研究发现那些没有阑尾的个体比起有阑尾的个体,发生梭菌性结肠炎的概率是后者的四倍。根据《科学美国人》杂志解释,有完整阑尾的个体在发病案例中占了11%(根据位于纽医院报道),然而没有阑尾的个体占了案例的48%。
《自然免疫学》杂志年发表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GabrielleBelz教授和法国EricVivier教授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阑尾对维持消化系统健康非常关键,产生这种作用的是一类特殊免疫细胞固有淋巴细胞。固有免疫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免疫效应细胞。其在个体出生时就已具备,可对侵入的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亦可参与对体内损伤、衰老或畸变细胞的清除,并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对于免疫系统存在缺陷的人来说,固有淋巴细胞非常重要的。这些细胞能保护阑尾避免细菌感染,协助阑尾成为好细菌的天然“水库”,对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显示,阑尾有助于微生物组中有益细菌的重新生长。某些情况下,医生需要通过粪便移植,把健康人的肠道菌移植给患者,为患者肠道重建健康细菌。如果有一个健康的阑尾,可能就不需要进行这样的治疗。Belz教授解释道“固有淋巴细胞在维持阑尾功能完整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健康人体内的免疫系统设置了多层次免疫防线,当一层防线被破坏的时,还有后备军对抗感染。这些细胞对免疫系统存在缺陷的人,比如正在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非常关键,它们负责在消化系统中对抗细菌感染。当其他免疫细胞被消灭的时候,阑尾中先天淋巴细胞ILC却能存活下来,起到不容忽视的保护作用。”
近些年的研究也探讨了阑尾中存在菌群的一些机制。阑尾中存在大量的肠相关淋巴组织,这些淋巴组织被认为可以提供免疫功能,在这种淋巴组织中发现了免疫球蛋白A、粘液和蛋白质等,而这些物质会辅助有益细菌菌落生长生长成一种生物膜,而且在阑尾中的生物膜浓度比人体结肠其他区域的都要高。从这些发现中可以得出结论,阑尾为一些有益细菌提供了避难所,保证即使是在严重腹泻时,有益菌群也能够存活下来并在肠道恢复健康后继续工作。
所以,阑尾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免疫系统器官,对于肠胃功能的破坏后的恢复、人体自身的系统稳定和维持菌群稳态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需要切除阑尾医院临床医师建议慎重抉择。切割且珍惜!!!
参考文献:
RankinLC,Girard-MadouxMJ,SeilletC,MielkeLA,etal.ComplementarityandredundancyofIL-22-producinginnatelymphoidcells.NatImmunol.Nov30.doi:10./ni.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果您认为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本文作者联系,我将尽快按照您的旨意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