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热,
正值急腹症的高发期。
提起急腹症,
很多人想到的是急性阑尾炎,
还有偶尔出现的重症胰腺炎,
而急腹症中还有一种疾病,
不如急性阑尾炎常见,
病死率也没重症胰腺炎高,
但依然不能被小觑,
它就是
急腹症中的“路人型”杀手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哎呦~,医生,我肚子疼得不行了,快点给我看看……”今年2月25日上午,医院肝胆胰外科门诊,正在就诊的一位高龄患者这样告诉医生。进一步询问知,患者陈老太太,今年85岁,从年12月底至年2月20日,像这样的疼痛已经发生好几次了,但陈老太一直未放在心上。2月25日,陈老太腹部疼痛加剧难忍,同时伴有发热、黄疸……在儿女的陪伴下,医院就诊,并被收住肝胆胰外科。
收住肝胆外科后——“经检查诊断,陈老太太患有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顾亚奇告诉记者,“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由于胆管梗阻和细菌感染,胆管内压升高,肝脏胆血屏障受损,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循环,造成以肝胆系统病损为主,合并多器官损害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如需氧菌混合性败血症、内毒素血症、氮质血症、高胆红素血症、中毒性肝炎、感染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是胆道疾病患者死亡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
考虑到陈老太太的年龄及其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确保陈老太太的生命安全及治疗效果,医院肝胆胰外科顾亚奇主任、杨健康副主任、余红东主任经研究决定,为陈老太太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
由于患者年龄大,该手术风险高、难度大,肝胆胰外科及导管室团队共同协作,术后鼻胆管引流通畅,引流出脓性胆汁,后患者黄疸、腹痛消失,体温恢复正常,陈老太太手术很成功。患者手术后第二天顺利出院。不久前,医院复诊时,身体已经恢复。
(术中行ERCP,造影见胆总管多枚结石)
患者行ENB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前来复查的陈老太太,目前已经恢复良好)
肝胆胰外科主任顾亚奇进一步介绍说,
“目前,我们科室采用‘微创+快速康复外科’的治疗理论,例如胆囊手术,患者从住院到手术再到出院,只要48—72小时,术前,帮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抗生素治疗,这样患者在术后不需再住院进行消炎治疗。术中对疼痛切口进行局部神经阻滞,有助于减少患者术中和术后疼痛。虽然微创手术出血少,但这对医生技术要求非常高,医生需要对肝胆血管及胆管进行逐个分离处理,以保证手术的安全与疗效。这种治疗理论不仅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也节省了患者住院费用和时间。”
采访结束时,顾亚奇主任还补充说,该手术中采取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用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造影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的技术。此技术由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院进修学习后引入,因ERCP不用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
如同胃镜一般的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简便有效地解除了胆道梗阻的问题,通过引流达到减压、减黄、取石的目的,结合顾亚医院学习引入的免T管的自制可溶性支架在胆道手术的应用,可以在适合病人的情况下达到最微创的治疗目的,使广大患者用最少的花费和在最短的住院时间基础上快速康复。
编辑王艳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