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三农苦瓜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想知道白癜风疾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啥 http://www.gs218.com/helongl8in/admin_login.asp

春夏之季时晴时雨、干湿交替,苦瓜白粉病发病率高、发病重,严重影响苦瓜的产量和品质。本文我们将对苦瓜白粉病防治作个探讨。

苦瓜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一、发病症状

苦瓜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亦危害茎蔓和叶柄。病症最早从下部老叶出现,迅速向上蔓延,最快10天即可到达苦瓜顶部。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和背面出现近圆形白色粉斑,随着病情发展,白色粉斑越来越多,逐渐连结成片布满叶片,看上去就像是撒上了一层面粉,后期叶片变黄、干枯,使植株生长受阻,影响结瓜。

二、传播途径

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以闭囊壳或菌丝体在病残体或寄主上越冬。带病组织上的闭囊壳及分生孢子,有可能成为下一年白粉病的初侵染来源,也可能由其它寄主传来。翌年产生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靠风、雨、昆虫等传播到叶上进行初侵染。病害的再侵染则靠病叶病斑上的无性态分生孢子,由气流传播,在田间害主间辗转传播,从表皮直接侵人。

雨水风昆虫

三、发病条件

苦瓜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区间为20~30℃,最适萌发温度为25℃。该病菌喜温湿,亦耐干燥,田间湿度大,温度适宜时容易发生。尤其是天气时晴时雨,干湿交替频繁,且带有大量白粉病菌源时,白粉病传播快发生重。

另外,偏施氮肥,田间管理差,日照少,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差,土壤粘重,低洼潮湿利于发病。

四、防治方法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用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白粉病抗性较强的品种,如桂农科三号、如玉45、浙绿1号等,保持品种多样性,避免长期、大规模种植单一品种。

(2)种子消毒

用55℃温汤浸种30分钟,或高锰酸钾倍液浸种20分钟。

(3)嫁接育苗

采用嫁接育苗可以提高植株抗性,降低染病风险。

(4)清洁田园

定植前及时清除前茬作物残体,拔除棚内及大棚四周杂草。

(5)肥水管理

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增施磷钾肥,使用优质腐熟的有机肥。生长期间适当喷施3~4次磷酸二氢钾溶液等叶面肥,每隔15天1次,以提高植株抗病性。

最好采用地膜覆盖和膜下暗灌,干旱、空气干燥时及时浇水增湿,阴雨、空气湿度大时减少浇水,注意通风排湿。

(6)疏枝摘叶

适当摘芽整枝,及时摘除下部老叶、黄叶,促进植株通风透光。

二、物理防治

夏休闲期,进行高温闷棚,连续闷棚20天以上。生长季节选择晴朗中午,采用45℃闷棚2小时,随后缓慢降温至正常管理温度。

三、生物防治

根据病害发生程度选择不同生物农药。轻度和中度偏轻:可选择1%蛇床子素EW倍液(20kg水/亩)。中度:枯草芽孢杆菌(亿cfu/g)WP倍液,寡雄腐霉素(万cfu/g)WP1倍液,哈茨木霉菌(3亿cfu/g)WP1倍液喷施(15kg水/亩)。重度发生建议化学防治。

四、化学防治

预防用药: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倍液、50%醚菌酯干悬浮剂0倍液喷雾等。

发病后用药:可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倍液、42.8%氟吡·肟菌酯悬浮剂倍液、4%四氟醚唑水乳剂倍液、克/升戊唑醇悬浮剂倍液、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倍液等。

喷雾时要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匀,施药时避开高温,宜在阴天或晴天下午4:00-6:00进行。白粉病极易产生抗药性,注意轮换用药,以上农药使用方法按照说明书进行。

菜农小妙招

0.1%~0.2%小苏打(碳酸氢钠)溶液喷施到叶面,对于白粉病防控也有很好的效果。小苏打溶于水呈弱碱性,可以抑制真菌的生长蔓延,分解后释放出二氧化碳,还可以促进叶片光合作用,而且廉价、安全、无污染。

来源: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ss/9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