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阴道内带下量过多,或色、质、气味异常并伴全身和局部症状即为带下病。临床上根据带下的颜色分为白带、黄带和赤带三种。病因病机是饮食劳倦,损伤脾阳,湿浊内生所致,常见的证型是脾虚湿盛,症见带下白带量多,质粘稠,味腥,面色咣白,神疲肢冷,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腻,脉缓弱。黄带病因病机是饮食失节,湿热内生下注;或外阴不洁,湿毒内侵。常见证型是湿热下注,症见带下色黄,量多质稠,有异臭味,或伴阴痒,胸闷纳呆,小便黄涩,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赤带病因病机或因忧思伤及心脾,气虚失摄,或因湿热下注,湿毒外侵,热邪灼伤冲任。临床上常见二种证型:
①心脾气虚:带下色白加血丝,或淡红色带下,量多质稀无臭,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苔白,脉沉缓。
②湿热下注:赤带淋漓或黄赤夹杂,质稠气臭,阴部瘙痒,口苦口渴,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本病在现代医学中可见于阴道炎、宫颈糜烂、盆腔炎等疾病。
白带选气海、大巨、三阴交;
黄带选中极、三阴交、次髎;
赤带心脾两虚者选关元、三阴交、气海俞;
湿热下注者选中极、三阴交、次髎、血海。
保持阴部清洁卫生,积极治疗阴道炎、盆腔炎等原发病。
种拔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