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宝出生到三岁能基本跟大人交流的这个阶段里,哭通常是孩子跟家人交流最常见的方式。但是你真的明白孩子哭代表的不同含义吗?
宝宝哭闹大体上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
病理性哭闹是由于宝宝身体出现了不适的症状,此时宝宝的哭闹声会过于尖锐或低沉,并且持续时间长。这时家长就应该检查孩子是否有以下症状——
1.宝宝吃奶或进食期间哭闹不止,要检查孩子的口腔内是否有溃疡引起疼痛。
2.宝宝鼻塞影响正常呼吸,吃奶时时断时续。
3.宝宝哭闹时出现尖叫样啼哭,或边哭边击打自己头部,或有用头撞墙行为,警惕新生儿颅内出血或脑膜炎,应及时就医。
4.宝宝吃奶时耳朵贴到母体或牵拉时出现哭闹,检查宝宝外耳道有没有出现疮肿。
5.宝宝颈部、腋下、腹股沟部位受到触碰时啼哭,应仔细检查有无擦破溃烂。
6.宝宝半夜哭闹,有可能是蛲虫在夜间爬到宝宝肛周产卵引起奇痒。
7.排尿时啼哭,有可能存在尿道感染。
8.宝宝排便时哭闹,便便干硬,有可能撕裂肛周,引起疼痛,并伴有出血症状。
9.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呕吐、果酱状便,宝宝可能患上了肠套叠;持续性哭闹并伴有腹痛,则可能为急性阑尾炎。总之宝宝因腹痛哭闹不止情况相比其他不适更为复杂,必须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0.宝宝哭声似鸭叫,颈部强直、畏寒、发热并拒绝进食吸乳,可考虑咽后壁脓肿,应尽快就医治疗。
生理性哭闹则不外乎“冷、热、排泄、饿、渴、寂寞或惧怕”等原因,哭闹声一般由弱转强,并且声音洪亮
1.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如母乳不足,二次喂奶间隔时间过长或奶粉过稀,夏季炎热,宝宝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口渴都会引起哭闹。
2.尿不湿更换不及时、冷、热或宝宝被蚊虫叮咬、湿疹引起瘙痒,也会引发宝宝哭闹
3.包裹、衣着过紧影响呼吸或限制活动、衣着布料刺激皮肤引起不适。
4.经过训练后的宝宝在大小便前都会哭,半夜熟睡时膀胱充盈想小便会哭闹。
5.宝宝睡醒后,发现周围无亲人看护,寂寞或害怕也会引起哭闹。
综上所述,病理性哭闹和生理性哭闹的区别主要在于持续时间长短,宝宝哭声和状态。家长应注意区分,发现病理性哭闹,应及时就医。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