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生物圈
)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
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
C.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8.如图是消化系统组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淀粉在①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
B.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⑥肝脏,肝炎病人怕吃油腻
C.③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⑤小肠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9.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下面哪项?( )
A.血浆、白细胞
B.红细胞、白细胞
C.红细胞、血小板
D.血小板、白细胞
10.某人因车祸大腿受伤(如下图所示),鲜红的血液喷射而出。请据图判断受伤的血管及急救时控制血流的位置分别是()
A.动脉a处
B.静脉a处
C.动脉b处
D.静脉b处
11.下图是人体血液和血细胞的组成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④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是水
B.血液中具有运输功能的是④和③
C.血细胞中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具有吞噬作用的是①
D.③的结构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主要功能是运输二氧化碳
12.观察猪心并进行灌流实验。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⑨]是左心室,壁最厚,为体循环动力起点
B.[②][③]内流静脉血,[⑤][⑦]内流动脉血
C.[⑤][⑨]间有动脉瓣,[⑧][⑨]间有房室瓣
D.若紧扎④,从①向心脏灌水,水将从⑤流出
13.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B.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一次献血~毫升不影响健康
D.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14.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干纱布把小鱼包起来,只露出尾部
B.用放大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C.选择尾鳍作为观察部位,是因为尾鳍薄而透明
D.若观察到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则该血管为静脉
15.医院进行了葡萄糖静脉点滴后,感觉到了甜味。这是因为经过什么过程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渗入到舌上的味蕾的缘故?()
A.体循环和肺循环
B.肺循环和体循环
C.肺循环、体循环、肺循环
D.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16.图示人体血液流经血管a、b、c时,血液含氧量与血压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的血液来自心脏的左心室
B.与a相比,c管壁厚,弹性大
C.a中的血液是静脉血,c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D.b是身体各部分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
17.边哭泣边吞咽,食物容易掉入气管而引起咳嗽,原因是()
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B.食物太小,随空气进入气管
C.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
D.环状软骨扩大
18.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除尽快打急救电话外,还应采取()措施实施抢救。
A.人工呼吸
B.测量血压
C.静脉止血
D.测量脉搏
19.感冒了会感到鼻塞,闻不到食物的香味,这是因为()
A.病菌侵犯,味觉失灵
B.病毒阻挡,空气通过量少
C.病毒过多,鼻腔堵塞
D.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
20.下图为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
C.与甲相比,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营养物质
D.a、b的进出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0分。“[]”填写序号或字母,“”填写文字)
21.(6分)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无机盐、维生素等摄入量不足;缺铁性贫血现象普遍存在;多糖分、高脂肪的饮食习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丰富”等是导致学生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下图显示,不同人群中每天摄入的食物比例是不同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肥胖患者的饮食中_______和_______的摄入量较正常体重的人偏多。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铁易患______病,因为铁是红细胞中________的重要成分。
(2)我们每天都吃较大比例的粮谷类食物,因为粮谷类食物中的_________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3)小明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并未为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吃水果、蔬菜等________的食物。
22.(5分)为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40只幼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以糖类(淀粉)、脂肪、无机盐和水进行饲喂,B组以A组的食物加上牛奶进行饲喂。下图是40d内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所检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
(2)采用幼鼠而不用成年鼠进行实验,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每组均用20只而不用一只幼鼠做实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5)图中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
23.(5分)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1)第②支试管处理中存在一处错误,请将错误之处进行改正_____________。
(2)为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的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
(3)将这3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_____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答案写出一种即可)。
24.(6分)人在不同状态下,心率、血流量会发生不同的变化。请根据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人在休息及运动时血液流经某器官的速度,试分析:
①骨骼肌在运动时的血流量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生理意义______________。
②皮肤在运动时的血流量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生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
(2)据图1中运动及休息时胃、肠内的血流量变化,你认为应养成怎样的生活或运动习惯?_______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为比较谁的心脏更健康,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请分析回答:
第一步:分别测量在运动前静坐时的心率;
第二步:分别做如下运动:甲散步,乙慢跑,丙快跑,运动3min后停止;
第三步:在运动3min时、运动停止3min时、运动停止6min时,分别测量每人的心率,测量结果。
①运动停止时,________同学的心率变化最大。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3人中丙的心脏最健康,他们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请为上述实验提两点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25.(4分)图一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图中的a代表的物质是 ,毛细血管[5]汇合而成的血管是__________。
(2)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d方向离开肺泡时,图一中[3]______应处于_______状态,此时肺内的气压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26.(4分)下图为人体呼吸过程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填字母,“______”上填文字)
(1)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其交换结果是血液变成________血。
(2)过程[D]表示__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_______中被利用。
(3)图中运输氧的过程是[_______]。
本文版权为京师生物圈所有,转载或引用请联系授权。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