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堂孩子频繁哭闹,当心ldquo

千万别以为孩子发热就是感冒发烧,最近一段时间,天气温度变化大,引发宝宝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肠套叠高发。这个病虽然常见,但因大多数宝宝还不会说话,不懂得诉述病情,只有通过哭闹、呕吐、发烧等表现出来。肠套叠发生后,因肠组织感染引起发热,很容易被误诊,宝宝腹痛时家长一定不能大意。

什么是肠套叠

所谓肠套叠也叫“肠子打结”,是指腹内一部分肠管套入了邻近另一部分肠管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从而形成的一种绞窄性肠梗阻现象。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4~10个月的婴儿,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占婴儿肠梗阻的首位。

肠套叠的类型

根据肠套叠的发病人群和原因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此外套叠的发生区域极为广泛,几乎胃肠等所有部位都有可能出现。

1小肠型空肠、回肠是小肠的两个重要段落,因此就像自由组合一样,此处的肠叠套,会有空肠和空肠嵌入、回肠和回肠叠套、空肠和盲肠嵌套。2

回盲型急性肠叠套的一个元凶就是回肠和盲肠的嵌入,以肠瓣为嵌入点。

3

回结型结肠从回肠的末端套入,但是阑尾不进入。

4

多发型在一段肠管的不同位置出现多个叠套现象。

引起肠套叠的原因

肠套叠属于消化道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肠套叠,慢性肠套叠一般为继发性,70%的急性肠套叠发生者为2岁以下的儿童,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该病症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饮食原因

生后4~10个月,为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宝宝的肠道开始接触母乳以外的刺激物,由于婴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物的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肠套叠。

2.回肠和盲肠生理特性

回肠和盲肠叠套现象会在多数宝宝身上出现。婴儿期回盲肠游动性大,回盲瓣过度肥厚,小肠系膜相对较长,婴儿90%回肠瓣呈唇样凸入盲肠,长达1厘米以上。加上该区淋巴组织丰富,肠道很容易因为炎症或食物刺激后易引起充血、水肿、肥厚等情况,肠蠕动易将回盲肠瓣向前推移,并牵拉肠管,导致套叠的出现。

3.病毒感染

系列研究报道急性肠套叠与肠道内腺病毒、轮状病毒感染有关。病毒会导致肠道机能失调,一旦受到如内腺病毒、轮状病毒等侵袭,肠叠套出现的机率极高。

4.肠道痉挛

痉挛是宝宝肠道常见的现象,由于各种食物、炎症、腹泻、细菌毒素等刺激肠道产生痉挛,使肠蠕动功能节律紊乱此,可出现过快或逆蠕,很容易引起叠套。

5.神经失调

部分宝宝出现肠叠套可能是由于控制肠道的神经失调引起的,这些宝宝的交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极有可能存在故障。

6.遗传因素

一些宝宝的肠套叠,有可能来自家族的因素,父母或者近亲亲属曾患病,那么宝宝患上这种疾病的可能性较大。

7.先天性肠管畸形

先天性肠管畸形和其他器质性疾病如梅克尔憩室、先天性肠重复畸形等都会成为急性肠套叠的诱因。

8.慢性复发性肠套叠

多见于年长儿及成人,其发生原因常与肠道存在气质型病变而引起的继发性套叠,肠管器质病变常见有肠息肉、憩室、重复畸形、紫癜血肿、肿瘤及结核等。

小儿肠套叠的常见症状

1.哭闹

发病之初,宝宝高声哭叫,四肢乱动,片刻后腹痛缓解,宝宝安静下来。隔一段时间后,再次哭闹发作,如此反复,具有阵发性,因为肠蠕动是叠套的助力,它牵动肠管的移动,会产生疼痛感。一旦肠蠕动开始,宝宝就会哭闹,此时宝宝会用拒绝进食、手脚乱动等表达痛感,当蠕动波结束后,宝宝便会停止哭闹。个别宝宝无哭闹表现,仅有呻吟、烦躁和面色苍白。

2.呕吐

发病不久,消化系统失调,是肠道叠套带来的恶果,呕吐现象会在宝宝身上呈现。起初呕吐物为进食的东西,可能伴有胆汁,病情加剧时,可出现奇臭的粪便类液状物。

3.腹部肿块

部分肠道会因为叠套出现隆起,初期,肿块很容易在宝宝腹部被摸到,右上腹部可摸到腊肠样或香蕉样肿块。后期肿块变得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宝宝可能出现高热、精神差、面色苍白等中毒症状。

4.大便异常

血便是肠道感染的表现,肠道出现叠套6个小时后,绝大部分宝宝会排便,此时粪便会有血,稀薄,呈现胶冻样,暗红色果酱样,少部分宝宝没有,只是肛门处会有血渍。肠叠套导致了肠粘膜受损,因其嵌入致使供血不足,所以宝宝会出现出血、水肿等症状,其分泌的液体与肠液混合就造成了大便的异常。

5.全身异常

出现症状后的47小时,是空气灌肠的最佳时机。病情一旦耽误,没有及时治疗肠叠套,到了后期,宝宝的情况会异常危险。孩子的神经受到损害,会出现嗜睡、反应迟钝、脱水等症状。可能会因被套叠部分的肠壁血液循环受阻,使肠壁发生坏死、穿孔,导致腹膜炎,其中腹膜炎是病变的先兆,孩子会有休克,甚至是死亡的危险。

如果发现宝宝阵发性哭闹、呕吐等,应警惕是否肠套叠,医院治疗。

专家简介:

范震岩,医院电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华大学,从事电诊工作十八年,先后在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医院进修学习,有着丰富的经验。

业务专长:

肝胆系统:胆总管囊肿,胆道闭锁等。

泌尿系统:泌尿系畸形,泌尿系感染。

消化道疾病:消化道畸形(肠重复畸形等),阑尾炎、肠套叠、肠旋转不良等消化道急症。

小儿各种心脏疾患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川崎病、心包积液、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及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内膜垫缺损、法洛氏四联症、肺静脉异位引流、肺动脉闭锁等)。

责任编辑:李萍编辑:李沛珊

目前+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ss/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