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需要通过影像科医生进行明确的诊断或辅助诊断。一份完善的影像报告是影像学诊断医师通过各种影像手段观察病人身体内部情况,加以描述、综合分析、评估和判断而成。影像报告的规范书写是保障诊断质量的首要环节,尤其是对于急腹症的诊断,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临床干预。
本栏目与新医院放射科关文华主任医师合作,以札记的形式,选取一些典型的急腹症病例,附以较为完整的CT诊断报告,以此共同提高对急腹症影像表现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急腹症CT诊断报告札记01
急性阑尾炎
急腹症CT诊断报告札记02
粘连性肠梗阻
急腹症CT诊断报告札记03
绞窄性肠梗阻
急腹症CT诊断报告札记04
消化道穿孔
急腹症CT诊断报告札记05
胃溃疡
急腹症CT诊断报告札记06
肠脂垂炎
急腹症CT诊断报告札记07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急腹症CT诊断报告札记(8)
胃肠道憩室
急腹症CT诊断报告札记(9)
急性胰腺炎
急腹症CT诊断报告札记(10)
异位妊娠
可怕的“水宝宝”
患儿女,20月。
?病史:间断呕吐2天。
?现病史:2天前患儿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血液,有时呕吐胆汁,不能进食,可少量进水,体温最高37.5摄氏度。患儿呕吐不能缓解,患儿精神查,家属未观察到患儿排气。行胃肠减压可见绿色引流物,患儿未再呕吐,小便正常,大便灌肠排1次后后未再排气、排便。
?CT图像:
?影像表现:腹腔内多发小肠积液扩张,并可见多发气液平,较宽处肠管横径约28mm;位于右上腹(Se:2Im:20-22层面)约平腰1椎体下缘层面,冠状位(Se:2Im:10-13层面)显示局部小肠肠管扩张-狭窄移行带显示,局部呈“鸟嘴样”表现,尖部指向中线侧,临近部扩张肠管管壁光滑,未见明显粘膜结构,管腔内密度欠均匀。右中腹见萎陷小肠肠袢。结肠内少量积气,未见扩张。位于双侧结肠旁沟下缘处见弧形积液。
肝实质内未见异常密度灶,肝脏表面光滑,肝叶比例协调,肝裂不宽,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胆囊不大,壁不厚,内未见异常密度灶。脾不大,质均匀。胰腺大小形态属正常范围,未见异常密度灶;双侧肾脏、肾上腺大小形态未见异常。腹膜后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子宫无明显异常。膀胱充盈良好,壁不厚,内未见高密度灶。盆腔未见明确异常密度灶及肿大淋巴结。
?影像诊断:
1.考虑单纯性机械性小肠梗阻,梗阻部位位于近段回肠,梗阻原因暂不明确。
2.腹腔少量积液。
要点:
(1)机械性肠梗阻的CT诊断思路:
(2)梗阻部位的识别:识别移行带/交界区/过渡点,是通过识别近端扩张肠管与远端萎陷肠管之间的直径变化来确定,往往呈“鸟嘴样”表现。
梗阻点以近的小肠扩张(成人>3cm;儿童>2cm);
梗阻点:过渡点/移行点(扩张-萎陷移行部);
梗阻点以远的小肠萎陷。
单纯性小肠梗阻——一处扩张-狭窄移行带;闭环性小肠梗阻——两处或更多扩张-狭窄移行带。
(3)梗阻原因:经验法则——梗阻原因的答案几乎总是在过渡点附近,多数肠壁内原因表现为局部管壁增厚;多数肠壁外原因都与转变点相邻,并且通常具有相关的肠外表现;多数肠腔内原因表现为腔内“异物”,其成像特征不同于其余肠内容物。
肠管外原因
肠壁内原因
肠腔内原因
粘连带
克罗恩病
肠结核
胆石性肠梗阻
疝
肿瘤
胃肠结石
子宫内膜异位症
放射性肠炎
异物
肿块
壁内血肿
血管
肠套叠
(4)本病例的病因是什么?——“水宝宝”?
“水宝宝”是一种颜色绚丽的小珠子,质地较软,大小不一,小的如同米粒,大的直径能达1厘米,又名水精灵。水宝宝的成分是一种吸水性树脂,一般是用淀粉混合丙烯腈或丙烯酸酯制成。把它放入水中很快会长大变成大珠子,一些水宝宝最大可以膨胀到兵乓球那么大,甚至还能“生”出小珠子。小宝贝喜欢水宝宝,在玩的过程中,却容易发生误服的风险。一旦吞服下区,和胃肠道内的液体接触,水宝宝同样会“长大”,就存在堵塞肠管的风险——发生肠梗阻。
(5)关于本病例的思考:
儿童发生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主要是由于肠壁因素(肠套叠)和肠腔内因素(异物)。寻找梗阻部位对于病因诊断至关重要。在排除肠套叠后,要注意观察梗阻部位近段扩张肠管内是否存在异常密度灶,以寻找异物的可能。
病史虽然很重要,但是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往往不易追问处相关的病史。对于阳性密度异物CT较容易发现,而像本病例的异物为水宝宝,CT上不易分辨,需要调整窗宽、窗位进行观察。(下图中彩色区域采用Snagit图像编辑软件的突出区域功能显示)。
课程推荐
目前上线30节课,好评多多,学员超过人。原价元,优惠价元,优惠截止日期至课程全部上架。购买后请加管理员,提供购买截图即可入群。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