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昌,线针刀、弧刃针发明人,医院疼痛科创科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颈肩腰腿痛与针刀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颈肩腰腿痛医师学会秘书长,“针灸界中华十大影响力创新人物”获得者,首届“新针灸运动”全国委员会主席。
弧刃针治疗重症肩周炎73例临床研究
王学昌1程少丹2马迎存1张董喆1张中义1
(1医院疼痛科郑州;2上医院)
摘要
目的:研究弧刃针治疗重症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弧刃针治疗重症肩周炎的优势。方法:年7月-年6月,纳入符合重症肩周炎诊断标准的患者73例,均采用弧刃针治疗,每周1次,3次为1疗程。
结果:73例重症肩周炎患者,治愈69例,明显好转2例,好转1例,无效1例,有效率98.63%。结论:弧刃针治疗重症肩周炎疗效确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弧刃针重症肩周炎疗效评定标准疼痛测定
1引言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也叫关节囊炎、漏肩风、凝结肩,因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又有“五十肩”之称。肩周炎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由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粘连,引起的以肩关节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症候群[1]。多因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等因素引起。目前,治疗方法较多[2-6],但效果不一。年7月-年11月,采用弧刃针治疗重症肩周炎7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临床资料
2.1一般资料本组共73例,其中女57例,男16例;左肩55例,右肩18例;病程2个月-36个月,平均(6.5±4.2)个月;年龄45-79岁,平均平均(48.26±7.68)岁。
2.2自拟肩周炎诊断标准:①肩周有广泛疼痛等症状;②有明确多个压痛点;③多个方向主动活动受限;④多个方向被动活动受限;⑤影像技术(X线、CT、MRI、超声、红外热像、放射性核素等)检查除骨量减少外一般无明显异常;⑥排除肩关节急性外伤性疼痛、肩袖损伤、冈上肌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颈椎病、骨肿瘤、结核、心脏病等疾病。
2.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肩周炎诊断者,且符合肩周炎病情严重程度标准[7]中重症肩周炎的诊断标准者。以患肩取“反手挠背”、“梳头”、“高举”3个动作受限程度(即患侧手指所能达到部位)分度,共分5度,标准如下图:
说明:①:1~4线共形成5个区域,自下而上分别为Ⅰ~Ⅴ度。其中Ⅰ度严重,Ⅱ度重度,Ⅲ度中度,Ⅳ度轻度,Ⅴ度基本正常。②:高举时,面对墙壁立正,健肢高举,患肢伸直高举所能达到相应健肢的最大高度。③:诊断时,则取3个动作中受限最严重度数者。
3治疗方法
3.1弧刃针治疗操作步骤:(1)体位:①患肩外展、外旋45°仰卧位,②患肩在上侧卧、患侧上肢尽最大限度上举位;③患肩在上侧卧,最大限度的反手挠背位。上述具体体位选择应根据治疗点不同相应改变;(2)定点:根据上述体位依次选取喙突、盂下结节、肱骨小结节嵴等处标记,部分患者还需要处理胸大肌上臂止点处、小圆肌止点、冈上肌止点、冈下肌止点等;(3)消毒、铺巾:肩部常规消毒、铺巾;(4)进针:选取0.7×38mm规格弧刃针,使针体与皮肤垂直,快速进弧刃针,直达皮下;(5)松解:对病灶点进行松解、细细体会手下感觉,松解时多可闻及“咔嚓”声响,当手下有落空感或突破感时停止;(6)快速出针;(7)保护。
3.2功能锻炼术后均要求患者行上举肩关节、反手摸背两种静力性锻炼。锻炼要点:患者面对墙面站立,挺胸昂首,两足并拢抵墙,①尽力上举肩关节:双侧肘关节伸直位,双上肢上举到最大限度后,在中指最高点处的墙面上划一横线作为标记并坚持;②反手挠背:双上肢最大限度的反手挠背;③以患者所能承受最大限度的疼痛为度。④两种锻炼交替,时间不限,但尽可能长。——上法可让患者通过患肢高度变化即刻了解到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了解到每日治疗进展,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
4结果
本组73例重症肩周炎患者均采用弧刃针治疗,根据疗效评价标准[7],治愈69例(11例弧刃针1次愈,23例2次愈,31例3次愈,4例4次愈);明显好转2例(皆治疗3次),好转1例,无效1例,有效率98.63%。2例好转及无效的患者均为对疼痛敏感,依从性差,1例仅作了1次治疗,1例做了2次治疗。
5讨论
5.1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很多[8-10],但这些标准缺少最新影像技术(CT、MRI、红外热像、放射性核素等)在肩周炎诊断及鉴别诊断内容,虽对肩关节疼痛性质及活动度也有概括,但对病情严重程度详细划分不太方便临床。而作者最新的肩周炎诊断标准精准的概括了本病的症状、体征、病位、鉴别、最新的影像学等要点,充分认清了本病的实质,同时也为治疗提供了指导;疗效评定标准[10]对肩关节活动度做了更为简便、实用、客观、准确的划分,对于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评估及疗效判定有着重大意义。
5.2弧刃针AEN,又名弧刃针刀(Arcedgeneedle-scalpel,AENS)、弧刃针灸针(Arcedgeacupunctureneedle)、微型弧刃手术刀(MircoArcEdgeScalpel,MAES),是手术刀、针灸针、注射针创造性的结合,是针灸医学、软组织外科学、针刀医学、注射疗法的创新成果,是中国古老的针灸疗法在当代的重要继承和创新。
弧刃针有多种形状、多种结构、多种规格,市场现常用的弧刃针形如注射针、针体中空、远端为V形弧刃结构,其优点如下[11-13]:①无需麻醉:刃口仅0.2mm,操作时,阻力小,更锋利,且相对仅有针灸针的微痛。②损伤小,松解力度大:其刃实际为“弧”刃及“V”型刃的复合结构,刃长相对较大(1.mm),故可“以0.2mm的刃口、0.7mm的损伤、达到1.mm的松解效果”。③由于其空心结构,可依据尾部是否有血液渗出而判断是否有无损伤血管,如有血管损伤,可引流出血液,减少组织粘连、瘢痕。④、弧刃针松解过程中,对于钝厚、质硬组织(如病变的浅、深筋膜、腱鞘、硬结、瘢痕等),“顶触感”、“咔声响”、“落空感”和“层次感”明显,是判定“病变组织”、“组织层次”、“松解完全与否”和“治疗效果”的客观依据,犹如内镜“可视化”,为循证医学提供支持。⑤刀法的“十”字切割和“米”字切割等得以彻底简化为“一”字切割,减少了医生操作时间、患者痛苦及组织损伤;其中空的针体结构兼具注射功能,且能够从尾部是否有血液渗出来判断是否损伤及血管;还可以较大限度降低病变组织表面张力及病变组织内压。
由于弧刃针的刃口仅有0.2mm,临床应用时仅有微痛,故无需麻醉,避免了麻药过敏风险,增加了医疗安全,同时在可以即刻判断临床疗效的同时,也使针刀治疗进入了微痛时代。
5.3疼痛测定:目前定量测定疼痛的方法很多:“视觉模拟评分法”、“口述描绘评分法”、“多因素疼痛调查评分法”、“行为疼痛评分法”、“数字评分法”等,这些都是以患者对疼痛的主观感受为基础的一种测量方法,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没有将疼痛量化。而类如“体表诱发电位刺激仪”等设备,虽能通过测量患者的生理生化指标来客观反映疼痛的程度,但是受个体差异、人体内环境、操作部位不同、操作者水平等条件限制,其影响因素较多,再加上其昂贵的费用,必然会影响其在临床中应用。
而采用弧刃针、传统针刀等治疗重症肩周炎或其它疼痛疾患时,我们却可把患者的“疼痛程度”、“损伤程度”、“松解力度”三个指标,用其直径作为疼痛测定的客观标准,对疼痛等进行客观的测定,如下表所示:
直径为0.7mm的弧刃针、传统针刀和0.2mm针灸针的比较
规格
疼痛程度(mm)
损伤程度(mm)
松解力度(mm)
0.7mm弧刃针
0.7mm传统针刀
0.2mm针灸针
0.2mm
0.7mm
0.2mm
0.7mm
0.7mm
0.2mm
1.mm
0.7mm
0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以同样0.7mm直径的两种针具为例,其中弧刃针的“刃口”为0.2mm,所以其刺入时所造成的疼痛程度同样为0.2mm,而传统针刀的疼痛程度为0.7mm,但弧刃针对病变软组织的“松解力度”却可以达到1.mm。反过来,如果传统针刀要达到1.mm的松解力度,患者却需承受1.mm的“疼痛程度”及“损伤程度”。也就是说,在同样松解力度的条件下,弧刃针所造成的损伤及疼痛程度均低于传统针刀。当然,如果一味的为追求微痛而减少传统针刀的直径,就必然会影响到针刀的松解力度继而影响临床疗效;极端情况下,就像针灸针,远端为尖不为刃,可以经络刺激,但却没有了松解作用。
同样的,对于其他各种穿刺针,如注射针、射频针、银质针、内热针、针灸针等,也皆可以其直径作为疼痛评定的客观标准。当然,此疼痛标准也受到患者个体差异、敏感程度、进针快慢、操作者水平、解剖部位不同等影响,但毕竟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指标。
5.4功能锻炼术后静力性锻炼可使粘连进一步松解、防止再粘连,避免反复动力性锻炼的机械牵拉刺激所带来的再损伤;而各方向锻炼中,肩关节上举、反手挠背两种锻炼最为关键。
综上所述,弧刃针治疗重症肩周炎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微痛、可以即刻判断疗效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6参考文献
[1]刘延青,崔健军,实用疼痛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黄志刚,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7(10):30-31。
[3]冯力,郑虎山,蒋劲等,超声介入肩峰下滑囊联合结节间沟注射术在肩周炎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8,(1):18。
[4]孙戴,林德快,林建强,肩胛骨松解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33,(1):45。
[5]罗裕辉,蒋劲,熊东林等,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8,(1):。
[6]范儒军,吴佳璇,张建强,肩周4点阻滞法配合肩关节闭合松解术治疗严重肩周炎的远期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7,(21):25。
[7]王学昌,刃针痛点松解配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87例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8(23:69。
[8]ZuckermanJDRokitoA。frozenshoulder:aconsensusdifiniion[J]。ShoulderElbowSurg,,20(2):-。
[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0]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1]王学昌,刘延青,张董喆,等。弧刃针刀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37例临床观察。中国疼痛医学杂志,,07:-。
[12]王学昌,程少丹,刘延青,等。弧刃针治疗踝管综合征的疗效观察。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3:-。
[13]樊碧发,刘延青。疼痛科医生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转发到圈子里,让更多人知道吧!MORE延伸阅读光荣与梦想!中国针灸创新论坛暨新针灸运动峰会胜利闭幕!恭喜!针灸界中华十大影响力创新人物和机构名单!
发起!邀请您成为“新针灸运动”共同发起人!报名!新针灸运动国际大会、世界大会!邀请!新针灸运动国际大科学计划,邀您共同发起!
《针灸界》,针灸界专业新媒体,针灸科技强国建设的呐喊者,中医针灸走向世界的推动者,新针灸运动的发起者,针灸界中华十大影响力创新人物和创新机构评选的举办者!
《针灸界》愿和您一起发起新针灸运动,推动针灸在针具、技术、理论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以更好造福人类!
《针灸界》欢迎投稿、欢迎爆料,欢迎出任特约通讯员、评论员和研究员!投稿邮箱:xinzhenjiuyund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