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用药经验莱菔子非破气之品白及还有

莱菔子功用三辨

(1)辨莱菔子非冲墙倒壁之品

莱菔子,即萝卜子,为下气、消痰、消食药。韩悉《转氏通》用莱菔子配伍紫苏子、白芥子组方,名三子养亲汤,治为咳嗽多痰;朱丹溪《丹溪心法》用莱菔子配伍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名保和丸,治食积,皆为名方。唯丹溪指出:“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朱老认为未免过甚其词,不足为训。盖莱菔为寻常菜蔬,其子虽辛味过于根,只不过下气之功用稍强而已,何得以“推墙倒壁”目之!附会者则以气虚人不可用,良药之功,几为其所泯,不亦冤哉?朱老指出,善识菜菔子者,当推张锡纯氏。《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其“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盖凡理气之药,单服久服,未有不伤气者,而莱菔子炒熟为末,每饭后移时服钱许,借以消食顺气,反不伤气”。转思《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亦用三子微炒,击碎,謂代茶水啜用。“推墙倒壁”云乎哉!朱老治痰喘,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等,常用此味,一方面是依据传统用法,莱菔子善行气,气顺则痰降,咳喘自安;另一方面是据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莱菔子含抗菌物质—莱菔素,对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临床用之,能应手。此亦吾师融新旧学理于一炉,以追求疗效的学术思想之一斑。

(2)辨莱菔子生升熟降之不确

前人又谓莱菔子生用性升,炒用性降,朱老认为,此说又确又不确。生莱菔子味辛较甚,故生擂之水吞服后探吐,可吐风痰、毒物、饮食,此谓之升犹可。而治肺炎、气管炎、痢疾里急后重,腹胀、食积等,亦屡用生者入汤剂之中而效,岂可谓之升乎?至于何以用生者不用熟者?以莱菔素即含在菜菔子油中,经炒焙之后,其作用即削弱故也。

(3)辨人参与莱菔子并用无妨

又有谓人参补气,莱菔子破气,故服人参不宜同时服食萝卜及菜菔子者。朱老指出:此庸浅之见,不可从。人参补气,而补益药何止人参;莱菔子善消,而消伐药又何止此一味!即两者问用,也无非补消兼施之理,仲景之枳术汤,就以枳实、白术同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即以人参、甘草与厚朴、半夏同用,同一理也。《本草新编》说得好:“或问萝卜子专解人参,一用萝卜子则人参无益矣,此不知萝卜子而并不知人参者也。人参得萝卜子,其功更神,盖人参补气,骤服气必难受,得萝卜子以行其气,则气平而易受。”张锡纯也说服莱菔子“能多进饮食,气分自得其养”。若用以行气开郁,正需要“参、芪、术诸药佐之”。可见二者不能同用之说不成立。

白及妙用三则

白及性味苦、甘、涩、微寒,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主要用于肺胃出血等病症。对肺结核咳血、支气管扩张咳血、上消化道出血等疗效显著,实为内服外用的止血良药。朱老擅用除出血证外,对下列诸种疾患,别有经验体会。

(1)恶心呕吐

食管肿瘤放射治疗和肝癌等介入手术后,恶心呕吐是常见的发症之一,而恶心呕吐、呃逆咽痛、吞咽困难等难以忍受的痛往往使治疗被迫中断。常用的降逆和胃剂(如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之类),收效甚微。对放疗介入术,朱老认为系热毒之邪内遏,灼伤胃络,胃气不和,升降失调而致呕恶。《名医别录》记载,白及“主胃中邪气者,则苦寒之品,能除胃热耳”。《本草经疏》谓“入血分以清热,散结逐腐”。白及苦降清热,甘缓和中,虽属胶黏之质,但涩中有散,具有吸附、收敛、止血、生肌、清热、护膜、消肿、散瘀等一物数效的作用。正是因为白及能保护食管、胃肠黏膜,减轻其充血水肿,修补受损组织,促进愈合,因此在辨证方中加用白及,或单用白及粉,还可广泛地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患。

何某,男,66岁,工程师。

肝癌接受介入治疗术出现胃部不适,不能进食,稍进食物即恶心呕吐,而被迫停止治疗。舌红苔薄,脉虛弱。此为气阴不足,胃络受损之征。予白及粉15g,蒲公英30g煎汁调成糊状,分次徐徐咽下,每日1剂。

3日后症状明显缓解,进食顺利,未再出现恶心呕吐。

(2)咳嗽

白及对咳血有独特的功效,对痨咳、阴虚咳嗽、百日咳的止咳效果显著。朱老指出,白及治咳,缘于其“涩中有散,补中有收”的双向特性,涩则敛肺,散则逐瘀,顽咳久咳尤为适宜。并拟白及、百部、地鳖虫、黄精、老鹳草等组成基础方和“保肺丸”(朱老经验方)治疗肺结核病,其中白及补肺清热、敛肺止咳、逐瘀生新、消肿生肌与诸药相伍,有修复结核病灶,提高西药的抗结核效果。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反复不愈者,随证加入白及,往往疗效明显。

罗某,女,55岁,营业员。有高血压病史,服用非洛地平后咳嗽不止,停药半年多,咳嗽依然。曾使用多种抗生素、镇咳、抗过敏药物及中成药未效。阵咳痰少,咽干而痒,昼轻夜重。舌质红,苔薄微黄,脉小弦。肺阴耗损,肃降失司,遂予以百合15g,北沙参10g,蒸百部15g,天门冬10g,天竺黄15g,桑白皮10g,虎耳草12g,广地龙10g,甘草5g,炙枇杷叶10g。连进5剂,咽干减轻,咳嗽依旧,将上方加白及15g。5剂,咳嗽大减,夜寐安然。

(3)尿浊、带下

临床常见的小便浑浊不清,形如米泔水的乳糜尿,或带下绵绵不断,有清稀如水,有黏稠如膏的带下病,多因病久由实转虚,脾肾亏损,固涩无权,精微下注所致。辨证属气虚者,白及配伍山药、白术、莲肉;阴虚者配伍山药、女贞子、旱莲草;夹有郁热者,配伍射干、萆薢,常获殊效。

用之由于其性黏腻而收敛,凡湿热较盛,而苔黄腻者,暂勿用之。

想了解更多,请回复下列关键字

内科

呼吸:感冒

流感

咽痛

过敏性鼻炎

大叶性肺炎

肺部感染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哮喘

老年性肺炎

肺炎合并心衰

金葡菌肺炎并脓毒败血症

结核性脑膜炎

消化:便秘

腹泻

产后便秘

痢疾

胃下垂

急性胃痛

急性腹胀

胃溃疡

肝炎

脂肪肝

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合并弥漫性腹膜炎

肠梗阻

溃疡性结肠炎

胆囊结石

胆道梗阻

胆总管扩张伴结石

胆石症胆囊炎

慢性胃炎合并胃息肉

肝硬化

胆绞痛

心血管:低血压

冠心病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病毒性心肌炎

风湿性心脏病

心悸

泌尿:尿血症

尿石症

遗尿症

尿道炎

小便白浊

尿频尿不尽

神经:眩晕

顽固性失眠

三叉神经痛

重症肌无力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内分泌:甲亢

糖尿病

痛风

增肥

减肥

风湿免疫:白塞氏综合征

风湿

疼痛:头痛

外阴痛

肿瘤:淋巴瘤

癌症

肺癌

胃癌

鼻咽癌

肝癌

卵巢癌

前列腺癌

食管癌

血液:白血病

脉管:静脉曲张

外科

皮肤科:鱼尾纹

白癜风

脱发

湿疹

祛斑

狐臭

脚气

扁平疣

痤疮

牛皮癣

黑眼圈

毛囊炎

湿疹

花粉过敏

荨麻疹

丹毒

毛孔粗糙

干性皮肤

油性皮肤

汗斑

雀斑

乳腺炎

酒糟鼻

银屑病

粉刺

脂肪瘤

皮脂囊肿

纤维瘤

褥疮

骨科:腰椎病

颈椎病

腰间盘突出

网球肘

骨质增生

坐骨神经痛

肛肠科:痔疮

妇科

痛经

宫外孕

不孕

月经

闭经

更年期综合征

子宫出血

性交痛

阴道痉挛

阴道瘙痒

男科

不射精

遗精

前列腺炎

早泄

男性乳房发育症

少精症

睾丸痛

阳痿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增生

口腔科

口腔溃疡

牙痛

口臭

眼科

青光眼

白内障

眼胀

近视

医药卫生编辑室

赞赏

长按







































中科刘云涛影响力
白癜风的食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ss/2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