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天,窦文涛离开广州,去往香港工作,加入了刚刚成立的凤凰卫视。与他一同前去的还有鲁豫、许戈辉。他们被称为当年凤凰卫视的金童玉女,都是从内地到了陌生的香港,彼此惺惺相惜。大家很喜欢看窦文涛与来做客的嘉宾们,围着一张只能放得下三杯水的圆桌,谈笑风生。毕竟观众们从未在电视上看见如此自然、不做作的生动节目。他习惯了挂上那副普通的皮囊,隐藏起自己的深刻。窦文涛活到这把年纪,太了解成为完美的人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不如做个贪财好色的俗人。
在好友梁文道看来,窦文涛骨子里是晚明江南文人的性格。其实他是石家庄人,一座北方的工业城市,却孕育出了万能青年旅店这样的摇滚乐队,还有像窦文涛、郑渊洁这样的文化人儿。石家庄没有经历过南方的春天,也没有共和国长子东北那么骄傲又沉重的历史包袱。出生在此的窦文涛,从童年到成年前,一直在这片土地生活。20世纪80年代的石家庄他小时候性格内向,小学五年都是一口石家庄口音。在北方的孩子堆里,谁一讲普通话,大家就会觉得他很装。直到读中学,窦文涛才开始说普通话。小学时期,他不仅一口石家庄话,还有点结巴,内心自卑,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作家。亲哥见他结巴,上去就是一个耳光,他们说这样能治他的口吃。窦文涛性格腼腆,在老师的建议下,他经常硬着头皮去参加各大朗诵比赛,虽然出过糗,却也实打实地锻炼了他的口条。读中学时的窦文涛人要珍惜每一次当众出丑的机会。读中学时,老师让窦文涛参加演讲比赛。他写了演讲稿,也基本上倒背如流了。上台的时候,底下黑压压一片,他背了两段之后大脑一片空白,对着全校师生足足沉默了1分钟。大家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跑出了校门,后来窦文涛回到学校,总是面露尴尬,觉得身边女生的笑声都是冲自己。之后,老师对他说:“虽然你没有演讲完,在学校没有名次,但是你朗读的那两段挺好的,不要紧张,能背下来肯定能得第一名,我推荐你去区里参加比赛。”窦文涛痛快地答应了,他觉得无所谓,结果最后真拿了个第一。从那之后,他变得自信了,经常在各个场合露脸。年,18岁的窦文涛考入武汉大学新闻系,可算是离自己的梦想近了一步。他离开了家乡去往南方,拒绝在石家庄度过自己庸常的一生。年轻时的窦文涛4年后,他从武汉大学新闻系一毕业就去了广东电视台,经历了中国广播由录播到直播的转变。从热线电话言论类节目到少儿节目的主持人,窦文涛还经常在当地电视台客串主持一些节目,并曾担任一家报社的编辑部主任,制作了很多新闻专题片。在身边人看来,窦文涛做得挺不错的,可他知道自己人生的帷幕并没有真正拉开。窦文涛的新闻理想,正在以另一种形式向他走来。年对他而言,算是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年轻的窦文涛在广东电视台,面临很多选择。当时他在广东电视台做儿童节目的主持人,小朋友管他叫文涛哥哥。窦文涛并不甘心做儿童节目,一直想调到广东电视台,当时台长都答应他了,不料最终没去成。年轻时的窦文涛他整日闷闷不乐,垂头丧气,有天中午播完节目,窦文涛在大院食堂打了一盒饭菜,往回走时,他接到了台长的电话。那通电话的大概内容是香港成立了一个电视台,与内地长期合作。台长没有多讲,窦文涛也没有多问,他捧着装满饭菜的铝制饭盒,果断地说了一个字:“去!”后来谈及那个片刻,他称是一种无法解释的直觉,就觉得自己必须去香港。年,29岁的窦文涛前往香港,自此命运发生改变。他加入了刚刚成立的凤凰卫视,在聚集着各方人才的电视台默默做了两年主持人,也结识了几位好友。其中就有陈鲁豫与许戈辉。由左到右:窦文涛、许戈辉、陈鲁豫?????三人形影不离,合租在同一单元房。一起去电视台上班,一起逛菜市场、做饭、散步聊天,一起看电视……窦文涛后来感慨,这样的生活经历,普通男人不会有。在他心里,鲁豫表面上看着与其他人侃侃而谈,实则内心住着一个小女孩,有某种程度上的自闭症。窦文涛经常与鲁豫到国外录节目,他英语很差,只能寸步不离地跟在鲁豫身后。年轻时的窦文涛与鲁豫他们成了凤凰卫视元老级的开台主持人,也结下了非同寻常的友谊,相依相伴、彼此扶持,是最佳损友,也是家人。后来,很多年过去,窦文涛、鲁豫、许戈辉回忆起那段时光,都表示是人生最快乐、最逍遥的日子。窦文涛刚到香港,主持的是娱乐资讯类节目《相聚凤凰台》,这是凤凰电视台自办的第一个节目。鲁豫、窦文涛、吴小莉、李辉、许戈辉、张铁林6位主持人都曾主持过这个节目,他们报道过香港天王天后的电影,也报道过世界潮流……在香港工作那些年,窦文涛很爱美,特喜欢逛街,哪儿打折往哪儿钻,甚至还被同事们调侃不像男人。他自得其乐,对他们说:“工作忙起来,想逛也逛不了。”那时,几个主持人轮流播台里的唯一自制节目《相聚凤凰台》,基本上一周只上一下午班。年轻时的许戈辉与窦文涛台里的化妆师建议他们再去打一份工,可以到麦当劳端盘子,不会讲广东话也不影响。最初,许戈辉和窦文涛觉得这个化妆师是在挖苦他们,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是在认真地建议。香港人是务实的,觉得只要能挣到钱,没必要端着。对于未来,这群年轻人没有太多想法,人没有梦想就不会痛苦。在女多男少的凤凰卫视,窦文涛是鲜少的男主持,他戏称“我们是五大花旦,没有性别之分”。后来,窦文涛主持了新闻节目《时事直通车》。播报《时事直通车》时的窦文涛?他觉得自己属于表达情感有障碍的人,有时在上台前,他心里挺没谱儿的,紧张到手心出汗,他就会对身边的同事说:“快,夸夸我!”每当这时,鲁豫和许戈辉就会大喊:“你盖世无双,你是最好的,最棒的。”这招于他而言,还真有用。窦文涛一鼓作气,假装镇定地上了台,在台上格外放得开。来到香港第二年,凤凰卫视找到说话本事大的窦文涛,“我们要做一档新的谈话节目,但我们没有太多的资金,也就是说,没钱去邀请很多名人做嘉宾”。这档新节目名为《锵锵三人行》,取自“凤凰于飞,和鸣锵锵”。年4月1日,《锵锵三人行》开播于香港回归的次年,极大地还原了生活场景,大家各抒己见,也会调侃、争执。年4月1日《锵锵三人行》第一期开场片段31岁的窦文涛凭借自己的一张巧嘴,一炮而红。近20年的时间,做客嘉宾们来了又走,其中混得最脸熟的当属梁文道与许子东。梁文道认为两个人聊会很累,三个人就很轻松,不用抢着说话;许子东则认为其他节目都是说给观众听,他们是聊给自己听。窦文涛与梁文道窦文涛和嘉宾们聊风花雪月,以朋友聊天的方式谈论时事,让电视与生活中的知识分子们互换着谈资与学识。后来常驻嘉宾变为了马未都与马家辉,主持人从始至终都是窦文涛。他做起节目来,就像是香港千千万万的打工者一样,务实靠谱。《锵锵三人行》里的窦文涛,嘴上没个把门儿的,开嘉宾大尺度玩笑,好一派“不正经”。有一期节目聊到婚内出轨,他对坐在旁边的郑渊洁说:“郑老师应该不出轨吧,你生活这么美满。”他最擅长的事情,便是自嘲:“《锵锵三人行》的嘉宾有风骨,主持一身媚骨啊。”窦式语言,让电视节目开始讲“人话”,不再装腔作势。年,窦文涛主持法制节目《文涛拍案》,以演说民间传奇的风格讲述各种案子,他从不掩饰真性情,被称为是“感性法制节目”。他是个完美主义者,总是折磨自己,折磨他人。有时一集节目能录五六遍,直到剪到自己满意为止。窦文涛总是通宵录节目,最后棚里所有人都睡了,他还在那跟自己较劲。同事鲁豫后来透露,当时台里很多人觉得窦文涛精神不正常。他记得那段时间总是工作到天蒙蒙亮,一个人开车回家,有次碰上下暴雨,窦文涛只觉得人生了无生趣。《锵锵三人行》治好了窦文涛的完美主义焦虑症,这档节目由于是直播,几乎没有后期剪辑环节,说错了话也无法重来。在节目中,窦文涛从不遮掩自己的“低级趣味”。其实细细品味,才会发现窦文涛不正经背后的深刻,他从大众心理出发,让话题更轻松。就像老朋友之间的聊天,真实又生动。偶尔碰到他休假,凤凰卫视就会请鲁豫或梁文道替一下,结果观众不买账,只认窦文涛,他是这档节目的灵魂。由左到右:许子东、窦文涛、梁文道窦文涛几乎把自己的全部,都给了《锵锵三人行》。曾有某杂志编辑,如此评价他:“他不是那种正儿八经的主持人,但绝对有收视率。如果说《实话实说》开创了一种节目模式,那么窦文涛开创的则是另一种不可模仿的节目模式。他的脱口秀很成人化、社会化和人情味,一日一集,在凤凰电视台的万花丛中‘一枝独秀’。”韬光养晦,不显山露水,窦文涛将文化人客厅闲聊的东西通俗化。梁文道称他这是在“装俗”。可窦文涛,还是觉得不够俗,“我喜欢让人开心,有人说这是个文化人感兴趣的节目,这对我而言并不是赞美”。在老友鲁豫看来,时代更迭太快,能连续8年只做一件事特牛,能坚持18年只做一件事,称得上是行为艺术。窦文涛不知道从何时起,自己就不太快乐了。早期刚来凤凰卫视时的窦文涛可是曾经有过那么快乐的时光,那是他刚来凤凰卫视的时候,每天事情不多且琐碎,有几位交心的同事兼朋友。他喜欢逛街,喜欢闻香港百货大楼的香味。不快乐的日子,是从窦文涛意识到自己做的节目开始有影响力,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