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妖猫传》中有一个场景:白居易为了《长恨歌》去宫中禁地偷唐玄宗李隆基珍藏的杨贵妃旧物。打开宝阁一层层的套门后,白居易险些被机关“暴雨梨花针”扎成漏勺,所幸被妖猫操控的一只跳来跳去的琵琶所救。
紫檀五弦琵琶
这把琵琶,美得不可方物。
这是一把在隋唐时盛行不衰的五弦琵琶。经过千年流转,现如今唯一存世的五弦琵琶,只可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看到。相传,这把琵琶是当年唐玄宗和杨贵妃共同赠送给日本圣武天皇的礼物。华美的紫檀木琴身,饰有精密的螺钿花纹,琴腹用嵌出一骑驼人抚弹琵琶的画面。就算没有机会去到每年秋季仅仅两周的正仓院展上亲看目睹,光是通过图片就能管窥到繁盛的盛唐气象。
日本圣武天皇(-)酷爱中国文化,派了许多遣唐使运送各样的珍品回国,然后存在他的私人库房——正仓院。这一存就是一千多年,保存到今天仍然如新,不可说正仓院对这些中国宝物的珍视与尽心。
正仓院第67回展海报
说回电影。
《妖猫传》中构建了一个魔幻的唐代社会,通过倭国入唐沙门空海的眼睛,围绕着白居易、李白以及唐玄宗、杨玉环等人的爱恨纠葛展开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探索之旅。然而这些,也来自于日本——原作小说的作者,是一位叫做梦枕貘的日本奇幻小说家。作者梦枕貘历时17年,先后15次来到中国,构筑出的宏大故事《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年,梦枕貘还曾从西安出发,循着《西游记》里玄奘大师的足迹一路向西。
梦枕貘与陈凯歌
在亚洲之外,也有着日本对于中国文化及艺术的爱好与追寻。
成立于年的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历史悠久又规模浩大,它的中国艺术收藏也堪称教科书式的典范,其中宋元绘画幅,为全美之最。这里有人们耳熟能详的艺术精品——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摹本、张萱《捣练图》摹本、陈容《九龙图》等,也有从洛阳西安古都流失的佛教雕塑精品,还有造型奇特的金村青铜器……这样独特的收藏品味来自于一个日本人——冈仓天心。年,波士顿美术馆聘请曾任东京美术学校校长、帝国博物馆美术部长的日本人冈仓天心担任东亚部主任,冈仓在中国的古都北京、洛阳和西安,以及上海等地收购了大批文物,是近代文物外流中的一个关键人物。
冈仓天心
日本为什么爱中国文化?这也许是个宏大的命题。一衣带水的两国,从古至今交往不辍。但经历了战争与和平,也许很多情感难以用简单的爱或者恨去概括。但抛开那些,人们对于审美的追寻是永恒的。三联中读《波士顿美术馆:日本人如何“挑选”中国文物》小课,即是对这种审美足迹的寻踪觅源。想了解现在、预见未来,不如先回顾历史、看清过往,才是真正的自信与强大。
宋·陈容《九龙图》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图片来自于网络
小课介绍
本节小课,节选自《骨董时光·谁在收藏中国》年专栏。在此年专栏中,骨董时光(刘越)将带你走访他亲自探访过的十大美国英国美术馆和博物馆,以一物一讲的方式,将馆内珍藏中国文物精品的前世今生一一向你道来,也从“海外流失文物”这个独特地角度去浏览全球博物馆里最好的中国文物,学习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帮你找回那些已经渐渐遗忘的关于古老东方文化和艺术的记忆,共同去寻找那个伫立在西方观众视野里的古代中国。
《波士顿美术馆:日本人如何“挑选”中国文物》将时间拉回上世纪的动荡时代,与您一同追寻海外文物流失过程中的蛛丝马迹,探寻中、日、美之间复杂的文化交往。
在本节小课中,你将可以听到以下作品的故事:
南宋·《九龙图》:画龙高手陈容的巅峰之作,中国美术史上的里程碑式典范。
南宋·《五百罗汉图》:周季常、林庭圭所作精细写实的罗汉图,如何从宁波转至京都大德寺,又漂洋过海来到波士顿?
唐·龙门石窟石狮:在龙门石窟万佛洞前守护千年的护法狮子,曾是龙门石窟中体型最大、造型最为精美的对狮之一,而经战乱盗掘,如今身在异乡。
隋·观音菩萨立像:长安千年古刹中的观音石刻,通身以莲蓬作装饰,被日本人冈仓购至美国,如今在波士顿美术馆雕塑展厅正中央被珍若拱璧。
战国·青铜女俑:沈从文先生笔下的青铜弄雀女孩,原在洛阳金村东周王陵,后被怀履光、华尔纳等人盗挖。
元·蓝地白龙纹大盘:元代蓝釉白花瓷器的代表作,造型大气新颖,同类的大尺寸盘子在波士顿美术馆之外基本未曾见过。
刘越,网名“骨董时光”,二十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经历了挖墓寻珍的洗礼后,又就职于国内艺术品拍卖巨头中国嘉德,历任瓷器工艺品部总经理和陶瓷部总经理。作为古董界声名显赫的鉴定专家,他十余年间走遍世界各地寻访古董珍玩,策划组织各类拍卖上百场,过手珍宝文物无数,在业内有着重要影响。他也是国内屈指可数亲身和近身与这些博物馆的中国流失文物接触的专家。
适宜人群
收藏、艺术、历史、旅行热爱者,以美术馆、博物馆为第一目的地的新一代背包客们。
订阅须知
1.本课程节选自《骨董时光·谁在收藏中国》年专栏,包含主讲人刘越的9段音频共约分钟。
▼点此→下载中读写读感
or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