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7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里有这么一名护士,她叫罗丽,是一名有着24年兵龄的老兵。24年很长,她经历了很多很多,24年也很短,说不完她见证的变化……
年,一场猝不及防的“非典”成为了那一年国人不能抹去的记忆。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民军队奉命抽组医护人医院。
刚刚军校毕业不久的罗丽二话不说,主动申请,打起背包就坐上了南下的列车。在从黑龙江到北京的列车上她想了很多,但是到达后,就来不及想什么了。
每天穿着三层隔离服,戴三层口罩,穿梭在隔离病房照顾病人,衣服湿了干干了湿。看着一个个躺在病床上的病人,其中甚至有曾经与他们并肩作战的医护战友。
罗丽近照
来不及害怕和悲伤,罗丽依然奋战在一线。有一次为一个病重的老大娘打针,血管找不到,扎了几针都没有成功,罗丽急得汗珠直往下掉。大娘突然拉着她的手虚弱地说:“姑娘别怕,多扎几针大娘也没事,不疼。”那一刻,罗丽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从未有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涌上心头。在全国上下的齐心努力下,我们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罗丽也和很多战友一样,回到了自己普通的护理岗位。当她每天忙碌地穿梭在病房之间时,没人知道她曾经还有过那么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生病的战士看到的是一个精心照顾他们的大姐姐,身边的战友看到的是工作一丝不苟的护士长。年,中俄联合军演在俄罗斯后贝加尔边疆区展开,中国军队派出了一支人数众多的参演部队。罗丽很荣幸地成为其中一员,负责医疗护理工作。9月的俄罗斯已经秋意渐浓,天气微凉。演习时赶上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有的战士水土不服病倒了,罗丽负责照顾他们,每天送水送药。罗丽和战友们
她发现年轻的战士们没有一个人有抱怨,生病的脸上还洋溢着幸福和自豪。一个战士发烧好几天,在给战士打针时,她问这个年轻战士:“你生病了怎么还这么高兴?”战士回答说:“我明年就要退伍了,能代表祖国出征,参加这次演习我多荣幸啊,现在就希望病赶紧好,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不能给咱中国军人丢脸。”罗丽鼓励他:“好好养病,我们都要完成好自己的任务,为祖国争光添彩,加油!”
当得知中国第7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的人员抽组任务时,罗丽有些激动,又有些矛盾。她正处在上有老人需要照顾,下有孩子需要陪伴的年纪,该如何选择?
家人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都鼓励她去完成自己的梦想。为国出征,无上光荣。她再一次递交了申请书,训练、考核一次次的打磨淘汰,她坚持到了最后。终于,她来到了被联合国称为最危险的任务区之一的非洲马里。
罗丽在照顾病患
告别了祖国、亲人,面对着恐怖事件频发,疾病肆虐的危险,只为一个军人的使命和职责——维护世界和平。为了能和各国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罗丽把丢掉多年的英语重新捡了起来,从刚来时的磕磕巴巴到现在的顺畅交流,这其中的付出只有她自己知道。
任务区条件艰苦,连挂面都是奢侈品。前几天一名急性阑尾炎患者连夜被送医院,医护人员通过检查发现患者需要立即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经过连夜手术后,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在住院康复治疗初始阶段,患者只能进食流质食物。为了让患者尽快康复,罗丽拿出自己从国内带来的平时都舍不得吃的挂面,煮好给他。
看着患者一边吃一边不停表达着感谢,罗丽说:“我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在马里维和任务区中国维和军人是最受欢迎的人。”
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和平环境中,罗丽和自己的战友们正在经历着不同的维和生活。这是她24年军旅生涯中的又一段故事,她说她要把每段故事都写得精彩。
来源|中国军网
声明:本平台登载目的在于交流学习、传递更多信息,登载信息所表达的观点及其真实性由原作者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军营内外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