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精粹丨黄海龙临床经验荟萃十一第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呀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临床集锦

黄海龙临床经验荟萃(十一)

医院黄海龙教授

肝硬化病例:患者某,男,45岁。曾患乙肝小三阳18年,有时肝功能不正常,转氨酶时有升高。近几年经常感到右上腹闷胀、疲倦、纳差、头晕乏力、大便时结时溏。B超报告为早期肝硬化、轻度腹水,肝纤维化4项(甘氨胆酸、透明质胶、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Ⅳ型胶原)检査均为阳性。西医诊断为早期肝硬化,遂请中、西医治疗。西医用护肝药物,并经常静脉滴注血清白蛋白等;中医诊为臌胀、腹水,用养血柔肝、健脾利湿、活血化瘀、软肝散结的中药饮片内服。余同时给予大黄蟅虫丸,每日2次,每次3克,早晚各1次。如是治疗3个月后,B超报告仍为早期肝硬化,但已没有腹水,肝功能正常,肝纤维化4项检查指数下降。食欲转好,疲倦减轻,病情得到控制。按语:肝硬化多由酒精中毒、血吸虫感染、脂肪肝和乙肝等发展所致。在未至失代偿期前,应用中、西医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有望缓慢好转。而大黄蟅虫丸,是《金匮要略》缓中补虛、活血化瘀方剂。方中蟅虫、虻虫、水蛭、蛴螬都是活血化瘀虫类药,但需久服方能有效。病人反映服药后,大便转软,颜色黯黑如淤泥一样,此乃下瘀血、祛秽浊的指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蟅虫丸有很好防纤、抗纤、化纤、溶纤的作用。肺痈与肠痈肺痈与肠痈的证治,早在东汉《金匮要略》就有专篇详述。今天,我们运用这些有效的经方,仍然在临床上解决了不少问题,有些甚至是要动手术的病例。笔者择录两案以供同道参考。1.右肺上中8cm×9cm脓疡病例:熊某某,男,29岁,矿工。以高烧41℃、咳铁锈色血痰5日,于年9月入院,同时伴有咳嗽、胸痛、出汗、头晕。血检:白细胞/mm3,中性82%;X线片:胸片后前位报告:中上肺野有一8cm×9cm大小的类圆形、外缘与侧胸壁相连、内缘与边缘锐利、病灶密度均一、其上界有一6cm长的液平面,两下野肺纹理增多。胸片侧位报告:病灶位于右肺上叶的后段,并累及到下叶的背段。确诊:右肺上中8cm×9cm脓疡。开始西医以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并四环素点滴,同时配合中药,病情曾一度好转,体温降至39℃,临床症状亦有所缓解。后停用一切抗菌素、专用中药治疗,体温复升,咳嗽加剧,胸痛明显,咳吐腥臭痰,出汗多,头晕甚。又恢复青霉素、链霉素及红霉素、四环素点滴一周,病情未见好转,有日趋恶化之势,内科拟请外科手术前邀中医会诊。余根据咳嗽、胸痛、吐腥臭痰、发热39℃、口腻稍干、面色黄滞、唇有瘀斑、舌质红、苔白、脉数,诊为肺痈、脓已成。法当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宣肺排脓。方用桔梗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味:桔梗、知母、赤芍各15克,甘草、桃仁各10克,芦根、薏米、冬瓜仁、生地、银花、蒲公英各30克,鱼腥草60克。并建议停用一切西药,专用中药治疗。服方4剂,体温降至37.4℃,胸痛明显减轻,咳吐腥臭脓痰明显增多,病情明显好转。又服4剂,体温正常,咳嗽痰少;血检:白细胞/mm3,中性62%,胸痛基本消失;胸透:右肺上中类圆形阴影缩小,液平面消失,仅见片状阴影,肺纹理紊乱。上方再服20剂后,头不晕,口不渴,精神好,食量增,每餐要吃六、七两,最后以培土生金法调理。复拍胸片,报告右上肺有少数片状阴影,无透光区,与前片比较,病灶基本吸收。前后共服中药30余剂,较大面积肺脓疡获得痊愈。按语:在治疗肺痈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中、西医互相取长补短的优越性。如本例诊断早期肺痈,在中医看来,没有出现典型的咳嗽、脓血腥臭痰前,往往认为是痰热蕴肺的肺热证;但结合西医的Ⅹ线检查,显示出透光区、液平面,对于早期诊断肺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有是证用是药”,本例虽经中、西医药治疗罔效,又是较大面积肺脓疡,仍大胆地使用大剂量中药获得疗效,就是把“辨病”和“辨证”有机结合的成果。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余还对桔梗汤合千金苇茎汤的运用,密切配合Ⅹ线观察,发现芦根、鱼腥草、银花、蒲公英、知母的清热解毒,薏米、冬瓜仁、桃仁等化浊行瘀以散结,桔梗、甘草宣肺排脓的综合药理作用,正好与Ⅹ线所示脓腔逐渐缩小、以至消失的过程相吻合。中药有效合理的运用,与现医代医学“有脓必排”的原则完全符合,充分显示了中医药治疗肺痈的肯定疗效,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实践所证实,是不容置疑的。2.阑尾脓肿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病例:邹某某,男,44岁,农民。以腹痛5日、伴恶心、不大便4日,于年9月18日收住外科。入院前四天,患者无明显诱因而出现上腹部疼痛;第二天疼痛转移到右下腹呈持续状,伴恶心但不呕吐、发热,在当地医治无效,转来我院。消瘦,急性痛苦面容,神志清楚,皮肤较干瘪、弹性差,两眼眶向内凹陷,腹平坦、腹肌较紧张,满腹有轻度压痛,尤以麦氏点压痛明显。肠鸣音减弱,麦氏点上穿刺抽出黄色黏稠状脓液。血检:白细胞/mm3;X线诊断:腹部透视可见少量充气,右腹可见两个液平面。西医诊断为阑尾脓肿合并局限性腹膜炎,开始以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多种广谱抗菌素联用十日,临床疗效不满意。仍腹部胀痛,右下腹压痛明显。用手按之红肿发热,并有一包块具波动感,全身进行性水肿。遂停用抗菌素,邀中医会诊。记录如下:患者形体羸瘦,肌肤甲错、尤以腹部如鱼鳞状,腹胀满且痛,喜弯腰引背,睡时缩右脚而稍快,大便色黑,两脚凹陷性水肿,精神萎靡,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虚弱。证属肠痈、脓已成。法当清热解毒、排脓散结,辅以温阳益气、扶正祛邪。方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合大黄牡丹汤加味:附子、大黄各6克,丹皮、桃仁、制乳香、枳壳各10克,党参12克,薏苡仁、败酱草、银花、连翘各15克,黄芪24克,冬瓜仁30克,玄胡索末3克(冲服)。服上方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次数增多,其色由黑渐转黄,腹胀满痛减轻,精神转爽,胃纳渐香。继服上方4剂后,水肿见消,肌肤甲错渐退,面颊渐见丰满,腹部压痛及腹满消除,大便色转黄,麦氏点无压痛,但仍有一个2cm大小包块可触及。再服上方8剂后,包块消失,诸证悉除。追访2年未复发。按语:阑尾脓肿合并局限性腹膜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中医谓之“肠痈”。临床上,凡是阑尾脓肿的范围不是越来越大、腹部疼痛程度不是越来越重、血检白细胞不是越来越多、局限性腹膜炎的刺激症状不是越来越明显,一般都适应非手术的内科治疗。《金匮要略》谓:肠痈“脓未成,可下之”“脓已成,不可下也”。对于一个急性阑尾炎患者,笔者认为只有早下、快下,才能更有利于炎症的消散和吸收,防止脓肿的形成和出现,而且下得越早、越快,就越好。只有及早地通里攻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药清热解毒、排脓散结的作用。本例用附子,一是在大队苦寒药中反佐;二是振奋阳气,行郁结、消凝滞。再加参芪扶正祛邪,正气充足才能抗邪有力,这样有利于脓肿的吸收和炎症的消散。苦寒药和温补药的相辅相成,合奏清热解毒、排脓散结、温阳益气、扶正祛邪之效。同时,余认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的患者,解黑便或黏液脓血便,应是《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条文后“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的确切写照。本例患者大便由黑转黄,和麦氏点上包块由大到小、以至消失的过程十分吻合,从而说明古人的科学态度,是非常客观和严谨的。本文介绍的两例,均是西医确诊后治疗棘手,而转中医治疗获得疗效的验案。笔者用意之所在,就是中医在治疗急性病中,只要做到辨证精确、用药恰当,在临床上是不难取效的。广大中医在临床实践中深有体会,但也有个别同道,遇到一些西医确诊的危重急性病,往往信心不足,有的不太想治,也有的不敢治,这种态度是不利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

原载:《黄海龙中医心路》,海天出版社。

编辑王智慧校核 李汇博总编审包克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fy/7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