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做题持之以恒
话不多说
继续做题
医考专业实践能力题
1、护士小张,本科毕业直接保研攻读硕士学位,后分配在外科病区做护士3年,同科其他护士评价她“高分低能”,因此小张反复找护理部主任为其调动工作岗位,此时最应当帮助她做的事情是A、满足其要求调离外科病区
B、帮助其认识自身压力
C、说服其提高技能用事实改变他人印象
D、鼓励其主动跟其他护士搞好人际关系
E、批评科室的其他护士
2、张某,54岁,子宫肌瘤,次日将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术,目前病人病情稳定,术前准备工作已做好,但仍焦虑不安、忧郁。这可能是因为未能满足病人的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3、某病人现年53岁,在一次心肌梗死发作后长期卧床不起,病情好转并且稳定后仍拒绝参加任何活动,每次吃饭要妻子喂食,起床要妻子帮助穿衣。他的行为表现属于A、病人角色行为异常
B、病人角色行为强化
C、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D、病人角色行为减退
E、病人角色行为冲突
4、男,29岁,因车祸胸部严重外伤入院,病人存在多方面的需要,按照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应首先满足的需要是A、安全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爱与归属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5、林女士,35岁,因患乳腺癌而接受了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常有自卑感,不愿见人,不与人交流,护士应特别注意满足患者的哪一方面需要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6、李某,女,9岁,现上小学3年级。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此阶段她需解决的一个中心问题是A、信任对不信任
B、主动对内疚
C、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
D、尊重对孤独
E、勤奋对自卑
7、患者,女,16岁。急性阑尾炎住院治疗,临近中考,因担心住院影响复习和考试,忧心忡忡,不能安心休养,不利于身体康复。1、此时患者出现了角色适应中的
A、角色行为缺如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强化
D、角色行为消退
E、角色行为紊乱
2、目前影响该患者角色适应的主要因素是
A、医院制度
B、疾病的性质
C、症状的可见性
D、疾病的严重程度
E、患者的社会特征
8、患者,丁某,83岁,器官衰竭,临终状态,感到一生值得,能乐观对待死亡。依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回答以下问题。1、判断患者目前所处阶段的危机是
A、亲密-孤独
B、繁殖-停滞
C、完善-失望
D、主动-内疚
E、自我认同-角色紊乱
2、患者回顾以往的日子时,想到自己缺乏自信,态度消极,怕出错的时期是
A、学龄前期
B、学龄期
C、青春期
D、青年期
E、幼儿期
3、丁某在哪一时期的正性解决指标是富有创造性,生活充实,关心他人
A、学龄期
B、青春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E、老年期
9、患者,男,50岁。2小时前因突感胸闷,胸骨后疼痛就诊,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收入院治疗。护理体检:神志清,合作,心率次/分,律齐。1、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床边摆满了亲朋好友送来的鲜花,使他得到了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2、患者目前需要满足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3、责任护士将患者安置在离治疗室距离较近的床位,告诉其生命体征正常,一切数据都在监测之中,请患者安心休息,这是为了满足患者的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10、患儿,5岁,因伤寒收入传染科。患儿精神委靡,腹胀、腹泻、呕吐,持续高热。经治疗后虽病情好转,但因没有小朋友一起玩而闷闷不乐。1、患儿未能满足的需要主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2、根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此年龄段患儿主要的发展危机是
A、信任-不信任
B、自主-羞愧与疑虑
C、勤奋-自卑
D、主动-内疚
E、亲密-孤独
3、如果危机解决不良,患儿可能出现的人格障碍是
A、不信任、退缩或疏远别人
B、缺乏自信、消极、过于限制自己的活动
C、纵容自己、自私、缺乏责任心与兴趣
D、角色紊乱、缺乏生活目标、甚至堕落
E、缺乏人际交往能力、逃避责任
做完了才可以看答案哦
答案来咯~~`
1、
B
因为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或多或少会感到压力,所以应用压力理论帮助小张正确认识压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提升她的实际工作能力改善同行评价与合作意愿才是最可取的,故选B。
2、
B
术前病人焦虑不安、忧郁,可能担心手术是否会成功、自己的生命是否有保障等,更多地来自于对安全的需求。因此B选项正确。
3、
B
角色行为强化:指病人安于病人角色,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产生退缩和依赖心理;另外,患病也使病人免除了其原来的社会责任,常发生于由病人角色转向社会角色时,病人常表现为依赖性增强,对承担其他角色感到恐惧不安,或借生病而逃避某些责任、获得某些权利等。
4、
C
生理需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最基本的维持人生命与生存的需要,包括空气、水分、食物、排泄、休息、睡眠等。生理需要位于“金字塔”形需要层次的最底部,是需要首先给予满足的需要。
5、
D
自尊的需要:处于需要的第四层次。自尊有双重含义,即自尊和受他人尊敬。自尊视自己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被他人尊敬是得到他人的认同与重视。答案应选D。
6、
E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
阶段
年龄
危机
正性解决指标
负性解决指标
婴儿期(口感期)
出生~18个月
相信-不相信
学会相信别人
不信任、退缩或疏远别人
幼儿期(肛-肌期)
18个月~3岁
自主-羞愧
学会自控而不失自尊,能与人共处
时常出现过度自我约束或依从别人的行为
学龄前期(生殖运动期)
3~5岁
主动-内疚
敢于有目的地去影响和改变环境,并能评价自己的行为
缺乏自信,态度消极,怕出错,过于限制自己的活动
学龄期(潜在期)
6~12岁
勤奋-自卑
求得创造与自我发展,并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对自己失望,并从学校的学习及同学的交往中退缩下来
青春期
12~18岁
自我认同-角色紊乱
有自我认同感及发展自身潜能的计划
角色模糊不清,难以进入角色要求
青年期
18~25岁
亲密-孤独
与异性建立起亲密关系,对工作与家庭尽职尽责
缺乏人际交往,逃避工作或家庭中的责任
成年期
25~65岁
繁殖-停滞
富有创造性,生活充实,关心他人
纵容自己,自私,缺乏责任心与兴趣
老年期
65以上
完善-失望
感到一生值得,能乐观对待死亡
失望感,鄙视他人
7、
B
角色行为冲突:病人在适应病人角色过程中,与其患病前的各种角色发生心理冲突而引起行为的不协调。常发生于由健康角色转向病人角色时。病人常表现为烦躁不安、茫然或悲伤,是一种视疾病为挫折的心理表现。如正在学习的学生,因担心患病影响学习而出现沮丧、焦虑,不能安静休息,造成病人角色与学生角色的冲突。
E
影响病人角色适应的因素:①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影响病人角色的适应。②症状的可见性症状可见与否影响着病人的就医与角色适应。对于明显的症状如外伤出血等,人们比较容易去就医并很快承担病人角色;相反,对于不显著的症状如食欲减退等,人们则不去关心和重视,不易进入病人角色。③医院规则由于院规对病人是一种约束,病人常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凡事听命于医护人员,不能广泛与外界接触,这些都会影响病人角色的适应。④病人的社会特征: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等影响着病人角色的适应。病人与家属、亲友、同事、同室病友、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同样影响着病人角色的适应。
8、
C
依据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该患者目前处于老年期,危机是完善-失望。正性解决指标:感到一生值得,能乐观对待死亡。
A
学龄前期的正性解决指标:敢于有目的地去影响和改变环境,并能评价自己的行为。负性解决指标:缺乏自信,态度消极,怕出错,过于限制自己的活动。
D
成年期正性解决指标:富有创造性,生活充实,关心他人;负性解决指标:纵容自己,自私,缺乏责任心与兴趣。
9、
C
爱与归属的需要也叫社交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
A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性欲、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B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10、
C
爱与归属的需要:是第三层次的需要,它包括给予和得到两个方面,即个体需要去爱和接纳别人,同时也需要被别人爱,被集体接纳,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D
阶段:学龄前期年龄:3~5岁危机:主动-内疚正性解决指标:敢于有目的地去影响和改变环境,并能评价自己的行为负性解决指标:缺乏自信,态度消极,怕出错,过于限制自己的活动。
B
阶段:学龄前期年龄:3~5岁危机:主动-内疚正性解决指标:敢于有目的地去影响和改变环境,并能评价自己的行为负性解决指标:缺乏自信,态度消极,怕出错,过于限制自己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