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处理不麻烦新型敷贴解决大问题

静脉炎or液体外渗?静疗术语傻傻分不清sslc发帖:临床输液中,病人鼓针了,特别是用了甘露醇等高渗液体,有人认为只要局部红肿就是静脉炎了。大家认为对吗?

《静脉治疗行业标准》于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中有相关静脉治疗的术语和定义:

药物渗出: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渗: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

药物外溢: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

静脉炎:是由于物理、化学或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内壁的刺激而导致的血管内壁的炎症表现。静脉炎的表现:静脉穿刺部位可见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静脉炎的分级标准,见下图:

静脉炎早期该热敷还是冷敷?斑斑发帖:临床常遇到静脉输液后局部皮肤发红,继而呈条索状隆起伴疼痛。那急性期及亚急性期该如何处理?特别是该冷敷还是热敷?

看《静疗标准》中对静脉炎的处理指导意见:

1.应拔除外周静脉导管(PVC),可暂时保留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

2.将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必要时,应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

3.应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记录

4.根据统一的静脉炎分级标准对静脉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记录、管理及跟踪。

静脉炎如何防治?站友推荐的小技巧

1.硫酸镁湿敷:静脉输液针眼处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输液贴保护,针眼上2cm处沿静脉走向将用50%硫酸镁浸湿的纱布敷在静脉炎处,纱布需3~4层,用保鲜膜包绕。每天更换硫酸镁纱布及保鲜膜2次。

因硫酸镁高渗透性作用,能迅速消除局部组织炎性水肿,具有镇静和改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的痉挛,消除黏膜水肿,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2.马铃薯外敷:采用新鲜马铃薯洗净后切成厚0.11~0.12cm薄片,覆盖于患处,30~60min更换1次。

马铃薯主要成分为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具有和胃调中、益气健脾、强身益肾、活血、消肿等功能。

3.海带湿敷:将食用干海带用清水浸泡20min,避免浸泡过久,清洗干净后用纱布将其表面水分吸干,将静脉穿刺处针眼用碘伏消毒,并用无菌输液贴保护,按照静脉炎的范围选择海带覆盖,海带上可用湿保鲜膜覆盖,防止水分丢失。

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甘露醇,干海带上常附着一层白霜似的白粉就是甘露醇,它是一种贵重的药用物质,具有降低血压、利尿和消肿的作用,局部应用有抗炎作用,对急性渗出期的血管通透性渗出和水肿均有拮抗作用,借渗透作用消除肿胀,并有轻度的解毒作用。

4.新鲜芦荟外敷:芦荟外敷每天2次,每次30min。

芦荟中的芦荟酊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具有直接杀菌作用。芦荟中的异柠檬酸钙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扩张毛细血管、使血液畅通作用。

5.乙醇加维生素B12湿敷(输液过程中应用):在输注药物时用75%乙醇20ml加维生素Bμg,2mL浸湿的纱布(以不滴液为宜)湿敷注射部位上方,湿敷纱布须从注射部位开始向心端沿静脉走行10cm以上,厚度为5层,时间从静脉输液开始至结束后30min。

静脉炎处理麻烦?不妨试试水胶体敷料

据文献报道,静脉炎传统治疗方法有红外线理疗、50%硫酸镁湿敷等均有一定效果,但这些方法操作繁琐,影响病人舒适度,同时增加护理工作量。

图1左:为我科一例肿瘤患者在浅静脉留置4d后所致的静脉炎;右:水胶体敷料局部外敷

处理:先拔除浅静脉留置针,局部予碘伏消毒,待完全干燥后,取水胶体敷料1贴局部外敷,见图1左。使用前后效果明显,就1贴解决问题,见图1右。

图2静脉炎治疗前后对比

水胶体敷料的主要成分是粘性材料和水胶体(羟基纤维素钠,CMC)以及人造弹性体等。

粘性材料为敷料的自粘性提供保证,而水胶体则是敷料具有吸收性能的基础,CMC起到局部润滑和隔离作用,削弱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保持敷料下皮肤干燥,减少菌落生成。该敷贴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炎发生,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单位:医院

编辑:王妍

护理君护理时间长期接受投稿:如果你有对于工作的经验感悟,如果你有特别的工作经验,请投稿给护理君!邮箱:wy.psd

dxy.cn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昆明哪家医院好
白殿疯开始长在什么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yfy/1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