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菜篮子”到国际“菜盘子”
——安丘拉长预制菜产业链条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位于安丘市凌河街道蒲家埠村的潍坊和盛园食品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在各自工位上忙碌,一只只肉鸡在这里通过屠宰、加工、制熟、冷冻、包装、物流等工序,一道道美味可口的预制菜品便可进入上海、北京等各大商超,最终端上百姓的餐桌……
初夏时节,记者走进有“中国蔬菜出口第一县”之称的安丘市,探访该市以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为引领,立足良好的预制菜产业基础和综合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创新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内国外双循环的经验做法。
据悉,安丘市现有预制菜生产企业家,预制菜品种余个,去年高端预制菜销售额达到60亿元,预制菜俏销国内外,占该市农产品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预制菜加工企业家,实现营业收入47.25亿元,同比增长24.12%;利润3.91亿元。
和盛园食品加工车间
“出口级”放心农产品
奠定预制菜产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预制菜以其方便、快捷迅速“走红”市场,是人们快节奏工作生活的需求,更是农业产业化、食品标准化发展的体现。而品质和安全则是预制菜行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所在。
安丘市素有“世界菜篮子”的美誉,农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安丘蔬菜出口额占潍坊市的60%、全省的七分之一。安丘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价值高达亿元。在发展预制菜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安丘市就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从年开始,安丘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在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控制管理、检测监控、追溯查询、科技服务等方面下“硬功夫”,推行“双准入一准出”制度,严把农化品准入关,市场准入关,产地准出关;率先在全国试点推行最严厉的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