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宝物存世最多的国家了。从夏商时期到民国时期,出现了几十个国家,几百个皇帝,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同时也有每个时代的官窑。我们都知道,只要是皇家出品的东西,现代人都认这个,都能卖出好价格。在七八十年代,很多收藏家会下乡收东西,因为当时乡下人对古董不了解,可能祖上传下来的东西随手就放在一边了,被这些收藏家捡漏。
在一档鉴宝节目上,一个小伙子将自己买来收藏的一个破盘子拿来鉴宝。根据小伙子说,这件东西是自己的哥哥在古玩市场买到的,当时花了多块钱。现场观众一听,都比较惊讶,没想到这么一个破旧的盘子居然要这么大的代价。主持人说:“这个盘子的底下,写了个陈字,所以我觉得你这个东西是新的,因为”推陈出新“嘛”。听到主持人的话,小伙子无奈一笑。
专家拿到这个破盘子后,仔细的看了看说:“底下的这个陈字,不是窑工往上面写的,而是家里人写的。过去村里面有什么大事,谁家有红白喜事,都会来借盘子,借来盘子之后,为了好区分,所以在自己家的盘子上写了个姓氏。”古代的制作工艺主要是手工为主,所以盘子的胎会相对比较粗糙,不像现在工艺,做出来都是非常精美的。
小伙子拿来的这件东西,很像是均窑出产的东西,但是均窑也分南北,北方出产的相对比较粗糙,因为北方用的是煤炭烧的,里面含有的二氧化硫比较多,这就会导致盘子的口沿位置发黄,而南方的用柴火烧则不会。专家紧接着说道:“这件东西就是当时普通人家使用的东西,有很强的元均色彩。”很多时候盘子花了,底却不容易坏,所以很多人将底接在新盘子上,然后别人看了之后以为是真的,容易打眼!
最后,专家表示:“这件东西是呼和浩特一带窑口烧出的元均瓷盘真品。但是这个价格却不是很高,-块钱左右。”小伙子听了之后,表示庆幸,幸好这件东西的价值超过了购买价,不然不就吃亏了嘛!所以收藏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你们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