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石蟹惹了祸,孩子脚痛又出皮疹

许多人或者对“过敏性紫癜”一病并不熟知,其实它是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较常见的一种出血疾病,而且容易复发。为提醒各位家长对该病加以重视和防范,下面将我的一些心得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祸从口入,孩子吃了石蟹后脚痛出皮疹

几天前,小陈的爸爸从海边买回一大袋石蟹。鲜美的蟹肉使小陈胃口大开,接连吃了好几只。第二天,小陈迟迟不肯起床,一会嚷嚷腿疼,一会又说肚子疼。当时,小陈的妈妈还以为这小子不愿上幼儿园的毛病又复发了,也没太在意。吃过早饭后,就用车把他送去幼儿园了。

  下午还没到放学时间,老师给小陈妈妈打来电话,说小陈腿疼得站都站不稳,脚踝都有点肿了。妈妈赶紧到幼儿园,直接把小陈带到当地诊所就诊。诊所医生检查下小陈的脚,认为是孩子扭伤了,给贴了块膏药,让回家制动,冷敷。   第二天早上,小陈的脚疼一点也没缓解,两条腿自膝盖以下,还布满了红色的皮疹,膝关节处也有些肿。密密麻麻的血点子看得小陈爸妈头皮发麻,医院。经检查化验,医生说小陈得了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小血管性血管炎,目前病因未明,但典型的过敏性紫癜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冬春季发病率较高,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两倍。

近年来过敏性紫癜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6~14岁儿童的发病率较高,患病儿童多数是过敏体质。引起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1.感染:如小儿感冒、扁桃体炎、肺炎、腹泻、尿路感染、皮肤疮疖等,约半数病儿童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食物:如鱼、虾、蟹、蛋、奶、酒、饮料、豆制品、韭菜、辣椒、生蒜、牛肉干等,都可能会引起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或者使已经治疗好转者复发。

3.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生物制剂、各种预防针、血浆制品,血液等。

4.毒素:如蜂、蛇、蝎子、蚊虫咬伤等,也可能引起发病。

5.某些异物:如花粉、柳絮、宠物的皮毛、尘埃以及油漆、汽油、化学物品,农药,化学纤维等等,患儿都可以因为接触而发病。接种疫苗后,也易发生过敏性紫癜。

皮疹是过敏性紫癜的标志。

  

多数病儿发病前1~2周会出现全身不适、低热、乏力,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随之涌现皮肤紫癜,且多见于下肢、脚踝关节周围及臀部,或是在更疏松的组织,如眼脸、唇、阴囊等。常呈对称性。

  典型皮疹常高于皮面的紫癜,像鸡皮一样,且压之不退色,颜色由淡红到鲜红到紫色到铁锈色,一般1~2周内消退,可反复发作,迁延数周甚至数月,但消退后多不留痕迹。

  约三分之二的病儿出现关节炎症状,(多发生于膝、踝关节)肿胀、疼痛、压痛,活动困难,可持续数天。不少病儿还会出现腹痛,常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在皮疹出现同时或在1周内发生,在幼儿,可因肠壁水肿、蠕动增强等导致肠套叠。少数会出现视神经萎缩、虹膜炎、视网膜出血和水肿,以及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症状。

  25%--50%的病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发生紫癜性肾炎。病儿可无症状,仅尿常规呈镜下血尿或蛋白尿,也可出现肉眼血尿。一般尿常规异常出现愈早,肾炎的表现愈严重。大多数肾脏损害可临床自愈,但有的会反复发作,演变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乃至肾功能衰竭,预后不良。

通常,皮疹出现较早,通过仔细的检查一般能考虑到本病。但也曾遇到不少病例,腹痛、关节肿痛症状出现早于皮疹,这就需要注意鉴别。

对于以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的,经常首诊于骨外科,对于病变于踝、膝关节,呈双侧伴水肿者,X线无明显改变,除仔细检查皮疹外,最好再做个尿常规,如果尿液出现红细胞或蛋白阳性,要高度怀疑本病。对于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更需注意鉴别,小医曾会诊一例拟诊“急性阑尾炎”病儿,术前准备都已做好,幸亏细心的医生及时发现病儿臀部的几个淡红色斑丘疹,让病儿幸运地逃过一刀。

本病属自限性疾病,无预防良方。

 该病目前主要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包括急性期卧床休息,感染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避免和去除致敏因素。仅有皮肤紫癜症状的,可用复方路丁、钙剂、维生素C和抗组胺制剂等;发热及出现关节炎症状的,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反复发作、严重的紫癜性肾炎,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多数病儿预后良好,部分可在数周或数月后复发,故病后须遵医嘱,按时复查。

敬请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ompai.com/nwqcs/8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