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食草动物来说,阑尾是储备消化植物所需细菌的器官,但是对于人类这样的杂食性动物来说,阑尾的作用很久以来都不太清楚,很长时间内人们都认为阑尾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无用器官。
但是,一些研究表明,实际上阑尾能够控制肠内细菌的平衡。日本大阪大学医学系研究科的竹田洁团队于年4月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Commuications)上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竹田洁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比较开腹且切除阑尾的小鼠与开腹不切除阑尾的小鼠,以研究切除阑尾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切除阑尾小鼠的大肠内,IgA阳性细胞(一种产生抑制体内细菌繁殖的IgA抗体的浆细胞)的数量很难增加。他们进一步发现阑尾是产生IgA阳性细胞的器官,这里产生的IgA阳性细胞会移动到大肠以及小肠。
此前已经知道,IgA阳性细胞产生的IgA抗体能与特定的肠内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从而调节肠内细菌的平衡。如在小鼠肠内IgA阳性细胞增加之前切除阑尾,那肠内菌群构成与没有切除阑尾的小鼠将大为不同。也就是说,阑尾是控制肠内细菌平衡必需的器官。
人体肠道内部生活着一千多种细菌,其总数量超过万亿,总重量可达1.5千克。只有大肠小肠各自保持合适的菌群,肠道才保有健康的状态。但是,如果本来应该很少的某些肠内细菌数量突然增加的话,菌群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诱发食物中毒、肥胖、炎症反应等。
在阑尾内部的淋巴组织,聚集着对产生IgA阳性细胞必不可少的细胞。在这里,存在着可分化为IgA阳性细胞的B细胞以及将肠内细菌吞噬入淋巴组织的M细胞。阑尾管内的细菌构成与大肠内部的细菌构成很相似。因此,淋巴组织得到了阑尾管内的肠内细菌信息后,就会产生主要维持大肠菌群平衡所需的IgA阳性细胞。
不过,已经因阑尾炎切除了阑尾的读者也无需悲观。因为目前切除阑尾带给人体的影响尚不明确。竹田洁教授说:“即使切除了阑尾,此前产生的IgA阳性细胞也还存在于体内,所以应该对身体没有太大影响。如果阑尾炎不断恶化,还是应该切除的。
文章来源:《科学世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